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認為,教孩子“學會做人”,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是孩子的每一
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
一、 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我有一個女兒,今年六月剛滿三歲,我是因為有了孩子,才體會到這也是一門學問的,作為母親即為了家庭教育這個愛好,不講報酬,把母親當作一種事業(yè)來做。剛開始時,我的對象是我的女兒,后來發(fā)現(xiàn),受益的不止是她,還有我自己。
在家庭中有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氛圍,家長的榜樣作用十分重要。孩子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萌發(fā)一種自發(fā)學習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種千金難買的自學學習的行動。因此,家長應率先熱愛學習形成家風,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我還記得,在懷孕5個多月時,我就會買一些兒歌的書念給她聽,雖然她還在我的肚子里,我想她應該能聽的到,在孩子三個月以后,我就拿一些顏色漂亮的帶有圖案的書給她看或給她講,看著她有一些些的變化,你都會喜上眉梢,在大一點,我都會給她買一些撕不爛的書,讓她自己拿在手里,讓她自己看。在她一歲4個月時,我的父親給她了一套關于認物的圖書,她那時就會問你,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她熟悉之后,你再問她,這是什么,她都會很快的告訴你,她認識很多的圖案和物體,也很早就知道圖形的區(qū)別,什么是三角形等。只要有好的書,我都會給她買,我們一起來閱讀,來分享其中的快樂,我還會給她一些好聽的兒歌或動畫片,所以我家的書和光盤特多。我還訂了嬰兒畫報等她們愛看的書,所以每天她都會讓你給她講故事,如果你不給講,她就不睡覺,家里那么多的書,她只要看到封皮,就知道里面是什么故事,有時她想聽什么故事,我不知道在哪本書里,就讓她去找,她都會找到,而且很準確。
二、 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聽話乖巧,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子呢?我覺得父母的言行做法,尤其是無意之中的小節(jié)很重要,我們父母應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良師就是表率,以身作則,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犯錯。如果要注求子不亂扔垃圾,愛護公物……那父母首先應該做到,至少在孩子面前不應犯同樣的錯誤,否則九十九次的說都可能就被你無意中的小錯誤完全抵消。從小,我就教她,我們不用的東西或吃東西剩下的東西我們都要把它扔進垃圾箱,要保護環(huán)境,這不僅對大自然有好處,對我們自身也有好處,再有就是要愛護小花小草,不要亂撥,小草會疼,它會哭的,今天我?guī)У酵饷嫒ネ?,有三個坐到草坪上,她就給我講:“小草都哭了”,我聽了以后,很感慨,這和平時對她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對我自己的幫助也是很大的,只有自己做到,孩子看在眼里,她才會照你的去做的。
益友,就是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她現(xiàn)在還處幼兒期,不愛她做什么事情,做得好與不好,我都會夸她:“你真棒,做得真好”,有時她自己都會說:“你真棒”,他的興趣才能保持下去。
三、 鼓勵孩子在錯誤中學習
古人云: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就要求家長鼓勵孩子在錯誤中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于身心發(fā)展和認知水平,孩子難免會兒下各種各樣的錯誤或失誤。孩子在學習中出現(xiàn)錯誤并不可怕,面對錯誤家長不用特別著急,要有允許孩子犯錯的胸襟,能夠正視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這是第一步,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不夠的,無論怎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素材,只要我們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每段時光,做一個有心人,及時正確的指引孩子,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孩子也在快樂的學習、成長,不斷的在提高她的能力、技能、素養(yǎng),同時我們也和孩子一起成長起來,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相鄰博客
- 席忠華老師講座 筆記 [2009-02-17 23:00:00]
- 轉:說服教育五忌 作者: 關鴻羽 [2009-02-17 23:02:00]
- 轉: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原則 [2009-02-18 17:46:00]
- 書籍介紹:《自卑與超越》 [2009-02-18 17: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