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琢磨家庭教育“無形駕馭”,總覺這四字莫測高深。前日聽視頻課“家庭教育的說服法”,
孩子13歲生日,媽媽送的禮物叫“自由”。
媽媽把孩子叫到身邊,問:我用12年的時間培養(yǎng)你的道德觀,價值觀,現(xiàn)在你覺得自己具備分辯是非的能力了嗎?孩子給予肯定的答復。媽媽接著說,今天你13歲了,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經(jīng)為你打好了基礎,該是你自己拿主意的時候了。也就是說,以后每天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做作業(yè),都要由你自己作主。對此媽媽的解釋是:“每個人遲早都要獨立,所以我一定要早點給你自由”。
坦率地說,前不久,我還無法想象,這樣的“放手”意味著什么。很多時候,我們弄不明白,眼皮底下的孩子什么時候如野草般瘋長出一堆毛?。缓芏鄷r候,我們比孩子自己更看重他的學習,一兩次成績排名退步,便神經(jīng)緊張,憂心焦慮;很多時候,我們黯然神傷,只因辛苦付出卻遭來孩子公然叛逆。13歲的多事之秋,怎能想象放手讓他“自由”?
正如故事中的孩子疑問:“我真的可以想做作業(yè)的時候就做,想幾點鐘睡覺就幾點睡覺了嗎?”。
正如故事中的媽媽所答:“這是一種責任,你要記住,家里人都看著你,你要對自己的過錯負責”。從此后,媽媽真的放手讓孩子自我管理,即使孩子偶犯錯誤甚至與不良同學相伴夜歸,媽媽也從不生氣責罵,而是給予恰當?shù)奶嵝押徒ㄗh。這樣的“放手”,這樣的“自由”,筑牢的竟然是兩代人之間的親密情感,構(gòu)建的竟然是孩子健康向上的成功之路。
不可思議嗎?但這正是教育的本質(zhì)所在。給孩子自由,實行自我管理,故事中的媽媽無疑是智慧的,她在孩子即將確立人生理想、形成價值判斷的關(guān)鍵時刻,果斷地將有形引導轉(zhuǎn)化為無形駕馭,培養(yǎng)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她明白只有自我教育才是形成個人品德的根本動力。
讓我欣慰的是,我正在學習中國先進的家庭教育理論,并努力將其與家庭教育實踐相結(jié)合,漸悟“無形駕馭”深意。
首先,我們要建立良性的親子關(guān)系。它包括整個家庭的和諧氛圍、兩代人之間相互的尊重關(guān)愛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暢通交流。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抵觸父母的管教,種種不良習慣象瘟疫一樣集中暴發(fā),令人猝不及防。一開始父母試圖用早期慣用的責罰打罵來強制鎮(zhèn)壓,卻不料曾經(jīng)的殺手锏驟然失靈。接下來,父母換了方式,一把酸心淚苦口婆心,哀求勸告,孩子我行我素,無動于衷。再后來,父母一籌莫展,百般委屈,傷心絕望。
改變這一切,要從哪里開始呢?一定要從建立親子關(guān)系做起。做父母的要放得下身段,將孩子視為平等獨立個體,換位思考,接納他的感受,少指責,多鼓勵;少責罵,多微笑。靜心想想,大凡孩子問題,多半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你粗暴,就別指望他謙和;你自私,就別指望他高尚;你斤斤計較,就別指望他寬容大度;你貪圖享樂,就別指望他刻苦學習。既如此,抱怨孩子不如抱怨自己,抱怨自己不如改變自己。
不必刻意去說,我為孩子付出多少,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當我們懷揣著對孩子深沉的愛,臉上掛著慈和的笑;當我們努力建設和諧家庭,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我們就會與孩子越來越貼近。由是,我們說的話,孩子才會聽得進;甚至我們不說話,只是一個眼神,也能激發(fā)孩子自醒,這就是無形駕馭。
其次,父母要做道德修養(yǎng)的榜樣,科學地教育引導孩子。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品行端正,好學上進,孝敬長輩,富有責任心。那么,請從父母自身做起。
我想起一件事情,這件事每當我想起來心里就會覺得很沉重。前段時間,我的一位同事家中遭遇不幸,15歲的兒子跳樓自殺,留給父母的遺言只有一句話:“兒子不孝”。父母傷心欲絕,百思不得其解,平時和孩子關(guān)系處得挺好,經(jīng)常溝通交流,孩子性格也算開朗,成績也不差,事發(fā)前毫無預兆,為什么就走了極端呢?父母想不通。
后來我在跟他們交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對父母主張家庭教育民主化,把孩子當思想成熟的大人看待,以為孩子什么都懂,毫不選擇地在孩子面前議論單位里和社會上一些陰暗面,這樣的交流倒是平等了,但同時也帶來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有意無意將一些錯誤的社會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導致孩子缺乏責任感,對社會對家庭的責任感,因此,孩子才會在那一刻,毫不顧及父母親人的感受,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
我們說,孩子心里的陽光來自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引導,一個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意識、樂于奉獻愛心的家庭,從中走出的孩子,內(nèi)心必定充滿陽光,即使遭遇挫折,他會選擇勇敢面對,而不會以了結(jié)生命的方式宣告失敗。
因此,父母在努力建構(gòu)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上,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還要努力學習科學先進的家庭教育方法,以自己的優(yōu)良品德,把友善、寬容、樂觀、堅韌、謙遜這些為人要素潛移默化帶給孩子。
第三,正確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曲折。孩子有很多毛病不要緊,只要父母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并積極尋找和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一定能幫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間,特別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因為孩子自制力尚差,特別是問題多的孩子,問題產(chǎn)生由來已久,在校正的過程中,會有反復,一段時間有好轉(zhuǎn),一段時間老毛病重犯,父母要經(jīng)得起幾番折騰,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始終將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貫穿日常家庭教育實踐。事實上,當我們真正懂得自我反思、自我探尋、積極求索,我們便步入了一個自我成長和完善的正確軌道,我們的言行將成為孩子的榜樣,他會循著我們的腳印緊隨而來,這便是“無形駕馭”的最終境界。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