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現(xiàn)在的孩子變懶了,還是父母的期望太高了?本期《教育周刊》鎖定這個天下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著名教育家徐國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已經(jīng)感覺到這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的焦慮。當前這一現(xiàn)象很普遍,我在全國30個城市演講,家長都提出過類似的問題?!苯箲],幾乎成了家庭教育里的一種自然氛圍。父母親的焦慮,幾乎天天在家庭里重演,而且,這種焦慮情緒不僅在家庭里相互傳染,也在社會上相互傳染著。
那么,為什么父母們給孩子制造了這么大的壓力?我們來聽聽熱線中家長們都是怎么說的。
No.1 一檢查作業(yè),女兒就心事重重
一位自稱是老師的家長陳女士說,女兒今年上一年級,她發(fā)現(xiàn)女兒近來學什么東西都不是很用心,而且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很煩躁的情緒。今年上半年,她給女兒報名參加了古箏學習,暑假時還專門在家里買了古箏給女兒練習,剛開始女兒對學習古箏很感興趣,但是近兩個月來似乎越來越難堅持下去了。
“如果我指出她哪個音彈錯了,她就會很煩躁,所有的手指都會變得僵硬起來、擠成一團,似乎心里感到非常緊張?!标惻空f,其實她并沒有批評孩子,只是很委婉地指出她的錯誤,女兒就無法接受?!八坪跛笞约罕仨氁浅M昝赖貜椡暾浊?,不然她就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高興的樣子,有時還會說不想再練琴了。最近她做作業(yè)也是這樣,檢查作業(yè)時指出她寫錯了一個字,女兒就會非常生氣地嚷嚷,擦掉擦掉,全部都擦掉!”
“我并沒有苛求她將來要多么出色,學古箏也只是為了培養(yǎng)她的興趣,如果她不喜歡,也不會勉強她非學不可。但是現(xiàn)在畢竟才開了個頭,如果凡事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擔心將來孩子會一事無成?!标惻空f她覺得自己坐在旁邊看女兒練琴、檢查女兒作業(yè),女兒都顯得心事重重,似乎頂著無形的壓力?!半y道我真的在給她制造壓力嗎?”陳女士很困惑。
當記者問陳女士她是怎么安排女兒的休息時間時,陳女士說,女兒每天做完作業(yè)后都要練習一個小時的古箏,周末報名參加學校的興趣小組,星期六上午是“奧數(shù)班”,星期六下午是“口頭作文訓練”。
“周末都要學習,才上一年級的孩子不會太辛苦嗎?”記者問。
“不會啊,上奧數(shù)班我是不對她抱什么希望的,只是因為班上的其他學生都報名了,我就送她去聽聽吧;至于口頭作文,那種教學就像玩游戲一樣,只是興趣小組活動,也沒有什么壓力的?!标惻空f。
“那你什么時間帶孩子出去玩呢?”
陳女士沉默了一會說,“平時的確比較少帶女兒出去玩?!?
“孩子表示過抗議嗎?”
“沒有,她一向是比較乖巧、聽話的孩子,如果和她講道理,溝通一些想法,她基本能接受大人的建議?!?
[點評]
孩子的厭學心理與學習帶來的壓力有直接的關系,有人說這代孩子的抗壓能力差,事實不是這樣,因為他們沒有玩的時間,沒有玩的伙伴,也沒有釋放情緒和能量的空間、時間和對象,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健康的減壓方式。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遇到一點壓力就會退卻和逃避,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不想做作業(yè),不耐煩,不用心,浮躁等等。
No.2 白領媽媽要放棄自己的生活
“自從兒子上了小學,我就沒有自己的生活;這陣子孩子總是不聽話,不能自覺完成作業(yè),再這樣下去,我只能放棄工作專門回家監(jiān)督他的學習了。
”某通訊公司的主管黃女士抱怨說。
黃女士的兒子現(xiàn)在上三年級,經(jīng)常丟三落四,不是忘記抄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題,就是忘記帶筆去上學。上課時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一有響聲就看窗外。中午要是沒有家長監(jiān)督,兒子就偷懶不做作業(yè);晚上做功課速度很慢,有時還會“消極怠工”,磨蹭到晚上11點半。“一年級時還教他彈鋼琴,兩年之后學鋼琴計劃徹底宣告失敗,哪里還有空啊?”黃女士有些無可奈何。
黃女士和先生都是典型的白領、高級知識分子,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同樣一籌莫展。黃女士說:“不陪讀不行啊,兒子根本不自覺學習,而且近來已經(jīng)學著報喜不報憂,有時候明明在學校犯了錯誤還撒謊騙家長,以此逃避責罵;被揭穿了還要找理由為自己開脫。如果我們再不用心管束,真不知道將來會變成什么樣!”自從兒子成了小學生,他們就完全沒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教育好孩子的信念越來越強烈,但是現(xiàn)實卻是,夫妻倆拼命想怎么教育好孩子卻不得要領,這令他們非常郁悶。“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這么難教呢?”黃女士說。
[點評]
不少受過良好教育并自認為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媽媽,一直標榜將孩子的身心健康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墒牵敽⒆酉萑肷龑W的壓力漩渦中,她們又不自覺地被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所裹挾,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苛刻。
No.3 我要看到兒子的努力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也是上初三,她說兒子近來開始厭學,不愛做作業(yè)。今年暑假什么事都不做,白天看電視、晚上睡覺。家長試著開導孩子,但只要開口提到學習的事,兒子就很不耐煩地說:“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
“其實他根本沒有努力,至少一點積極學習的樣子我都看不到。”李女士說,兒子分在學校的重點班,成績一向在班級的中等水平,從初二下學期開始,能夠明顯感覺到兒子變得喜怒無常?!拔覇査麨槭裁醋兂蛇@樣,兒子說壓力很大,在這種重點班里,無論自己怎么學都不能拔尖,再努力也沒有用。”
李女士說自己不會苛求兒子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但至少要讓我看到你的努力,只要你努力了,沒有考上媽媽也不會怪你?!崩钆空f,這番話并未讓兒子振作起來,兒子對學習越來越厭倦,以前班主任家訪時還說孩子努力一點會有進步,但近來明顯精神狀態(tài)不好,所以也不敢再和他說學習的事?!伴L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如果再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他只能休學了。哎,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這么難管??!”
