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家長指導孩子求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家長就要從方方面面去幫助孩子。下面我搜集到了一些家長指導孩子求知的例子,現(xiàn)介紹如下,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fā)和引導。
第一篇 為孩子打開智慧的天窗
2002年的暑假,王兵捧回了全省中學數(shù)學競賽的冠軍獎杯,一家人高興不已。在高手如云的競爭中,對于一個曾經(jīng)為得不到一百分而哭過鼻子、智力平平的孩子,可想而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多么不容易。
面對同學們的贊嘆,老師的夸獎,王兵深知在這光環(huán)的背后包含著父母和老師太多的心血,傾注了他們太多的愛心。
記得王兵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成績一般,百分離他太遠,看到有的同學們考一百分,他羨慕極了。一天,他問媽媽,“什么叫智商?同學們都說智商高的人才能考一百分,我是不是智商低?”媽媽不知道孩子的這些話是從哪里聽來的,可覺得孩子很自卑。當時媽媽靈機一動,毫不猶豫地說:“不,你很聰明,只要方法得當,認真學習,你就會拿到很多一百分。“真的嗎?”王兵半信半疑,但是很高興。愛的天性讓媽媽思緒萬千,從王兵的反應速度來看,他是比同齡的孩子慢一點,在理解問題上不如有些孩子快速而準確,難道他真的智商比別人低嗎?難道這一切不能改變么?媽媽反復琢磨著這個問題,漸漸地,他堅定了信心,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讓王兵聰明起來,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工作之余,爸爸媽媽幾乎把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上。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他們買回了王兵喜歡的小金魚、小狗。媽媽要求他認真觀察,把這些動物的頭部形狀、前后爪、尾巴的形狀、嘴巴的形狀、牙齒的數(shù)目、毛色、愛吃的食物、發(fā)出的聲音,都寫到觀察日記中去。爸爸為了進一步開闊孩子的視野,又買來描寫這些動物的書籍,讓他對照著學習。每次媽媽交給王兵玩具時都會認真地叮囑一句:“你好好的琢磨一下,要明白里面的道理?!蓖醣爧寢尩脑?,久而久子,就養(yǎng)成仔細觀察事務的好習慣。在初中二年級的作文比賽中,他憑著自己的基本功,取得了比賽的好成績。
為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媽媽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用來訓練孩子的記憶。至今,在王兵的桌案旁邊還貼著媽媽寫的一段話:“記住,當天的內(nèi)容當天復習,睡覺前要回憶和總結”。王兵說,睡前復習的這一習慣,我堅持了很多年,想一想當天都學了什么,這些知識與以前學的知識有什么關系,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什么作用,這樣一想,不但記住了,而且把知識串成串了,更便于理解了,這時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立刻翻翻書,這樣印象就更深了。這樣記憶的效果好,這都是媽媽教給我的。
一次媽媽看了一個故事:歌德的母親為了開發(fā)它的想象力,在講故事的時候,總是把后一部分留給歌德自己去想。于是媽媽突然來了靈感,就把新買的<西游記>連環(huán)畫的后半部分撕掉了,有意讓王兵續(xù)編,氣得王兵好幾天都悶悶不樂。但后來,他還是照媽媽說的做了,結果他把故事編得還很有趣。他的想象力開闊了,寫作能力也提高了。
說起參加全省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的事,王兵忘不了當時全家齊奮戰(zhàn)的情景。爸爸媽媽都是函授??飘厴I(yè),對一般的中學試題,有時吃不準,對那些很深的難題輔導不了。于是媽媽給讓王兵參加了數(shù)學輔導班。在家里,爸爸媽媽也跟著解題,想思路,總結好的解題方法。父母的積極參與,極大地鼓勵著王兵,他學習起來更有勁頭了。多種奇妙的解題方法讓王兵大開眼界,有意的思維訓練,讓他覺得自己真是越來越聰明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競賽中王兵得了一等獎,為學校增了光,讓父母感到欣慰,也證明了自己的智能潛力。
點評:這是一篇家長訓練孩子智力的好典型。孩子的智力是需要父母認真訓練和開發(fā)的。家長應該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注意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我想,家長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相當重要,請家長重視。
第二篇: 他怎么了
林林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是媽媽的驕傲和希望。記得林林小時候,媽媽帶他去做過智力測試,得了128分,這可是接近超常智力分值了。從此,本來就以獨生子自居的他,有了更感到優(yōu)越了。媽媽想,只要孩子日后有出息,所有的家務活我都包了。所以直到初中二年級,別說洗衣服,就是連襪子,林林也沒洗過。不僅如此,就連書包、文具盒等,也由媽媽整理。林林雖然生活自理能力差,可是學習成績好,書背得快,知識記得扎實,反應速度快。媽媽覺得智力測試還真準,有什么比兒子學習成績好更重要的呢?媽媽很滿足,疲倦的臉上時常掛著笑容。
可是近些日子,媽媽的眉頭緊鎖。因為連著幾次考試,林林的成績一次不如一次。有一次,作文考試他居然只寫了題目就放下筆了。作文題目是“洗衣服”,老師要求寫成說明文,林林不會寫。媽媽這回可生氣了,吼道:“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活豬滿街跑嗎?我天天都洗衣服,累死累活地干,你難道沒有睜眼瞅過?”
