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班會,主持人由自己報名申請,然后老師確定。這樣拋頭露面的事情,栩從來游離在外。
其實,從幼兒園開始,我就沒間斷對孩子講:人要大膽表現(xiàn)自己,只有善于把握機會才能有更多機會等等,諸如此類。但是他的自信與我的“教導(dǎo)”形成遞減關(guān)系,到后來,我已經(jīng)認定他就是個內(nèi)向羞怯的孩子了,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很少講這些道理了。
倒是他父親,以前我講道理的時候,什么也不說,現(xiàn)在我放棄了,他卻常常鼓動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和同學一起打籃球,因為在集體當中,與人交流、碰撞、競爭和配合,才會尋找、發(fā)現(xiàn)和確立自己的位置。他父親說,乒乓球可以打,但乒乓球是單打獨斗。
現(xiàn)在,我比較多地對孩子說,你的個性比較內(nèi)向,讀好書可能是比較靠得住的一條路,你得學好一門專業(yè)將來作為你的飯碗。
他的父親卻說:人活一生,要想辦法將自己的社會價值最大化,你做一個技術(shù)員,最多是干好自己手里的活,但假如你能做一個管理者,那你就可以調(diào)動、集合、優(yōu)化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甚至更多人的力量。
每次單元測試,我為他的數(shù)學分數(shù)著急,因為同學之間最能拉開距離的就是這門課,所以每次分數(shù)出來我就對他說:小子,數(shù)學能不能再漲點兒?我認識一個不錯的老師,要不試試?
他父親卻說:18歲以前,你的人生就兩場考試,中考和高考。至于這中間的分數(shù)高低意義不大,哪怕你現(xiàn)在分數(shù)不拔尖,只要中考有本事把自己的位置值定在一類,你就是成功者,沒有誰會追究你初二時候成績好不好。假如中考失敗了,你還有一次機會,就是高考,哪怕你在三流高中讀書,只要高考你有本事把自己的分數(shù)定在660、680,你就是清華、北大學子,沒有誰會追究你高中在哪里就讀。
現(xiàn)在,父親的影響力明顯大過我,因為我已經(jīng)自動讓父親站到前臺。
所以,慢慢看到孩子的一些變化。
昨晚,孩子對我說:我報名做下周班會主持了。我當時吃了一驚,以為自己聽錯了。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
待確認時,只聽他繼續(xù)說:不過有三個人報名,其中一個是我的同桌,我想我可以去跟他商量,把機會讓給我,因為他做過好幾次主持人了。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同學,是老師比較喜歡的,個子高大,聲音洪亮,而且講話的時候有很多手勢,學美國總統(tǒng)演講,老師喜歡那種樣子,所以只要他報名,老師每一次都定他。
小子猶豫:要是我能說服那個同學放棄報名就好了。
這個問題我有點拿不準,一方面,這是他第一次有勇氣報名做主持人,我實在很意外。另一方面正因為意外,我也特別希望他如愿,我怕落選,會失望,以后就更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了。所以,我當時對他說:這個問題我要考慮一下。
后來小組活動上,我拿這個問題出來請教大家。
后來,爺倆打球回來,我悄悄問父親,聽孩子說過這事沒。
戶主輕描淡寫:說過了,很簡單,公平競爭,可以向大家表白,我想做主持,但用不著祈求人家讓道。即使這次做不了主持,一樣可以發(fā)言。只要愿意參與,有的是機會。
想起老師說過,這個年齡的孩子,教育不要刻意為之,竅門在于不著痕跡。
我想,我還是有點刻意。
相鄰博客
- 青春期暴躁(唐聞) [2009-03-21 22:58:00]
- 欣慰(唐聞) [2009-04-20 22:39:00]
- 假如(唐聞) [2009-05-13 21:49:00]
- 誰讓孩子變得不懂事(唐聞) [2009-05-14 23: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