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憂慮
玫瑰的女兒,初二,固定在每周五、周六兩晚玩電腦游戲,每次一小時,不管什么情況,雷打不動,非玩不可。
問玫瑰擔(dān)心什么。
回我:有句話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
很理解玫瑰心情,因為是自己也曾有過的疑惑。
玫瑰又問,平時孩子還知道吃完晚飯后去做作業(yè),這一放長假就討厭了,不能自律,這個時候說她不?
一直在向玫瑰灌輸“無形駕馭”的觀念,培養(yǎng)孩子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眼下玫瑰焦慮:自己操作起來,怎么更象“無為”?特別是數(shù)學(xué),以前陪讀帶讀,成績還跟得上,這一放手,立馬就降了。怎么辦吶,管還是不管?
今日玫瑰一如昨日之我。其憂慮我感同身受。
說到底,其實是“輸不起”的心態(tài),眼睛盯著分數(shù),害怕孩子輸在中考高考的門檻上,輸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上。更深層次的害怕,則是自己夢想和希望的破滅。
所以不放心孩子的一舉一動,所以讓孩子的分數(shù)左右著我們的情緒,“不安”成為一種心理常態(tài),要么自卑自怨,要么苛責(zé)孩子。
告訴玫瑰,從我身上找點安慰。如今,栩的作息時間全部自己安排,視作業(yè)完成快慢早晚,每天是否開電腦玩游戲,我一概不干涉,向他說明的只有一點:今天的所為決定明天的所有。
反而是,學(xué)習(xí)越來越主動,開學(xué)第一次周練,排名從上學(xué)期第九名上升到第四名,與第一名的差距只有10分。自己卻不服氣,應(yīng)該考第一的,要不是粗心。
把成長的空間還給孩子。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難。如果說難,那是家長自身的教子觀念和能力急待轉(zhuǎn)變和提升。
說到“無形駕馭”,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黃慧賢老師曾對此解讀,“無形駕馭”要求我們家長走在孩子成長的前面,深度引領(lǐng),奪其心智,家長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想辦法成為孩子的榜樣+朋友。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先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做到。
另外一個方面,孩子有按自己意愿成長的自由,我們沒有理由將一個家族的希望和夢想寄托在孩子稚嫩的肩上。玫瑰的女兒,善于結(jié)交朋友,有很強的語言表達和協(xié)調(diào)組織能力,是同學(xué)中特別有主見的孩子,特別能服眾。在我眼里,怎么看都覺得孩子很“優(yōu)秀”。
玫瑰卻總憂慮孩子的成績。盯得越緊,強調(diào)越多,給孩子造成的壓力越大。其實分數(shù)不是“優(yōu)秀”的唯一評判標準,“優(yōu)秀”更不等于完美無暇,不等于家長不再引領(lǐng)。
怎么引領(lǐng),這就需要家長認真學(xué)習(xí)。因為愛孩子,不僅僅是心血的付出,更是能力的考驗。
相鄰博客
- 雙贏(唐聞) [2008-12-20 18:01:00]
- 有時候傾聽就是最好的教育(唐聞) [2008-12-21 23:08:00]
- 想起一封仟悔書(唐聞) [2008-12-24 23:01:00]
- 情長長(唐聞) [2008-12-31 22: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