不久之后的一次動手實驗的考試,林林滿腦子的奇思妙想,可就是手不聽使喚,結果成績不理想。媽媽感到莫名奇妙,智力超常的孩子怎么這么笨呢?難道是林林越大越笨了?這個突然的想法嚇出了一身冷汗……
點評:林林的問題就出在媽媽的過度保護和過度溺愛上,孩子缺少了實踐,缺少了鍛煉,他就缺少生活的體驗,沒有作文的素材。所以很難寫出好文章來。孩子需要勞動,需要實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才有寫作的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來
第三篇 情商是孩子飛向理想的翅膀
司有和有一雙兒女,兒子司衛(wèi)東,16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后來跟著著名科學家趙忠賢攻讀博士學位,畢業(yè)后又赴美攻讀物理系博士后;女兒司曉春畢業(yè)于中國科技大學和美國計算機碩士,現(xiàn)在美國工作。司有和夫婦是怎么培育了一對成功的兒女呢?他們最大的法寶是重視孩子智力開發(fā),更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
確立自信,體驗成功
自信心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智商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怎樣幫助孩子確立自信心,司有和認為,就是“盡可能設法讓孩子經(jīng)歷成功的喜悅和體驗”。
司有和給孩子設置適中可行的目標,哪怕十分微小的成績,他也給孩子肯定的評價,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也是幫助鼓勵孩子改正,決不過分地指責。
司有和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從不告訴錯在哪里,要求孩子自己檢查。冬天的一個晚上,他工作結束后,像照往常一樣打開司衛(wèi)東的作業(yè)本,結果發(fā)現(xiàn),前一天的作業(yè)中一道題打了叉號,寫了“重做”兩個字,兒子題是重做了,可是結果還是和原來的一樣,他找來課本一對,是孩子抄錯題了。當時天氣很冷,可他還是把兒子次從被窩里叫了起來,讓他自己檢查。司衛(wèi)東檢查了那道重做題,然后用奇怪詫異的眼光看著爸爸:“沒有錯嘛!”“那是老師錯了?”司有和仍舊平和地說,“好好想想。”司衛(wèi)東裹著棉衣,兩眼瞪著那個紅叉叉,足足看了20分鐘,猛然想起來,打開課本一看,知道是題抄錯了,馬上更正過來,司有和高興地表揚了他。
司有和認為,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抄錯題的改正,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自己判斷的能力的好機會。
培養(yǎng)自覺,狠抓初犯
司衛(wèi)東上初中時,每天中午廣播的劉蘭芳評書《楊家將》,將他牢牢地吸引住了。他以前不午睡,都是做作業(yè),晚上早睡覺?,F(xiàn)在中午聽評書,作業(yè)就得擠到晚上,就會影響休息。因此,司有和建議孩子:把收聽收音機的時間改在下午課外活動重播時,司衛(wèi)東同意了。
一天中午,司有和與妻子外出有事,回來還沒有進門,就聽見屋里的收音機響著,他一敲門,司衛(wèi)東趕緊關上收音機,然后才來開門。他感到孩子在聽廣播。他想,孩子雖然初犯,但必須抓住不放。他沒有大聲斥責,而是坐在孩子面前講起了道理。他講了自覺的重要性,講了少年大學生自覺學習的故事,也講了他的成就來自于自覺的工作。最后,孩子難過地低下了頭。
“爸爸,你別講了,我保證以后不再聽廣播了。”司衛(wèi)東伏在桌子上嗚咽地說。
教育產(chǎn)生作用,但還沒有達到根本目的。司有和說:“我不是不讓你聽《楊家將》,而是指出,你自己同意、決定的事,就要自覺去執(zhí)行,不論干什么都應如此。”
這次及時的教育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司衛(wèi)東學習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了。
司有和夫婦就是這樣,通過對孩子的情心培養(yǎng),給他插上了飛翔成功的翅膀。
點評: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很重要。智力很重要,它是孩子成才的前提和基礎,智商是孩子成才的保證,智商更重要。我們就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意志力、耐挫力、自制力、創(chuàng)造力、和交往的能力,教給孩子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第四篇 擱淺在希望路上的“天才計劃”
