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寶貝吃得好,長得壯,可是,偏偏有許多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吃飯,因此,不少家長總是憂心重重,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經(jīng)??亢弪_來勸孩子進食,有時還請教兒科醫(yī)生,孩子厭食究竟怎么辦? 厭食是獨生子女常見的現(xiàn)象。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吃飯(包括副食品)提供人生長發(fā)育和維持日常生理和活動的能量,不吃飯或吃得很少,豈不是直接影響到生長和健康。 孩子厭食的原因很多,有病的孩子厭食,也有健康的孩子厭食。當然有病的孩子厭食,經(jīng)過治療病愈后,就能恢復進食。但是健康的孩子厭食,恐怕大部分與家長的遷就有關,這是因為孩子厭食的原因主要是不餓。
人餓了,總是要吃的,而且吃什么東西都香。問題就出在不按規(guī)定給孩子吃飯,或在飯前給零食吃,如巧克力、糖果、餅干、花生等,這樣,到吃飯的時候,就不思飲食了,久而久之,孩子當然會厭食。還有不少獨生子女,甜食吃得過多,而且有的食品含有較高的油脂,因而影響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腸胃負擔;這樣就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導致食欲減退,甚至會積食。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有時孩子在吃飯時,由于種種原因少食或減食,這本來是很自然的,可是偏有些家長總擔心孩子餓著,過一會就給孩子吃點心、牛奶、麥乳精等;也有的孩子由于上頓沒有吃好,不到吃下頓飯的時候卻餓了,家長就用糕點、零食給孩子充饑,由于餓,就貪吃,貪吃又常吃得過多,結(jié)果,到了正頓吃飯時又不想吃了。這樣惡性循環(huán),孩子會長期處于半饑半飽的狀態(tài)。這不僅影響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運行,更嚴重的是不能保證兒童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素。
此外,良好的進餐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應該讓孩子感到,吃飯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是一種享受,因為良好的情緒是可以刺激食欲的。孩子年幼好動,有的孩子由于長輩和老人們嬌慣,吃飯時總不安靜,有時跟著喂都不好好吃飯,甚至惹父母發(fā)火,用打、罵等辦法強迫孩子吃飯;也有家長用哄騙、講故事、或用物質(zhì)刺激來哄孩子吃。這些辦法未必能得到預期效果,因為,當孩子一旦發(fā)現(xiàn)不吃飯有如此遷就,就會把不吃飯當成討價還價的條件,就可能更會表現(xiàn)厭食了。孩子不肯吃飯或厭食,會影響健康,的確是父母擔心的大事,但是,做父母的要掌握勸食的藝術,并且要控制自己,不能表露出來,更不能緊張和生氣。
正確的原則是,孩子如不餓,就可以讓他不吃,不給吃零食或大量飲料,只要兩餐中間不給任何食物,下頓吃飯前必定餓(在健康的狀態(tài)下),餓了,必然要吃,這是屢試屢驗的。如果他拒絕某種食物,先可以暫時不給他吃,通過經(jīng)常換花樣,可以增加食欲,如面條、餛飩、餃子、包子等等,是孩子們最喜歡形式。
幼教網(wǎng)
相鄰博客
- 驚!清洗小PP也有性別差異 [2008-08-25 13:44:00]
- 預防小兒流行性腮腺炎 [2008-08-26 10:36:00]
- 預防小兒手足口病 [2008-08-26 10:37:00]
- 食品的對癥吃法1 [2008-08-26 10: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