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六歲調(diào)皮小男孩的高招最主要是使孩子在避免任性之時又不失個性
這里的個性,是指有主見,能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和合理 行為。而任性,也表現(xiàn)為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可是,卻被 俗稱為“無理取鬧”。就是說,任性的本質(zhì)是“元理”,即堅持 的不是合理的。有道理的,如有的小孩不讓媽媽做飯而要陪他 玩;媽媽做好了飯菜不吃,非要去買零食吃不可。任性的外在 表現(xiàn)是“取鬧”,即蠻不講理,常見的有哭鬧。吵鬧。在地上 打滾,強拉著別人、甚至打人等。因此,區(qū)分孩子是有個性還 是任性的標準在一個“理”字,堅持的是合理。有理又講理 的,是有個性的表現(xiàn),而堅持的是不合理、沒道理又不講理 的,是任性的表現(xiàn)。
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既不任性,又有個性呢?關(guān)鍵在于 長輩的教育態(tài)度和方法。
1.在態(tài)度上應(yīng)該既尊重孩子又不遷就孩子
有位上小學的小男孩,在某商店里注視了一輛帶鐵軌的玩 具小火車很久后叫他爸爸買,爸爸對他說:“這火車太貴了, 爸爸沒那么多錢買,我們到別處去看看好嗎?”孩子立即說: “那您有了錢要幫我買?!闭f著跟爸爸走開了,周圍的人對這小 孩贊不絕口,都說他大通憎達理了。有人間他爸爸是怎樣培養(yǎng) 出來的,當爸爸的回答很簡單:“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 們之間就相互尊重,孩子對的,我尊重他的意見;孩子錯了,我決不會遷就他,會找理由說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這是習 慣?!?
多好的習慣!這習慣使孩子從小就學會了講道理。反過 來,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有沒有可能 實現(xiàn),一味地給予否定,甚至態(tài)度簡單粗暴,那么,孩子因需要總 是得不到滿足,不是產(chǎn)生不滿情緒,進而產(chǎn)生對抗心理,形成不 服管教的性格,或是以后不敢提正當要求,不敢提自己的意見, 一味順從大人,行為畏縮,變得沒主見。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也給予滿足,元原則遷就孩子,那么,得到嬌慣的孩子必然為 所欲為,自私自利,難以聽人講道理,變得任性。因此,只有 得到尊重又不受遷就的孩子,心理才會健康發(fā)展。
2.與孩子平等對話,了解孩子要求的真正原因,才能判 別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才能掌握好區(qū)分任性與個性的界限。
3.讓孩子明白,需要的滿足是有條件限制的,誰都不能 隨心所欲。
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和 獨立意識,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戲等,經(jīng)常 征求孩子的意見,這是很好的現(xiàn)象。但要注意一些條件限制, 如給孩子的選擇只能在幾套方案中選,超過了條件限制便難以 滿足要求。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 夠得到滿足的,必須放棄不合理的要求。幼教網(wǎng)
相鄰博客
- 菜單指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動功能 [2008-09-10 11:20:00]
- 菜單指導:小學生良好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2008-09-14 11:10:00]
- 菜單指導;怎樣使孩子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 [2008-09-14 11:11:00]
- 菜單指導:想孩子有創(chuàng)意,家長要用心 [2008-09-15 11: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