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之一:輕言分手
“夫妻離異后受到傷害最大的往往是孩子?!逼鋵嵾@樣的話不用專家說,許多為人父母者也早已心領神會。然而,夫妻雙方在談及分手時,卻有很多人顧不得會傷害到孩子,只是一味的想到結束自己的婚姻,重新開始生活。2002年年底,全國婦聯(lián)公布了近三年以來全國的離婚比例,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各地離婚率持續(xù)上升2.6個百分點,而其中已生育子女的離婚夫妻占到離婚總數(shù)的68%,這也意味著這68%離異夫妻的孩子成了單親孩子。單親家庭里,孩子內向、性格孤僻、偏執(zhí),容易極端化,這是絕大多數(shù)單親家庭里可能出現(xiàn)的?!胺蚱揠x異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教授辛濤認為,這一點是年輕夫妻們最應該反醒的?!岸酁楹⒆又耄f不要輕言分手?!毙两淌谡f。
批判之二:長期寄宿
“一個星期沒有看到孩子,孩子竟然都不認識我了!”這樣的事情很多年輕父母都曾經遇到過。因為忙碌著各自的工作,許多年輕的父母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要么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么干脆把孩子送進全日制的托兒所?!捌鋵嵶尯⒆蛹乃奘亲畈豢茖W的。”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博士程躍曾在他最知名的論文中提到過這一點。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年輕父母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們不愿意呆在家里自己照顧孩子,多數(shù)選擇讓孩子寄宿。在北京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幼兒園、托兒所里,全日制寄宿的孩子占到總數(shù)的72%,而按周寄宿的孩子占21%。而且寄宿孩子的年齡在逐年的下降。
根據(jù)這樣的數(shù)字比例很容易就能算出年輕父母們和自己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程躍博士說:無論多大的孩子對于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這種依賴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據(jù)調查顯示,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和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是成正比的。而且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表現(xiàn)得勇敢、活潑。
批判之三:家不和睦
“家庭的不和睦帶給孩子的傷害僅次于父母離婚。”按照中國一些傳統(tǒng)的觀念來看,夫妻間的爭吵原本是很正常的,不吵不鬧反而不能稱作是好夫妻。其實這種觀念是片面的。爭吵不但會傷害了夫妻間的感情,而且更會傷害到孩子。
全國婦聯(lián)及北京市婦聯(lián)的接待室里,經常會有在家里受了委屈前來訴苦的婦女,而這其中年輕人居多。在經過對這些人的調查后,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其實爭吵多數(shù)是因為一些家庭瑣事,夫妻雙方圖一時的口舌之快,吵過之后,夫妻仍舊是夫妻,但是親眼目睹了那一幕幕的孩子卻記住了那些場面。
北京市婦聯(lián)的一位工作人員講過一個故事,一對夫妻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每次看到他們吵架都會一個舉動,那就是嚇得尿褲子。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只要看到父母神色異樣,沒等他們開始吵,孩子就已經尿褲子了。后來,經醫(yī)生診斷,孩子常常小便失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的驚嚇。
夫妻間的爭吵大多是因為日?,嵤?,完全可以克服,然而據(jù)某網(wǎng)站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卻顯示:89%的孩子家長會當著孩子的面爭吵,還有33%甚至會動手。家庭不和睦主要的責任在于夫妻雙方沒有做到很好的理解與容忍,而且還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批判之四:物質滿足
許多年輕夫妻努力工作的一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給孩子足夠多的物質需要!這樣的信念讓年輕的父母們拼命地努力工作,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各種各樣的玩具、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品、小食品......吃穿住行用幾乎每一樣都做到了最好。
然而專家卻提出:這樣的溺愛孩子、給孩子一切物質上的滿足并不是最科學的。首先,這樣的疼愛會讓孩子對價值觀失去一個正常的判斷,也就是說,孩子并不知道那些價格不菲的東西花去了父母收入的一大半。其次,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已經習慣了什么都是最好的孩子自然不會明白什么叫艱苦樸素。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孩子懂事后,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是父母對自己精神上的補償!
辛濤提出:讓孩子幸福的概念是十分寬泛的,并不是物質上的滿足就是幸福。盡量不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奢侈的習慣。多從精神上關心孩子遠比物質上的滿足重要許多!
批判之五:引誘犯罪
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大約在一個月之前,許多媒體關注了十四歲小姑娘賣淫五年的事。當事情水落石出后人們才知道,其實當初逼迫這個小姑娘走上這條路的正是她的親生母親。有的父母帶著年幼的孩子販買淫穢光碟,有的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參與盜竊、搶劫……
父母違法犯罪對于子女而言,除了不負責任之外,更可怕的是影響。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除了對孩子負責之外,更重要的要嚴于律已。
批判只是對于個別的一部分給孩子帶來傷害的父母而言,當然,父母到底有多疼愛自己的子女,父母比任何人都清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傷害是無意識的,父母并不知道做某件事情時會傷到孩子。正如兒童心理專家所言:“對于年輕的父母來說,一定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http://jiatingjiaoyu.xiaoxue123.com/Article/fumubidu/200904/56659.html
相鄰博客
- 菜單指導:杰出的父母只需做好三件事 [2009-09-28 16:44:00]
- 菜單指導:父母必讀十個經典家庭教育故事 [2009-09-28 16:45:00]
- 菜單指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09-09-28 16:47:00]
- 菜單指導:家長手中最重要的工具 [2009-09-28 16: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