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14:07:15
2013-01-25 13:09:35
2013-01-21 22:47:41
2013-01-21 22:43:36
2013-01-20 23:49:17
2013-01-20 23:44:53
2013-01-20 23:41:06
三天半緊張而又快樂的學習,的確可以載入我的記憶。關于學習,一直以來我都很在乎,但也一直不頂禮膜拜。都是人,有了距離,也就有了長短。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宇宙,那里有潮起潮落,有日落月起。只有屬于自己的天空與大海,才能自由地飛翔與遨游。聽完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個性與修行,哪怕當個和尚或尼姑,也要化好緣,把屬于自已的廟庵建設好,不說筑巢引鳳,只說神必附體于“瘋癲”之人。
閱讀全文老屋,祖母,銀耳冬瓜湯文 / 溪畔楓葉紅 記憶中的往事,是一種會不期而至的東西,它會因一種相似的氣息,一個相似的場景,一個似曾相識的面孔而觸發(fā)。每到陰雨綿綿的夜晚,聽窗外淅瀝的雨聲,故鄉(xiāng)那破漏、陰暗的老屋總是如約而至,來到我的枕畔,挑起我對老屋的回憶和惦念。我的老屋位于村子的東北一隅,與宗祠相鄰,四面用土墻圍砌。打開老屋的第一重大木門,左邊是個豬圈,那是祖母養(yǎng)豬的地方,而右邊的柴房是大家庭時幾十人一起吃飯的大廚房,后來祖父就在這里種了好多銀耳;推開第二重笨重而且包有鐵皮的木門,穿過兩個天井,才可登上老屋的廳堂。
閱讀全文溪 畔楓葉紅 是誰的纖手放飛了輕逸的紙鳶奏響了秋的聲音?是誰的熱情灼紅了片片楓葉又灑落了柔柔秋雨?駕一灣清清小溪潺潺中流露滴滴柔情我用紅楓吻醒東南大地江水映出你那桃腮黛發(fā)惠及那惜春的葬花林妹妹你的人面可曾被秋楓映紅?凝目紙鳶你是否有搏風斗雨的 錚錚鐵骨?秋風帶來又送走悠悠的思念留下那依稀可辨的呢喃夜語。
閱讀全文題記: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珍愛生命是對父母與自我的最大尊重。當你感覺世界昏暗時,那是生活對你的考驗。走過去,天總是會亮的。敢于面對死亡,還有什么困難不敢于去面對,有什么不敢去拼搏的。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因為他父母充滿矛盾,家庭教育也就存在著重大問題,造成孩子對父母的埋怨之情。事情過后的半個月后,我讓他自己把事情過程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他走出陰影,獲得重生。也正如我的愿望,三年后的今天,再見他,滿臉寫著陽光。
閱讀全文參加這次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培訓班給我最深的感觸是:男同志太少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可能會走入誤區(qū)。竊以為,父親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比母親大,而且大得多。因為父親是孩子走向社會的一座橋。如果母親獨攬教育孩子的“大權”,就無法雙方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就會出現(xiàn)問題。從大多數(shù)的家庭生活來看,一方面爸爸們要在家里、家外創(chuàng)造一個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的環(huán)境,給媽媽一個安心育兒的心情。
閱讀全文非常榮幸,《溪畔楓葉紅》又一次被同學在即將畢業(yè)時集體朗誦。十六年前,大學畢業(yè)前夕在游玩霞浦楊家溪后我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屬于我唯一的詩歌。那時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我,渴望化作一只風箏飛向屬于自己的天空,去聆聽秋的聲音。今天,我們也用這首詩來感謝我們的導師顧教師、季老師、林老師,感謝你們用真情感染著、感動著我們。我們也將用楓葉般火紅的情,用秋雨般溫柔的愛去傳承你們的信念,去播灑人間真情。小溪流必聚成江河,江河必匯為海。
閱讀全文村長父親 文/姚玉有 我的父親是個有膽有識的農(nóng)村干部,這是我兒時最深的記憶,也是我的驕傲。1981年秋天,剛上小學的我發(fā)現(xiàn)設在村祠堂的學校張貼了許多紅紙張,問父親才知道,寫的內容是“五講四美”,字就是父親寫的,蒼勁而有力。父親當過民辦教師,后來全程參加過文革運動,練就了一手好字,并對政治敏感?,F(xiàn)在想來,地處窮鄉(xiāng)僻壤里的家鄉(xiāng)如期吹進了改革開放的春風,時任自然村干部的父親已明顯覺察到了什么,而那紅紙黑字也是我對改革開放最早的認識,因為紅色在視覺上帶給人的是熱烈和活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