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新的一批“小豆丁”就要“走向社會”,開始自己的幼兒園生涯了。有人說,新入園就像寶寶的第二次“斷奶”,這個形容真的很貼切。為了能讓今年入園的小寶寶和他們的媽媽能夠相對輕松地渡過這個“困難期”,我們特意提前一個多月,請經(jīng)驗豐富的育兒專家,從各方面為家長布置好預習工作,對寶寶進行一些強化訓練,就能使孩子的哭鬧期縮短一些。
作者簡介
南亞華: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保健科醫(yī)生,兒童保健專家,曾經(jīng)管理過幾年幼兒園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所以對新入園寶寶的身體、心理狀況非常了解?!?/font>
防病準備:第一學期是“生病高峰”
孩子上了幼兒園的家長最有體會,入園第一學期,先是幫孩子緩解分離焦慮,等孩子稍稍適應了,就開始沒完沒了地生病。因為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免疫球蛋白)6個月大時基本消耗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成熟,3歲以后,抗病能力會有明顯提高。但抗體是高度特異性的,只有機體受到某一病原體的侵襲后才會產(chǎn)生,也就是說,對大千世界中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孩子只有接觸了,才會產(chǎn)生抗體。
入園后,一是平時受到全家人精心呵護,身體的抗寒抗疲勞能力較差;二是沒有集體生活的經(jīng)歷,平時較少受到病原體侵襲;三是精神緊張導致抗病能力下降,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家長要在平時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多喝白開水,多食新鮮蔬果,葷素均勻,保持孩子情緒的愉快,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一旦孩子有點輕微感冒癥狀,但精神狀態(tài)良好,可喝一些板藍根預防。寶寶在家盡量以幼兒園的生活規(guī)律為標準,多到戶外活動,接種疫苗等?!?/font>
能力準備:重點訓練“吃、睡、拉”
睡眠訓練:通常幼兒園的午睡時間在12∶00~14∶30。家長從現(xiàn)在起就要準時安排孩子的午餐,盡量在12點前結(jié)束,然后漱口、擦嘴上床睡覺。2點左右準時叫醒。晚上睡眠時間也要調(diào)整固定下來,9點之前應該入睡。
吃飯訓練:如果現(xiàn)在你的寶寶吃飯還是家長“追在屁股后面喂”,那一定要想辦法糾正。要強化訓練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細嚼慢咽,吃飯時不說話,不東張西望??梢怨潭ê⒆拥牟鸵?、餐具等。為了咱孩子在幼兒園保證吃好、吃飽,現(xiàn)在就要狠狠心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如廁訓練:最好能培養(yǎng)孩子每天早起定時排便的習慣,孩子初上幼兒園因為緊張“拉褲子”的情況非常普遍,對心理會有影響。所以,現(xiàn)在就要教孩子獨立上廁所。另外,大部分幼兒園都是“蹲便器”,與其孩子將來不習慣,不如現(xiàn)在培養(yǎng)好孩子早起在家排便的習慣。
能力訓練:自己穿脫衣服、洗手、漱口等。
心理準備:偶爾到幼兒園轉(zhuǎn)一轉(zhuǎn)
讓寶寶感受幼兒園的美好,調(diào)整到最佳心理狀態(tài)。自豪:讓寶寶感覺“我已經(jīng)長大了,所以要上幼兒園了!”可以讓寶寶在家背上小書包演練一番,家里有外人時演練效果加倍哦。
向往:告訴孩子幼兒園里能學好多本領(lǐng),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戲,可開心啦!熟悉:不妨從現(xiàn)在起,經(jīng)常帶孩子到要上的幼兒園門前走一遭,讓孩子熟悉環(huán)境。如果可能,還可以到幼兒園里參觀。一個多月下來,孩子可能已將這個地方看成是自家的“自留地”了?! “残模簽楸苊夂⒆拥牟话踩校尯⒆痈械健鞍职謰寢寪畚?,老師也喜歡我?!边€要在家里假裝幼兒園場景,讓寶寶學會大聲清楚地用語言表達愿望。
主要內(nèi)容:口渴時舉手;身體不舒服或摔傷時會說出具體位置(肚臍、胳膊肘、膝蓋……);出現(xiàn)便意及時說。
“過來人”的忠告
好好媽媽:不要做太多主觀判斷,擔心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即使孩子受了委屈,也要給予積極正面的情緒梳理。
大雨媽媽:很多時候是媽媽把緊張的情緒傳給孩子的。比如告訴寶寶:“到幼兒園不能哭啊,要多吃啊……”其實反而是在提醒他,“在幼兒園會哭、吃不飽……”所以,這些看似有用的“提醒”還是少說為妙。冬冬媽媽:一開始接送的時候,可以讓奶奶或姥姥接送,這樣在幼兒園和孩子分別的時候可能孩子不會鬧得太厲害。
得得媽媽: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孩子會反反復復感冒,你得不斷請假上醫(yī)院……晨晨媽媽:最好早晨在家里把大便“解決”掉。
果果媽媽:給孩子備件小馬夾,課外活動時需要,既護著前胸后背,同時方便活動。
皮皮媽媽:幼兒園晚飯吃得早,寶寶回家后一定別讓他再大吃大喝,因為剛?cè)雸@寶寶情緒激動,本來就容易上火,再吃多了就很容易積食生病。
接送小技巧
別承諾“早點接”:聰明媽媽告訴寶寶幾點接(要兌現(xiàn)或盡量提前)、愚蠢媽媽告訴寶寶早點接。提前告訴老師孩子的小名:孩子聽到老師叫小名會馬上放松。接完孩子盡量“走回家”:許多家長有私家車,殊不知寶寶想念了一天,有很多話要傾吐,可媽媽要開車——
—不能說;到家后媽媽要做飯———沒時間;晚上媽媽要看電視———顧不上。如果回家的路上,能及時與寶寶溝通,可補償寶寶一天的親子空虛感,有利于哭鬧期縮短。
要“保持平靜”:千萬不要接孩子時表現(xiàn)出激動情緒,甚至滿眼淚水。也不要寶寶到家后,全家人一哄而上,問這問那。健康時報
相鄰博客
- 留神小兒肝炎的早期警報 [2008-07-29 14:32:00]
- 哪些常用藥物最易傷肝 [2008-07-29 14:34:00]
- 定期吃頓無鹽餐對身體好 [2008-07-29 14:38:00]
- 孩子長個太快,未必是個好兆頭 [2008-07-29 14: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