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讓我們看看,父母作為孩子的應答者是如何發(fā)生作用的。先來看一段母親和孩子的對話:
童童:為什么你每個月都可以給奶奶200塊錢,卻不肯給我買那件我已經想了6個月的皮夾克?
母親可能給出的三種回答:
1.“我給奶奶多少錢完全不關你的事?!?/font>
2.“奶奶需要這筆錢來支付醫(yī)療費,而那件皮夾克并不是你必需的?!?/font>
3.“雖然我很想既能拿錢照顧奶奶、又能為你買夾克,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來同時滿足這兩個心愿,所以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我覺得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幫助需要幫助的家庭成員?!?/font>
顯然,第一種回答可能讓孩子更加不滿并產生憤恨;第二種回答可以讓孩子明白“想要”與“需要”的區(qū)別;第三種回答就可以讓孩子了解家庭責任的意義。父母的回答不同,孩子獲得的經驗和感受也不同,他們人生受到的影響也不同。這組對話中的父母就是作為“應答者”在對孩子產生教育的作用。但是,“應答”并非僅僅是回答,它還有更廣泛的含義———對孩子行為的態(tài)度、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給孩子的解釋等,父母對孩子行為做出的反應,都是“應答”。
事物之間的關系永遠是相互的,人們會通過外在環(huán)境的反應來確立或者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初期———最重要的應答者。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對孩子行為的評價和反應等,都對孩子起著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美國的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來自監(jiān)獄里的一名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我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弟弟卻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庇谑俏异`機一動,趕緊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屄犃宋业脑挿浅8吲d,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xiàn)在,我被送進了監(jiān)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相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舉行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3人一人負責修剪一塊。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庇谑俏覀?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而她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里,如果你想要什么好東西,就必須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的三個“通道”(1) [2008-08-22 10:40:00]
- 家庭教育的三個“通道”(2) [2008-08-22 10:42:00]
- 家庭教育的三個“通道”(4) [2008-08-22 10:44:00]
- 可以打孩子的四種特殊情況 [2008-08-22 10:4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