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耐性的丹田訓(xùn)練法
丹田訓(xùn)練法是幫助身體達到“水升火降”狀態(tài)的最基本的大腦體操,對培養(yǎng)耐性和毅力很有幫助。用手掌輕輕拍擊下腹部,附著在臟器上的有毒物質(zhì)就會慢慢排出體外,取而代之的則是明凈清新的能量之氣。如果能夠氣沉丹田,自然會產(chǎn)生堅忍不拔的精神和自信感。丹田訓(xùn)練法可以使腹部及其內(nèi)部臟器變得健康結(jié)實,如果每日堅持練習(xí),還有促進消化以及治療便秘的功效。隨著腹內(nèi)的毒素及宿便被排除體外,勞累疲倦的感覺將逐漸消失,集中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每天放著音樂和孩子一起邊喊口令邊做拍打腹部的練習(xí),每次只要10分鐘就足夠了。這樣不僅能使大腦運動變得活躍起來,還能在鍛煉的同時增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1.雙腳分立與肩同寬,雙膝微微彎曲。
2.小腹稍微用力,用雙手輕輕拍打丹田部位。
3.隨著雙膝輕微的用力,逐漸加大雙手拍打腹部的力度。
4.注意力集中到小腹部(丹田)的位置,反復(fù)拍打50次左右。隨著練習(xí)的深入可以逐漸把次數(shù)增加到200次左右。
5.拍打結(jié)束后,用手輕輕按摩腹部,結(jié)束練習(xí)。
開發(fā)大腦的創(chuàng)造性的對話
“清晨麻雀喳喳喳 / 像媽媽一樣嘮嘮叨叨 /
快去學(xué)習(xí)喳喳喳 / 像老師一樣沒完沒了 /
趕快起床喳喳喳 / 趕快學(xué)習(xí) 喳 喳 喳 /”
上面是一首兒歌的主要段落。把從早晨開始就不停鳴叫的麻雀的叫聲比喻成媽媽和老師的嘮叨。兒歌引人發(fā)笑,但同時也反映了孩子們過早承受的各種壓力。
大腦對某些話語的反應(yīng)異常敏感,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改正壞習(xí)慣而說出的一些話反而會傷害孩子。換句話說,當(dāng)你用不正確的話語指責(zé)孩子缺點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理解成這是對他的諷刺。這樣的指責(zé)和批評起不到應(yīng)有的效果,反而會在不知不覺間對孩子的人格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很少有孩子能夠?qū)ψ约旱腻e誤有明確的認識,所以當(dāng)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最好能夠按下面的順序進行說明。
首先應(yīng)該做的是讓孩子停止正在進行的錯誤行動,然后告訴他為什么不能那樣做,最后告訴他正確的方法。比如用“不要打人,打人的話會痛的,應(yīng)該向朋友借玩具才行嘛。”這樣的話來說明。這個時候一定要用簡單明了的話說明,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千萬不要東說一句西說一句,這樣更會引起孩子大腦的混亂。最后要注意的就是保持一貫性的原則。
把嘮叨換成良藥
1.與其生氣發(fā)怒,不如好好講道理
“什么時候?qū)懽鳂I(yè)?你長大到底想干什么呀?”
“哎呀,現(xiàn)在都幾點了?睡覺之前所有功課都要做完哪!”
2.用“我”代替“你”
“你為什么總是說謊呢?
“我希望你犯了錯誤也能坦白的承認。”
3.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簡單詞語。
“你的房間你自己整理。”
“把書放到書架里,臟襪子扔到洗衣機里。”
4.不要總是說“絕對”這樣的詞語。
“看來你是絕對不會道歉的。”
“看來你也有犯錯的時候。”
當(dāng)孩子犯了錯誤,給他一段“休息”的時間讓他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省,遠比馬上提出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孩子只有自己認識到錯誤的時候,才會真正改正。在不太適合進行鍛煉的時候,通過和大腦的“對話”效果也是很好的。給犯錯的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回到房間里“問問大腦自己做錯了什么”。等他從房間里出來對他說“怎么樣?大腦對你說了些什么?媽媽很想知道。”大部分的孩子能夠找到自己錯在哪里,并且知道今后應(yīng)該怎么做。這個時候父母不用再發(fā)表什么意見,只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就可以了,以后孩子自然也會把父母說的話放在心上
傾聽,讓孩子對你敞開心門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xué)者英格哈特說韓國是世界上“各代人之間價值觀差異最大的國家”。這對于一直自詡家庭親情紐帶比西方人堅固的韓國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件很羞愧的事情。同時,也可以由此分析出這是韓國現(xiàn)代歷史上政治和社會的劇變造成的后果。看看我們的周圍,父母和孩子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都很難交流的“精神性離散家庭”不在少數(shù)。猶太人的天才教育法的秘訣就是對話。我們也應(yīng)該積極地學(xué)習(xí)和熟悉對話的技術(shù),從而減少各代人之間的思想差異,相互理解,保持親密的家庭關(guān)系。
