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對你孩子說話的方式會影響他/她學習思維和說話的方式嗎?的確如此,孩子們學說話是通過模仿他們所聽到的話。而孩子們學習思維則是通過模仿聽到其他人表達的思想。對幼兒的父母而言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們應該如何對我們的孩子說話?首先我們可以盡量用完整或完成的句子向孩子說話。例如說,“把它撿起來”,為什么不說,“約翰,把這本書撿起來”。過去“餓嗎?”可以變成新句子“凱仁,你餓嗎?”還有“完了?”最好說成“卡爾,你吃完了嗎?”你的孩子聽到更多的單詞,他/她將會重復它們并學著正確地使用它們。
可是人們總習慣于使用單詞或短語來替代句子向孩子說話,孩子也就模仿其父母重復著同樣的語言,這對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激活受到限制。他們老是認為對孩子說長句子或完整的句子,孩子聽不懂。實際上,這是過去的偏見。最新科學證明,孩子的聽覺能力很強,他/她聽明白了,只是語言尚無法表明,一旦他/她會說話時,就能說完整的話甚至長句子。家長若越早有意識地這樣訓練自己的孩子,對孩子智力的發(fā)展越有益。
當你和你的孩子一起分享你的詞匯時,重復和持續(xù)是很重要的。他/她練習使用的詞越多,他/她學著閱讀將會越容易。若你向你的孩子說很多詞語,你可以看到他/她會使用大量的單詞。你是你孩子的第一位且最重要的老師。你的孩子將會首先選擇模仿你的思維和說話方式。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你的啟蒙而定,正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
說話是思考出來。我們把單詞組織在一起的方式實際上是如何把我們的思想放進一個窗戶。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是否強,與他/她開始接受的語言熏陶息息相關(guān)。如果我們想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后做個精明強干和思維清晰的思想家,我們開始就要對他們思考敏銳和留心說話。年輕父母應更改老一代留下的陳規(guī)陋習,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就要從口中的話開始,對自己的孩子說話不能再圖簡單省事。
我們都知道鍛煉可以使我們身體健康和身材適宜。向我們的孩子說話實際上是鍛煉孩子頭腦的一種方式,使大腦保持機敏和創(chuàng)造力。你的孩子的第一步非常重要,他/她聽到的第一句不該是完整的嗎?這就是為什么要把一句話說完整。 來源: 網(wǎng)絡
相鄰博客
- 鼓勵孩子從小瞎編故事 [2008-10-18 09:54:00]
- 別把幼兒園的晚點心當晚餐 [2008-10-18 09:55:00]
- 天才就在你手里 [2008-10-18 09:57:00]
- 千萬不要培養(yǎng)家庭“闊幼” [2008-10-18 09:5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