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和什么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你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談條件,達成妥協(xié)。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話會帶來解決問題并讓孩子快樂的魔力,而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里抹去的呢?
最好的五句話
“你自己來做決定吧?!?/b>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么說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伙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里安靜地玩,還是到外面去?”五分鐘后,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焙芎唵蔚膬删湓?,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關(guān)系,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jié)果。
“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b>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你其實是想說什么?”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家伙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么?”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兒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里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就好像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
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時間不能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b>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蹦阋尯⒆恿私?,“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北热?,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并不意味著樓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最不好的五句話
“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哭泣,那是因為他只有六歲;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是無法在汽車座椅里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雖然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表現(xiàn)得更成熟聽話一些,但事情是:孩子們總要經(jīng)歷那些固執(zhí),淘氣,自我中心,多動等行為的年歲,這是他們成長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因為孩子們這些“不乖”的行為總是令他們惱火??墒牵斈銓⒆诱f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你所表達的只是空洞的責備,而忽略了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當你對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聽話”時,你所關(guān)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們建議你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你忍不住要責備他的時候,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你看上去非常生氣?!被蛘摺拔抑滥悴桓吲d,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fā)生的?!?br /> “別跑,會摔跤的?!?/b>
你當然是好心,作為母親,你總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還是想說,諸如此類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讓孩子遭遇挫折,你知道嗎,你這樣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你肯定他一定會摔跤的。對于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信息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系好?!边@樣你強調(diào)的是鞋帶,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當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xiàn)實(小心,果汁會灑出來的!你會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對你的建議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你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我只是逗你玩兒?!?
你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沒什么大不了的,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的幽默感??墒悄阆脒^沒有,當你對孩子說:“如果你再不認真聽媽媽說的話,下回我就用膠水把你的耳朵粘起來?!蹦阆脒^嗎,孩子可能真的相信你會這么做。作為父母,你的責任是愛并且?guī)椭愕暮⒆?,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來讓自己表現(xiàn)得那么幽默和有趣。所以,有些話你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br />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麗麗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比較只能得到一個結(jié)果:讓你的孩子感覺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孩子們之間的仇視和斗爭。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樣總能得到紅花,或者像小表姐那樣有禮貌,用這種比較的辦法絕不可能奏效,唯一的作用只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記住,你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所以,比較明智的辦法是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后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我剛才是怎么跟你說的?”
這樣的問題,你當然知道答案。所以,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如果你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你的要求而指責他,倒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你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來源:INTERNET
相鄰博客
- 6個招數(shù)讓孩子快樂吃蔬菜(附圖1) [2008-11-07 13:40:00]
- 六個招數(shù)讓孩子快樂吃蔬菜(2) [2008-11-07 13:41:00]
-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有10忌! [2009-01-02 19:39:00]
- 三個月的寶寶讀書很有趣 [2009-01-02 19: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