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已染紅葉久。
斜云入暮千萬里,
長庚隱現(xiàn)碧空秋。
這是我女兒在剛上高一時寫的一首小詩,在她幼年時我們從來沒有“要求”她背誦過什么唐詩、宋詞!這樣的“成果”完全是她從初中二年級才開始自發(fā)地熱愛上中國古代詩歌的結(jié)果。
和上班工作不同,養(yǎng)育子女的困難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衡量成功。事情結(jié)束之前,你完全不知道究竟會怎樣。這種毫無把握的感受讓父母們不知所措,只好堅信——我只要做點什么,一切就都會好一些。應當盡快地把孩子送入形形色色的“名聲顯赫”的培訓班、輔導班,讓他去學點什么……把他們交給合適的老師一切就OK了!這樣確實會讓我們感覺好受多了,總比什么也不做要強。
下面是我去年接到的一位媽媽的E-mail。
“老師您好:
“我從《當代家庭教育報》上看到了您的關(guān)于探討兒童心理的專欄,我對教育孩子很用心,但還是有很多困惑?,F(xiàn)在想請教您一些問題:我的兒子4周9個月,上幼兒園中班(未開設英語),他不愛表現(xiàn)。我是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平時在家教他說一點英語,他能說些單詞,發(fā)音挺準確的。他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英語口令,如起立、坐下、早上好、洗臉等,但是他自己沒有用英語表達的欲望。我讓他跟我重復,或是看英語光盤,讓他跟著學說,他也不感興趣。我讓他天天到幼兒園和老師說:Good morning!可他總是說漢語。我覺得越早學習英語越好,我也是想讓他從聽開始,再過渡到說。我作為老師感覺到教別人的孩子行,教自己的孩子不行。雖然我采取了鼓勵的方法、和別人比比的激將法,但他還是不聽。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給我指點迷津。非常感謝!”
當時我就給她回了E-mail。我非常誠懇且負責地表達了我個人的看法——這個(即將進入小學學習的)年齡階段,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是極其關(guān)鍵的時段。從發(fā)展心理學來看,這時孩子的當務之急是學會與同齡小伙伴的交往,發(fā)展他與同齡人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而不是學好英語!這是最為重要的——因為他很快就要進入小學學習了。而當進入學校這個對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之后,對他來說最關(guān)鍵的是盡快發(fā)展、處理好與同學的交往能力。否則他的課業(yè)學習無從談起!以這位媽媽的英語教師的身份,我從不認為她的孩子會在一年級英語學習上遇到什么大問題。相反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是他一入學就必須直接面對的挑戰(zhàn),而且這個能力的發(fā)展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幸福!然而,這位媽媽就此再也沒有了下文!
我非常理解這位媽媽。她認定了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接收到的資訊——關(guān)于兒童智力成長的證據(jù)確鑿的科研報告,但是大眾媒體往往只摘取最通俗易懂的、最能吸引公眾注意力的章節(jié)。“迷信”科學的父母們逐漸相信給襁褓中的嬰兒聽英語磁帶一定能對孩子的發(fā)育起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孩子最終會因此而領(lǐng)先、而成功!現(xiàn)在不少的父母們走向了極端,他們覺得不給孩子報名學外語、不往嬰兒手里塞些“促進智力開發(fā)”的玩具簡直就是父母的失職與犯罪!
家長感到了肩上的重擔:我們當然有義務讓自己的孩子掌握能夠取得成功的十八般兵器。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正是因為深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才要好好地“教”他!我們感到孩子的最終成功完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生活的目的就是做個勝利者,既然自己已經(jīng)來不及成功了,那么我的孩子就一定要贏!
我女兒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直至最后考入北大,我們從來沒有在校方的要求之外,給她報任何的課外輔導班,也從未請過家教。她所參加的所有課外班都是憑她的興趣——繪畫、樂理、舞蹈、圍棋、武術(shù)、游泳……即便我自己非常喜好的古詩詞,我也從未強求她去背誦學習,只是給她買了一本帶有彩色插圖的古詩選。當她進入初中后,與她要好的三個女孩的古詩詞的學養(yǎng)十分了得,令她自愧弗如!她便發(fā)奮“惡補”《唐詩三百首》、《宋詞選》……開頭的那首小詩,就是她“惡補”的結(jié)果!進入高中后,在北大附中的全校古詩知識比賽中,她名列第二,而她三個好友全都進入全校的前五名!由此,最起碼我們能看出孩子們彼此互動關(guān)系的影響力有多大,以及沒有進行所謂的“早期智力開發(fā)”的孩子依然可以做得很出色!
請廣大父母朋友們千萬不要只顧幼時給孩子門灌輸知識,而忽視了孩子心靈的成長!請相信——拔苗助長絕不可能結(jié)碩果! 來源: 網(wǎng)絡
相鄰博客
-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如何溝通 [2008-10-12 10:49:00]
- 新時代觀:玩童才是健康兒童 [2008-10-12 10:51:00]
- 女兒給我做生日大餐 [2008-10-12 10:54:00]
- 頻繁考試讓孩子智商下降 [2009-01-02 19:3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