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感到很難跟十幾歲的孩子溝通。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從而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理隔閡。如何消除隔閡,正確建立與青春期的孩子的溝通,是我們作為父母必須重視和認真考慮的問題。特提出本人對此問題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密切親子關系。要做到良好的溝通,就必須密切親子關系。《中國婦女報》曾刊登一則親自關系新處方,值得父母的借鑒。其新處方是
1>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盡可能地讓孩子明白父母始終是關心和接納他們的。
2>除了學習成績外,每個孩子還可以在許多方面發(fā)揮潛能和拓寬發(fā)展的領域。
3>由于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因此,不要執(zhí)拗與一種答案而與孩子發(fā)生沖突。
4>父母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情商,至上,自我開發(fā)各種潛能。放下面子,去聽聽各方面的教育經(jīng)驗。
5>多采用游戲,音樂,活動的方式去培養(yǎng)親子關系。此外,要密切親子關系,在父母與子女之間要相互信任,為此,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切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二、營造聆聽氣氛。父母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讓家里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聆聽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找父母商談。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jīng)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晚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
三、學習平行交談。父母用“平行交談”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說話,往往能引起熱烈回應?!捌叫薪徽劇?,其意思是父母與子女一面一起做寫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防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nèi)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松自在。父母與孩子的談話內(nèi)容,最好是多談一些如何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做人等。在交談中還要注意從事情到關系,從事情到感情,從一般到特殊的原則,從而使孩子與父母之間無話不說。
四、只做孩子顧問。由于父母提出意見,即使是好意見,青少年大都不喜歡聽。因此,父母應做孩子的顧問,盟友,而不要做經(jīng)理人。顧問只細心聆聽,盡量不插手干預。
五、有自己的空間。青少年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手父母控制。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
六、不要無所不問。父母提問過多,很難使孩子講心理話。孩子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有些時候也大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面感情的鏡子,以幫助孩子了解他的感情。一個孩子要知道他內(nèi)在的感情就要聽父母對他感情的反映。通過感情的鏡子,能夠給孩子提供一種自發(fā)的休整和改變的機會。教育青少年是個不斷協(xié)商的過程,而且不時要重新界定與孩子見的關系,還必須坦率地溝通。父母只有綜合地做好上述各項,才能真正地做到與孩子坦率地溝通孩子在12歲以前很愿意與父母交換他們的想法,但之后卻有明顯的變化。盡管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問題和想法,首先是與朋友談,其次是老師,與父母交談的次數(shù)和時間越來越少,不少父母也明顯覺得孩子“不聽話”了,彼此交談也越來越難了。其實,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并未減少,只是這種關心及交談的方式較以往應有所改變。http://www.zhly.cn/Parent/PareDetail.aspx?NewsId=10813
相鄰博客
- 菜單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2009-10-22 10:59:00]
- 菜單指導:父母的16個"能"與"不能" [2009-10-22 11:02:00]
- 菜單指導:成長的麻煩時段 [2009-10-23 13:43:00]
- 菜單指導:家長孩子相處的十條對策 [2009-10-23 13:4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