[點評]
“學習不好一定就是孩子不努力!”這句話幾乎成了老師、家長們膜拜的至理名言。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現(xiàn)在的孩子,尤其是畢業(yè)班的學生,每天要學習14個小時以上,在這種逼迫之下,有多少孩子對學習失去希望,對未來失去信心。
尤其在現(xiàn)代社會,升學似乎成了唯一的競爭路線,絕大多數(shù)家庭都將希望寄托在這條路線上,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最初,只有高考壓力大。后來,中考的壓力越來越大,現(xiàn)在一些地方中考的難度已超過高考。慢慢地,壓力滲透到小學、幼兒園,甚至產前,已經(jīng)是“競爭從娃娃抓起”。
No.4 父母的付出,孩子不放在心上
林先生是反映女兒學習問題的為數(shù)不多的一位父親。
他的女兒今年升入初三,明年就面臨嚴峻的中考,但是最近成績越來越不好,在中等偏下的位置徘徊?!斑@樣的成績不要說一類校了,二類校都懸!”他說平時工作壓力很大,單位在減員增效,每天都要在外為工作奔波、經(jīng)常加班,回家還要面對孩子的學業(yè)問題,實在令他非??鄲馈?
“現(xiàn)在做家長的真不容易啊?!绷窒壬f,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時候千方百計將孩子送進重點小學,小升初又削尖腦袋擠進了市里一所不錯的初中,進了重點校還不能省心,初二時摸底考分快慢班,女兒成績差了一點,到處托人找關系,才將女兒編入重點班?!霸詾闉楹⒆幼隽诉@么多,她應該要努力學習,才對得起父母的辛苦付出。誰知道她就沒有放在心上?!绷窒壬f得有些激動。
林先生說,他也沒有對孩子抱太高的期望,只希望女兒至少考上一所二類校的普高,將來才有希望考大學。但他近來越來越困惑,他為女兒所做的一切,換來的只是原地踏步甚至開始后退的成績?!昂退v道理她都明白,為什么她學習就不能更努力一點呢?”
[點評]
如果學習和考試成績是家長每天跟孩子說的中心話題,孩子就一定會厭煩學習,因為人天生不喜歡有壓力的生活。
可以給家長們一個建議:每天跟孩子談論一個話題,話題可以來自一本書、一篇文章、電視新聞或人物,比如:神州六號飛船發(fā)射成功,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航天學,以及宇航員的學習課程等等,這些看似跟書本學習無關的事,其實是給孩子夢想,引導孩子追求科學,追求最好的教科書。
□相關鏈接
專家提醒家長
別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
父母比孩子對學習更著急,這是非常平常的現(xiàn)象。一項調查就表明,父母們造成的壓力一點也不比應試教育低;父母的壓力遠超過教師,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
知名心理學家徐浩淵博士說,現(xiàn)在年輕的家長工作、生活壓力普遍比較大,有的家長就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給孩子制造了壓力。
父母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有幾種形式。
轉嫁一:有勁兒全往孩子身上使?!叭銒寢尅笔堑湫?。這些媽媽自己在事業(yè)上停止成長,而將“提高競爭能力”的壓力完全轉嫁給孩子,非常熱衷于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學習班,想以此提高孩子的能力。結果把孩子和自己都折騰得非常累。
轉嫁二:把“理想自我”強加給孩子。這類家長多為知識分子。這些家長自己并沒停止成長,但孩子則成了他們證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獨立成長的另外一個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臉面。如果孩子不能出類拔萃,自己會覺得很丟臉。這些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的孩子更勝一籌,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非??量?。
著名教育家徐國靜就說,她發(fā)現(xiàn)工人媽媽們對孩子的發(fā)展很滿足,她們說,我兒子學習不錯,要考大學;女兒成績不怎么好,但她有夢想,將來一定有出息。但“知識媽媽”們對孩子的標準普遍苛刻,因為她們比的不是孩子有沒有考上大學,而是有沒有考上清華、北大,是否去了哈佛。
轉嫁三:孩子是實現(xiàn)目標的對象。這些家庭一般也是高知家庭。有個孩子的父母都是某師范大學教師,他們?yōu)楹⒆釉O計了一套“完美”路線,要求孩子嚴格按照路線去發(fā)展。孩子小時候還不錯,但年齡越大問題越多。第一次高考時,沒考上重點大學。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參加了復考。就在考試成績公布的前一天,因為擔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點大學,他跳樓自殺了。令人痛惜的是,成績公布后,他的分數(shù)超出了重點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這個孩子的父母,作為教育學教授,就是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結果付出了孩子的生命。
相鄰博客
- 男孩女孩第三集 [2009-06-10 16:52:00]
- 男孩女孩第四集 [2009-06-10 16:55:00]
- 我們不懂英語,能幫助孩子學好英語嗎?(轉) [2009-06-17 15:07:00]
- 鄭淵潔: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09-10-15 11:0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