小文爸爸是某研究所研究員,在工作上小有成就。他深知智力開發(fā)的重要性。所以在小文出生后不久,他就給孩子制定了一個“天才計劃”。
他對小文寄予了無限的希望,嚴格按照步驟來是實施他的計劃:小文不到一歲爸爸就教他識字,后來又教詩詞,5歲就教解方程,爸爸見縫插針地不斷向孩子灌輸加減乘除、天文地理知識,甚至讓小文提前學習了小學課本。爸爸對小文的教育近乎苛刻,游戲、娛樂、與小朋友玩耍的時間大部分都剝奪了,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習題和厚厚的書籍。
功夫不負有心人,“天才計劃”見了成效。上小學后小文的成績在班里一直獨占鰲頭。與此同時,小文更加忙了,爸爸給他報了各種學習班,休息日小文都在英語、數(shù)奧、作文等輔導班中度過。小文爸爸在滿心歡喜地盤算這“天才計劃”的最終目標??忌蠂鴥?nèi)一流的大學,再去國外留學,讀完碩士念博士……
升入初中后,小文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交往能力差,不善于控制感情,常因小事和同學鬧別扭,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刻板,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增加和學習難度的增大,小文學習尖子的地位也受到?jīng)_擊,他常常煩躁不安。可是,小文爸爸卻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更沒有仔細尋找原因,他仍然堅信他的“天才計劃”是正確的,他甚至認為小文的波動是由于他自己要求不夠嚴格。
一天,由于和同學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小文被老師嚴厲得地批評了一頓,他產(chǎn)生了從來沒有的挫折感,于是選擇了逃避。爸爸得知兒子逃學后,大發(fā)雷霆,狠狠打了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這前所未有的打擊,瞬間擊垮了小文脆弱的自信和勇氣,他的精神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有一天,他竟偷了家里的幾百元錢,登上了南去的列車。錢很快花光了,他病倒在異鄉(xiāng)的路上,被當?shù)鼐焖突丶視r,他奄奄一息。見此情形,小文的爸爸的“天才計劃”只有無限期的擱置了。
點評:家長的功利主義家教思想嚴重,忽視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只抓學習,造成了嚴重后果。這應引起廣大家長的注意。
第五篇 用平常心對待孩子
作為一個有十幾年教齡的老師,徐老師懂得教育規(guī)律,懂得成功教育的道理,懂的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以此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她堅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墒且还芷鹱约旱暮⒆?,她的感慨就很多。自從孩子上學以后,為了孩子的學習,她的確花了不少心思。
這年夏天,女兒剛上初中,課程一下子多了好幾門。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了女兒的英語只考了50分,火爆的脾氣一下子爆發(fā)了,她的責罵把女兒嚇壞了。女兒眼含著淚花艱難地說出了這樣的話:“媽媽,初中英語的句子好長,課文很難背,我怎么也記不下來?!迸畠旱脑捵屇赣H怔在那里,她意識到女兒剛上初中遇到了學習困難,雖然英語在小學學習過,但那畢竟比較淺,現(xiàn)在陌生的環(huán)境與老師,再加上這么多科目,孩子顯然不適應了。她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反思了對女兒過高的期望——不允許女兒有過失的急切心情,回想女兒從小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已有的英語基礎,他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幫女兒度過這個關口。
第二天,她與任課老師取得了聯(lián)系,了解到女兒上課、學習、作業(yè)、考試的一些情況,并制定了幫助女兒“征服”英語的計劃。
晚上,他先與女兒進行了一次長談,打消了孩子怕學不好英語的顧慮,又講述了當年自己自學英語的經(jīng)歷。她告訴孩子,英語單詞就像蓋樓的磚,地基已經(jīng)打好了,只要下功夫就會蓋起高樓。打這以后,每晚她與女兒一起反復聽課文磁帶,扮演角色進行對話,教女兒記單詞、背課文的方法,同女兒比賽誰記得快,女兒興趣大增,提高很快,英語成績越來越好。徐老師又把課本中的英語學習延伸到了生活中,她教女兒讀商標上的英語、包裝盒上的單詞,在家里和女兒用英語對話,買淺顯的英語讀物讓女兒讀,與女兒一起看英語卡通片,慢慢的女兒的對英語的興趣濃了,成績不但上來了,聽力水平也高出同學一大截,她終于幫女兒征服了英語。
