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2 22:31:50
2010-12-10 18:52:39
2010-11-30 19:55:26
2010-11-18 10:23:48
2010-09-24 17:27:00
2009-12-29 22:26:00
2010-07-18 21:33:00
2010-06-10 00:21:00
2010-03-08 21:29:00
2010-05-27 11:55:00
11年前的今天9點15分,伴隨著一聲嬰兒響亮的啼哭聲,偉大的生命之神把一個小天使送到了我的身邊,讓我光榮的做了母親。女兒是我們生命的傳承,她承載著我們的夢想。面對著這個稚嫩的小生命,我們如獲至寶,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一定要用全身心來陪伴呵護這個小天使。陪伴著女兒成長的11年中,看著她牙牙學語,蹣跚走路,甜甜的向他人問好,哭鬧著上幼兒園,高興的背上小書包上學,看著她哭,看著她笑,她成長的點點滴滴都印刻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閱讀全文老師你好!請根據(jù)以下材料看看孩子處于一個怎樣的狀態(tài),家長如何幫助,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16歲(高一)一、 進入高一了,對高中生活充滿憧憬,對新學校的環(huán)境、同學、老師、制度都感覺喜歡,打算有一番作為。狀態(tài)良好。開學的頭一個月周末回家,星期天早上是自覺寫作業(yè)的。二、 (孩子住校,一個星期5天半在學校,周六中午回家,周日晚回學校晚修)一個月后,周末回家只覺得累,周末不打開過書包,也沒有看過書,沒有做作業(yè)了。
閱讀全文十歲的女兒會寫詩了,而且是即興所做,脫口表達。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之情,真想把她的作品copy過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怎奈小作者名曰要保護自己的著作權,所以尊重作者的意思,在此就不與大家分享了!女兒在語言方面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我深知這除了遺傳自己的語言智能之外,還與自己注重對女兒的后天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當女兒還是個小baby時,我就會經(jīng)常對著她通過語言表達傳達著自己的愛意:“寶貝真乖,睡醒不哭也不鬧,媽媽真高興”。
閱讀全文我是一名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者,我的學生群體主要是0到6歲的嬰幼兒。在我日常的工作中,常會有家長來向我咨詢如何改掉孩子身上的諸如自我為中心,依賴心強,沒有愛心,不會與人分享,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撒謊等不良習慣。但是針對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這些習慣,我們家長要幫孩子改起來可就要花費些力氣了。那么今天呢,我想就“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 這一話題談點感想,并與大家分享。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jīng)說過: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閱讀全文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十分關注早期教育。那么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幼兒各種良好的習慣。如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好習慣?!? 什么是習慣呢?習慣是指人的行為的固定方式,這種方式好像已是人的一種不可分離的屬性與要求。如果不這樣行動,就會引起不快之感,即“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如果把一些合理的行為更多地變?yōu)樽约旱牧晳T,他的生活就會越有成效。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就是人的精神財富。”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孩子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十分重要。
閱讀全文現(xiàn)在,隔代撫養(yǎng)或稱“隔代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普遍的現(xiàn)象。在我國,素有“幾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傳統(tǒng)家庭文化,加上“獨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競爭與廣泛的人口流動,隔代撫養(yǎng)就更為普遍。據(jù)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xiāng)20083位老人的調查,照看孫輩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O~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于隔代撫養(yǎng),廣州50%,北京多達70%。隔代撫養(yǎng)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他們更有照料經(jīng)驗和耐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不僅有助于父母輩兼顧家庭與事業(yè),而且可以讓祖輩在含飴弄孫中享受晚年樂趣。
閱讀全文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請兒童心理醫(yī)生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F(xiàn)代社會中,兒童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很多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異常行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該求教心理醫(yī)生。以下介紹的主要是6歲以下的孩子常見的心理疾?。?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男女兒童均可發(fā)生。
閱讀全文在我的大風車親子園中,常會聽到家長在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懂謙讓,更不會與人分享。于是自己便思考著如何盡自己所能的來提高風車寶寶的分享能力。從兒童發(fā)展心理的角度來講,兩歲的幼兒他沒有物權意識,他會認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甚至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我的。好多時候,當他被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所吸引時,他伸手就會去搶。接下來所發(fā)生的事情就會有兩種場景。場景一:被搶者會不甘示弱,據(jù)理力爭,要奪回自己曾經(jīng)擁有的玩具。
閱讀全文是你生的就一定跟你親?懷他十個月,他心中的你永遠就是最美?別天真了!下面這個調查結果你最好對照自己看一下,因為,“她們”都是孩子最不喜歡的媽媽:1.“不知道”媽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希望隨時隨地能從媽媽那里知道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扇绻麐寢尶偸且粏柸恢⒆泳蜁?。孩子喜歡唱歌、跳舞、繪畫、剪紙、捏泥巴,要是媽媽不但不會,還不肯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在孩子眼里就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悶蛋”形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