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去烏市看望兒子,執(zhí)意邀其游覽烏魯木齊“紅山公園”與“水磨溝公園”,名為賞風景,實為緩解其學習壓力。
兒子國慶長假有一項語文作業(yè)頗有創(chuàng)意——寫一篇文言文游記,他首當其沖地選擇了“紅山公園”。
見其煞有介事地坐于電腦前構思習作,頗有作家風范,借故走過其身旁,窺其文章,全篇皆為白話文?驚詫之余,詢問其故,竟曰:“先成白話文,后譯文言文?!甭犉溲允谷巳炭〔唤?。向來文言文譯白話文,我兒卻反其道而行之。
待其成文,粗略瀏覽,實為流水賬也!兒曰:“仿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而成!”我無言!
初次嘗試,雖平淡,卻不失文言文之味,故將其文錄入博客留作紀念:
游紅山記(白話文)
今天風和日麗,我和父母來到紅山公園游玩。
紅山公園以獨特的風姿、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濃郁的文化氛圍,仿古建筑和現(xiàn)代文明相結合的各種景觀,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得到了幾代烏魯木齊市民群眾的關懷和厚愛。紅山是烏魯木齊的標志和象征,首先紅山公園的馳名得益于紅山的獨特。紅山海拔高910.8米,由干它是由紫色砂礫巖構成,呈赭紅色,故得“紅山”一名。紅山的外形象一條巨龍東西橫臥,高昂的龍頭伸向烏魯木齊河。
步入公園,放眼望去,滿目青翠。順著迂回的山路,我們來到了一座寺廟,在門口合了影。隨后來到摩天輪處乘坐摩天輪。坐著摩天輪,看外面的景色有一種別樣的美感,媽媽因為恐高而閉著雙眼,緊緊抓著我的胳膊,膽小之狀讓人忍俊不禁。
一會兒我們又來到了紅山頂部,只見林則徐像矗立在山這,旁邊有個巨大青銅鼎,叫“禁毒銅鼎”。再往上走一點就來到了紅山之巔——紅山塔,紅色的外表,透露著古典的氣息,在這里拍照留念后我們便沿路下山。
順路來到了“地宮”,里面陰森恐怖,全長460米,介紹的是十八層地獄,越往深處走越寒冷,殘忍的景象和鬼魅的嚎叫聲讓人毛骨悚然。從地宮出來只有一個感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
這就是我的紅山之行,愉快而充實。
游紅山記(文言文)
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吾隨父母赴紅山公園游玩。
紅山公園姿奇景勝、書香氣濃郁,使古跡與現(xiàn)代建筑和諧相融,加之驚險刺激之游樂設施,故倍受烏市市民青睞。紅山者,烏市之標志景觀也,其高900米有余,以其紫砂巖之構與赭紅外觀而得“紅山”之名。紅山之貌,有如巨龍之橫臥西山,巨龍之頭探于烏魯木齊河。
吾三人至于公園,舉目四望,滿目青翠。取道其中,游賞大佛寺,留影于門前。又至摩天輪處。坐于摩天輪,目視窗外,景色怡人,視野獨特。吾母恐高而緊閉其眼,緊抓吾之臂,其膽小之狀使吾忍俊不禁。
少頃,至于紅山頂部,只見林則徐像矗立于此,有一鼎立于其旁,曰“禁毒銅鼎”。稍稍趨上,可見紅山之巔——紅山塔,其磚紅外表,與人古典之息。留影后,沿路下行。
又至于“地宮”,其長400于米,其中陰森恐怖,塑像目眥猙獰,所述之景皆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或剖心,或剜目。愈入其中,愈覺寒氣襲人,瘆目慘象與鬼魅之聲愈使人驚悚。自地宮出,感受頗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古之理也。
斯吾紅山之行,實為歡愉充實。
相鄰博客
- 做教育的人,心中應當每天開一朵蓮花【轉】 [2008-11-21 19:38:00]
- 佛學的108條做人道理【轉】 [2008-11-21 19:40:00]
- 送給為人父母者 【轉】 [2008-12-17 21:03:00]
- 真情無價——感受親情、友情、師生情【原創(chuàng)】 [2009-06-24 21: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