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的“七要”“七不要” |
6 ] |
家庭教育好壞與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綜合有關專家對家教的調(diào)查和總結以下一些內(nèi)容是父母們不應忽略的。 “七要” 1.安排一個安靜的房間供孩子學習之用,盡量不受家人和外界的干擾,同時注意在孩子學習時不做有大聲響的家務,孩子易于集中注意力,學習效果較好。 2.對自己嚴格要求,在孩子需要輔導時,不管家里有多少家務,都要想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做完功課以后,晚一點休息是父母需做出的一點犧牲。 3.要堅定不移。對孩子的學習要有一定的規(guī)定,向孩子說明一旦做完功課,他就可以隨心去玩了,從小養(yǎng)成習慣后,孩子就不會心不在焉。 4.要富有期望。孩子愛取悅于父母,所以要對孩子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給予表揚,使孩子自己想做得更好,這本身就是極大的動力源。 5.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度的鍛煉能戲劇性地減少緊張,所以剛做完遠動的孩子可以休息一兩個小時再去學習,而學習后要讓孩子去活動一會。 6.讓孩子擁有好心情。如果孩子驚恐不安或情緒緊張,就難以好好學習。所以要努力使孩子擁有好心情,父母感情和諧,與孩子能較好交流,甚至適度的玩笑也能促進學習。 7.給予適當獎賞。不能欺騙性地承諾,但年幼的孩子需要不斷地獲得積極的刺激,如有趣的書籍、好玩的出游等,適當?shù)莫勝p能促使孩子更努力地學習。 “七不要” 1.不要將什么都推給老師。老師最了解孩子,但父母也要積極與孩子溝通,盡可能了解他們的各方面情況,看看你們之間是否存在隔閡:如有,盡快填上它。 2.不要管教太松。如果你對孩子管教太松,你的孩子將可能認為你對他們不關心,他們也會變得對自己缺乏關心。 3.不要急于求成。對孩子的教育應循序漸進,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受年齡的制約。只要孩子能保持一定的水平,成績沒有明顯下降,就不必給孩子太重的壓力。 4.不要指責孩子蠢笨。孩子不可能什么都一下子就學會,讓孩子感到焦急和失敗是無濟于事的,要表場和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不要試圖通過孩子圓你的夢想。父母的期待如果只是一廂情愿的事,孩子就會擁有太多的壓力,這是使學習取得進展的大障礙,目標應確定在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程度。 6.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發(fā)脾氣。貪玩是孩子的天性,連我們成年人也經(jīng)常需要放松和玩樂,如果孩子功課做得不錯,應該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其娛樂.在玩耍中孩子才會更健康地成長。 7.不要缺乏耐心。孩子對周圍的每件事物都有超乎尋常的好奇心,他可能用一大堆你可能回答不了的問題煩你,父母不能不理不睬,至少要有孩子基本滿意的回答。 |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無題 [2008-11-11 20:56:00]
- 中國家長宣言:不要成為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犧牲品(顧曉鳴) [2008-11-12 09:07:00]
- 中學生厭學現(xiàn)象的心理分析及矯正對策 [2008-11-12 21:37:00]
- 調(diào)查:為何46.1%的未成年人認為"誠實意味著吃虧" [2008-11-13 09: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