父母之所以很難和孩子對話溝通,大部分是因為父母不愿意認真聽孩子的傾訴。或者即使聽,也會早就想好了對應(yīng)的話,隨時準備對孩子進行忠告和評價。總之是聽得很敷衍,其間還不斷地插話。
孩子通過和父母的對話可以學(xué)習(xí)和熟悉表現(xiàn)自己思想的方法。父母即使只是默默地傾聽,也能幫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應(yīng)盡量創(chuàng)造自由輕松的談話和討論的環(huán)境,在孩子說話的過程中,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誘導(dǎo)孩子更加深入地思考。
下面是些很好的傾聽方法。
1. 孩子在跟你傾訴的時候、你一定要關(guān)注。如果孩子想對你說什么,而你很忙沒有時間,這個時候不要匆忙地聽聽而敷衍了事,最好先問問孩子這件事情是否非常緊急,跟孩子解釋爸爸媽媽現(xiàn)在非常忙,并跟他約定談話的時間和地點。在孩子說話的過程中,要不時地做出反應(yīng),比如說“嗯”、“然后呢”等等,讓孩子知道你在很用心地聽他講話。
2. 孩子如果說話途中突然停下來,要問孩子是否都說完了。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的傾訴暫時停下來的時候,會立刻對他進行忠告或者評價,這樣孩子會覺得“又開始嘮叨了”、“我就知道跟你說了也沒用”。有了這樣的想法,孩子的心門自然會關(guān)閉。
3. 如果孩子的話都說完了,你應(yīng)該總結(jié)一下孩子剛才說的內(nèi)容,不要疏漏任何重要的部分。總結(jié)之后問孩子“爸爸媽媽是否很明確并且完整地總結(jié)了你的話”。如果孩子點頭,說明你理解了孩子的話。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很在乎自己說的話,他會覺得很踏實。
4. 如果正在討論的話題是你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問題,最好不要在孩子說完之后立刻提出解決方案。父母應(yīng)該從這種固有觀念中走出來。孩子有問題時,立刻給出答案或者解決方法不一定就是好的??梢詫⒆诱f雙方都應(yīng)該用一段時間好好想想,等客觀冷靜地思考之后再討論。
你只要默默傾聽,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信任。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理解我的,把我心中的秘密對他們說也不會對我有任何傷害,爸爸媽媽不會瞧不起我,更不會拋棄我”。有了這些想法,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行為毫不隱瞞地告訴父母。而且這樣還能讓孩子在進入社會后的人際交往中具有很大的自信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真心地傾聽孩子說的話,并且在傾聽的過程中,通過孩子說話時的表情、身體動作來更加深刻地解讀孩子的感情。
要經(jīng)常向全家人傳遞關(guān)愛和感謝的感情。相互關(guān)愛,保持樂觀,對一切都充滿感激的時候身體中會充滿積極的能量。這種能量傳達給孩子的大腦,并且在他大腦中不斷積累,孩子就會感到精神上的安定。他們便不會畏懼失敗,敢于面對各種挑戰(zhàn)。
給孩子信心,告訴他“你行”
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激勵他,讓他不要喪失自信心。“你行”這樣肯定性的表達能使孩子的大腦活性化,對大腦運動有著很好的作用。反之壓力、憤怒或者失望等否定、悲觀的因素則會對大腦產(chǎn)生很不好的影響,使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求方面出現(xiàn)很多的障礙。
不懂得自己價值的父母總是很在意別人。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把很多觀念強加給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只會總是羨慕或者嫉妒別人,而不可能愛惜自己。其實,人們在相信和關(guān)愛自己的時候身體里的能量會變得很強大。
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是贊揚。贊揚不僅能帶給孩子心靈上的安定,還能阻止暴力和沖動,能讓孩子信任世界,讓他擁有無窮的力量。
父母通過稱贊孩子,積極地找到孩子擅長的一面,并且激發(fā)他自己行動和努力的欲望,這比父母什么都親自教給孩子更重要。不論是誰受到別人的稱贊,大腦中都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快感荷爾蒙,自然會產(chǎn)生“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的欲望
相鄰博客
- 轉(zhuǎn):發(fā)掘孩子的大腦潛能(讀書筆記五) [2009-01-24 23:43:00]
- 轉(zhuǎn):發(fā)掘孩子的大腦潛能(讀書筆記六) [2009-01-24 23:44:00]
- 轉(zhuǎn):賞識教育操作六大原則 [2009-01-24 23:51:00]
- 轉(zhuǎn):賞識教育原則之一:信任孩子——學(xué)會崇拜、學(xué)會自豪 [2009-01-24 23:5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