點評:家長在教育子女中不僅要做孩子的思想教育,還要指導學習方法,及時幫助孩子克服一些學習上的具體困難,只有滿腔熱情是不夠的。
第六篇 興趣廣泛的小畫家
石芳17歲的時候,被美國等七個國家授予“世界書畫名人”她的名字被載入“國際書畫名人史冊”,被稱為“藝術家”。
石芳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常給她講中國古典故事,講童話,教她認字,進行組詞說話的嚴格訓練,希望他成為一名作家??墒?span lang="EN-US">,石芳天性好玩、好動,是個無拘無束的女孩。
一天,父母帶石芳去看畫展。一幅幅水墨丹青圖畫牢牢地吸引了這位小姑娘。在她眼里那簡直不是紙上的一幅畫,而是實實在在活的風景了?;氐郊?span lang="EN-US">,他憑自己的印象畫了很多張畫,雖然幼稚,但那流暢奔放的線條,引起父母猜測,這個無拘無束的孩子可能有繪畫的天賦。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讓她進了少年文化宮繪畫班。在繪畫班里,她如魚得水,對繪畫的癡迷程度讓人難以置信,每天能畫幾十張畫;到室外寫生,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聚精會神的勁兒,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初中二年級時,在全國少年書畫大賽中,她的作品獲得專家的高度贊譽。
石芳不但有豐富的想象力,她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也很強,對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有著濃厚的興趣。征得父母同意后,她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小組。多種興趣愛好,是她變得更聰明了。一次在寫字時,他突發(fā)奇想,如果有一支能寫大字的鋼筆就好了,它可集軟、硬兩種筆的優(yōu)勢,發(fā)揮兩支筆的功能。父親得知她的想法后,給她很大支持,幫助申請專利,與制造商聯(lián)系,搞技術設計等。在一陣繁忙之后,“大字鋼筆”誕生了。這項發(fā)明居然獲得國家專利、國際金獎!正是“靈感產(chǎn)生與興趣之中,奇妙的想象給石芳插上了成功的翅膀?!?span lang="EN-US">
點評:孩子的興趣很重要,家長要研究孩子,及早發(fā)現(xiàn)孩子最優(yōu)秀的智能,從而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孩子,幫助孩子成才,使孩子少走彎路。
第七篇 破滅的希望
冬冬雖然學習不好,長得呆頭呆腦的,可是他有一雙靈巧的雙手。他畫的畫、用泥巴或用橡皮泥捏成的小動物,可逼真了,既好玩又有趣。上小學時,他的一張素描《爺爺》和一組用橡皮泥捏成的作品被當作展品放在學校的活動室里。課間休息時,同學們把他制作的小刀、小槍、輪船、機器貓等傳來傳去,大家都夸他能干,他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他常常想,如果家長不逼著我背語文、學數(shù)學,每一天都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該多好。
媽媽常說他不務正業(yè),尤其不喜歡他渾身弄得臟兮兮的樣子,常教訓他。自從上了初中,家里更是對他管得很嚴。媽媽常叮囑他,要把精力用在學習上,要學好語文、數(shù)學、英語,要全力以赴地考上高中,以后還要考上大學。
暑假的一天,冬冬去理發(fā),人很多,他站在后邊等著,看著一位美發(fā)師正在給一位女士設計發(fā)型,那長長的頭發(fā),被那位美發(fā)師靈活的手,自如地擺弄著,嫻熟的動作,讓冬冬看得著了迷。只一會兒,一件“藝術品”出來了。顧客漂亮了,對著鏡子前后照了照,很高興,一再感謝美發(fā)師。冬冬覺得這個工作很有趣,原來頭發(fā)也是創(chuàng)作的素材。
回到家,他憑想象,設計了很多發(fā)型圖,用平時攢下的錢買了一本美發(fā)設計書。他信心十足,如果自己當了美發(fā)師,一定會設計更多別致的發(fā)型。那些日子,冬冬興奮不已,并萌發(fā)了去參加美發(fā)班學習的想法。
他興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媽媽,沒想到,媽媽大吃一驚,:“什么,學美發(fā)?你要氣死我嗎?那是什么工作,伺候人哪!盡管你笨點,但是只要你認真讀書,刻苦學習,也許能考上大學,那時候就能出人頭地了,你懂嗎?”
