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四年級決定孩子的一生(連載中)
十六 注重與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猶如一棵正在茁壯成長的小樹,當小樹長出不必要的側枝,或者在風霜雪雨的吹打下受到損害,需要園丁進行精心的修剪和扶持,孩子也需要家長精心的疏導和關愛。小樹在捆綁和過度限制的情況下只能形成供人觀賞的盆景,而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同樣,家長對孩子的管理不可動輒采取強制或命令的方式,而應該與孩子成為知心的朋友,無數(shù)的研究證明疏導遠遠勝于強制的教育效果。 如何與孩子溝通?首先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將孩子作為平等的交流對象。如果家長內心將孩子作為平等的家庭成員來對待,其一言一行就會透露出友善和信任。其次,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應該與孩子商量,讓孩子了解家長的想法。例如讓孩子學習什么特長,改正什么習慣或缺點,指出某種行為的錯誤或對孩子提出某種要求,在適宜的時候征求孩子的意見或者向孩子說明家長的觀點。再次,經常鼓勵孩子將自己想不明白的各種問題告訴家長,不要將疑惑或者煩惱藏在心里。每當孩子將心里的秘密告訴父母,父母應該真心誠意地幫助孩子,不要以各種借口為由不以為然或不理不睬,否則孩子以后再有什么問題就不會告訴家長了。一旦與孩子溝通的心路關閉,再想讓孩子敞開心扉就難了。另外,如果父母誤解了孩子或者做錯了事情,不要礙于家長的面子而不敢認錯,應該告訴孩子“你長大了,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而且我們有時候也會犯錯誤”,讓孩子以平常的心態(tài)接受家長的失誤,而不是以此為借口不聽家長的管教。 需要與孩子溝通什么?一是孩子在學校學習的狀況。原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個人不是由于部分因素的拼湊培養(yǎng)起來的,而是由他所受過的一切影響的總和綜合地造就成功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重要,而且只有當二者形成合力的時候教育效果才最好,家長積極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是協(xié)調兩種教育的一種努力。學校教育對孩子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父母對孩子各科的主要內容和進度安排應該有所了解,以便于根據(jù)需要給孩子以輔導。二是了解孩子對各科學習的感受。很多四年級孩子對學科開始有所偏愛,及時了解孩子對各科學習的感受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偏科的困惑。三是就孩子的缺點和不良習慣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幫助孩子分析這些缺點和習慣的危害,尋找克服缺點和改掉壞習慣的方式。克服缺點和改掉壞習慣本身是幫助孩子完善自己,從而增加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增加孩子的快樂。四是就學習方法和習慣與孩子進行交流。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通往學業(yè)成功的橋梁,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四年級孩子可能認識不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父母應該將自身的學習經驗和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的學習經驗以適當?shù)姆绞絺魇诮o孩子。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能力特征,適宜的學習方式并不相同,父母還要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方法。例如就記憶來說,有的孩子朗讀的記憶效果好,而有的孩子默讀的記憶效果好,有的孩子邊寫邊記的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