2013-11-18 22:14:41
2013-11-18 21:57:49
2013-11-18 21:41:38
2013-11-16 19:06:24
2013-11-15 22:20:55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經(jīng)常要求父母配合教學,做些工作,盡管有的家長工作繁忙而力不從心,但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卻一點不敢馬虎。究其實質(zhì),是因為家長感覺到了與教師之不平等,教師是主動方,決定了關(guān)系的激起,進行和結(jié)束,而家長屬于被動方,例如不管是家訪還是班上的家長會等,都是由學校或教師定時間、定地點、定內(nèi)容。家長排除萬難參加會議,充其量只是一個“聽眾”。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父母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都仍是單向的,也就是說,交流是從教師流向父母的。
閱讀全文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苯處熍c家長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要主動聯(lián)系家庭,共同研究對學生的教育,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那么,該如何做好與家長溝通工作呢? 1、端正與家長溝通態(tài)度,勤與家長溝通。在和家長說話時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千萬不可因失言導致失禮。2、與家長溝通要及時。學生如出現(xiàn)不良現(xiàn)象或問題,就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與家長共同教育好學生,把不良現(xiàn)象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不要等問題累積成堆后才匆忙去找家長解決,如我班有個學生成績很好,有一次他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并向低年級的同學索要財物,得知此事后,我馬上向該生父母反映,共同了解事件的起因,分析過程及后果,引導其思考,指出他所犯錯誤,幫助他提出改正錯誤的措施。
閱讀全文從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上看,孩子成長的樂趣要讓他自己去享受,這也是他 們的權(quán)力;孩子燦爛的未來要靠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這也是他們應該有的能力。聰 明的家長懂得,該管的要管,該放的要放;智慧的家長知道,收與放的分寸在哪 里,愛與溺愛的邊界在哪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盡可能把孩子的成長權(quán)利還給 孩子,讓孩子在自我成長中學會成長。孩子的成長,除了我們說的先天遺傳因素外,后天的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特別重要的是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
閱讀全文對學生的十三個“多一點”與“少一點” 多一點關(guān)愛,少一點抱怨; 多一點辯證,少一點偏見; 多一點熱情,少一點冷漠; 多一點微笑,少一點諷刺; 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 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斥責; 多一點諒解,少一點傷害; 多一點幫助,少一點歧視; 多一點交流,少一點處罰; 多一點啟發(fā),少一點灌輸; 多一點喝彩,少一點漠然; 多一點商榷,少一點獨斷; 多一點幽默,少一點刻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