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看來,今天的中國人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似乎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但事實上值得社會各界高度警惕的卻是,真正的教育被荒廢了,因為教育的核心并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制造了太多的童年恐慌——兒童因不能夠理解和承受巨大的壓力而產(chǎn)生較為強烈和持久的焦慮。在應試教育的高壓之下,不少地方的教育也出現(xiàn)了高度扭曲。
日本政府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對教育進行反思之后,提出了“教育荒廢”的觀點,認為由于激烈的考試競爭,用人單位偏重學歷,整個教育陷入了應試教育的怪圈,出現(xiàn)了所謂問題教師和問題學生。“教育荒廢”導致包括學生在內(nèi)的社會各界對整個教育界極度的不信任。日本有關方面認為兩個原因?qū)е铝恕敖逃膹U”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第一,為趕超世界先進國家,將整個社會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質(zhì)的積累上,而忽視了對精神的關注。第二,僵化、封閉、激烈的升學競爭、極端的管理措施,加重了兒童心理上的壓抑感,妨礙了健康人格的形成。由于升學至上的考試,對教育逐步背離了原有目標,脫離了社會,忽視了教育對象,甚至忽視了兒童本身。
日本對教育的反思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應避免重蹈覆轍。
原載《人民日報》
2006年10月09日 | 作者:孫云曉 | 來源:新華網(wǎng) |
相鄰博客
- 轉(zhuǎn)載: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2008-09-30 16:29:00]
- 豐碑魏書生的幸福秘訣(1)崇高的使命感 (2008-08-04 14:06:30) [2008-09-30 16:53:00]
- 處理孩子犯錯的方法----大石頭的啟示 [2008-11-02 14:17:00]
- 當孩子拖拖拉拉時 ----臺灣親子教育專家 [2008-11-02 14: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