爸爸知道后,大發(fā)雷霆,不但撕了美發(fā)設計書,還把能找到的小作品統(tǒng)統(tǒng)摔在地上,命令他,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考上高中,與功課無關的事一律不準想,不準做,下次再發(fā)現(xiàn)不務正業(yè),一定挨揍。
冬冬呆呆地立在一邊,隨著小作品一件件被摔破、被摔碎,他的夢也像這些碎片一樣散落滿地。
點評: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和興趣并及時去培養(yǎng)、引導,孩子是容易成功的。如果家長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就阻礙了孩子的發(fā)展。
第八篇:石域是這樣成功的
石域,她很小便被人稱為“藝術家”。當問起她成功的原因時,她說:“每當我談起我自己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父親。在我的每一點進步中,都有爸爸的功勞?!?span lang="EN-US">
石域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的家庭,父親是個科員,但喜愛書法藝術,母親是個售貨員。三口之家住的是
家里有一個很顯眼的相冊,相冊第一頁是一張父女合影照。照片上父親抱著剛滿月的小石域,旁邊爸爸——石萬清寫下了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文字:“當?shù)溃@每種美卻包含著責任。教子責任,社會責任,民族責任。盡職盡責,才能無愧先人,無愧子孫”。從孩子出生那天起,父親的眼睛便盯向了孩子的未來,他翻閱了大量有關教育的書籍,一遍遍向那些教子有方的父母探討教子的經(jīng)驗,留心觀察周圍每一個孩子,觀察那些孩子品行和性格的形成與家庭教育的關系,并為孩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早期教育的方案。
石域在回憶自己成長的文章中寫道:“我三歲那年,爸爸給我買來了毛筆和字帖。爸爸說這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那時我并不知道,有一個長桿,前面長毛的家伙是什么,只是覺得好玩。那毛茸茸的,我把它往臉上刷,往床上刷。那一本本毛筆字帖,我把它當作小人書看。有時把它拿倒了,但還是玩得津津有味。再大一些的時候,爸爸帶我去看書法展覽。我也常看著大人用毛筆寫字,我便也拿大毛筆蘸著水在地上劃道道??匆娨粭l條不成樣的道,我心里美滋滋的。五歲,我開時臨柳體字帖了。我照字帖上的筆畫,一筆一筆地臨,雖然臨得不像,但是很認真。不知什么原因,一坐就是幾小時,也不覺得累。曾經(jīng),也有過情緒松懈的時候,這時,爸爸把我攬在懷里,講愚公移山的故事,講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我便點頭,表示我懂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三伏天,我穿著背心練字,滴滴汗水如同墨汁一樣,灑在紙上;三九天,凍得手發(fā)紫,但哈哈氣,又開始寫……,我七歲時,考入了河西區(qū)少年宮書法普及班,繼續(xù)學習柳體,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我的字有了很大進步,七月份我又考入了天津業(yè)余書畫學院少年班……”
就在這樣的努力下,他終于成功了。8歲,她寫出了平生第一副字“笨鳥先飛”;九歲,她獲得平生第一次書法獎;10歲,他的書畫東渡扶桑參展……
點評:家長緊緊抓住了孩子的突出的智力特長,進行了合理的培養(yǎng),孩子成功了。我們應當受到啟發(fā)。
相鄰博客
- 淺談隔代教育 [2008-08-16 17:18:00]
- 指導孩子學會求知文章選 [2008-08-16 17:36:00]
- 家長要特別關心幼兒的安全和健康 [2008-08-16 20:25:00]
- 家長應當指導孩子開展健康的課余生活 [2008-08-16 20: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