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與嚴厲家教有關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1300多萬名口吃患者,患病率高達1%。其中幼兒口吃的發(fā)病率更高,達到10%左右。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五官科醫(yī)院口吃中心博士魏春生認為,患口吃的孩子越來越多,與一些家庭嚴厲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有關。如父母過于嚴厲地訓斥、恐嚇孩子,甚至在教育孩子時拳腳相加,或對孩子在語言方面的要求過高,使孩子擔心說不好而精神過度緊張,不自然地產生舌頭打結的癥狀,這都會使孩子出現神經質、過敏、害羞和口吃等情況。還有的孩子在剛開始學說話時,詞匯貧乏或說得過急過快,以至語言和思維脫節(jié),往往需要重復剛說過的字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時間一長便形成口吃。
據魏博士介紹,導致孩子口吃的原因還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幼兒曾患重病,大腦神經系統受損,破壞了聽力和大腦語言運動中樞;有的是由于聲帶出現問題;而更多的口吃患者則是由模仿引起的,兒童往往好奇心強,喜歡學患口吃的人說話,久而久之,自己說話也結結巴巴。此外,雙親或其中一人患有口吃,孩子患口吃的幾率會比較高。
患口吃也算“亞健康”
據了解,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對人的身心健康提出8大標準: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其中“說得快”是指表達正確、說話流利、沒有口吃。那就是說,不管你擁有多么強健的體魄,只要你患了口吃,也只能算是“亞健康”了。
矯正口吃需付出愛心耐心
魏博士表示,孩子一旦患上口吃,家長千萬不要慌亂。首先應當找出造成孩子口吃的原因,幫助孩子一起矯正口吃的毛病。如一個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父親當著很多人讓孩子說出成績不好的原因,孩子吞吞吐吐了半天,怎么也說不出來。從此,只要跟父親說話,這個孩子就會結結巴巴。類似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以和藹可親的引導方式,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如果家長總是譏笑、訓斥、羞辱孩子,只會加重其口吃癥狀。所以,只要父母付出愛心和耐心,并運用恰當的方法,就能夠幫助口吃的孩子學會流利地說話。如果孩子的口吃情況非常嚴重,無法在短期內獲得改善時,家長則應帶孩子找專家進行專業(yè)治療。
提醒:孩子口吃有先兆
專家建議,如果孩子在說話時出現以下情況,應盡快帶其找專業(yè)醫(yī)生診斷:
1、努力說出詞匯,音調升高,氣流中斷或舌突出;
2、不能表達時表現沮喪,出現如眨眼、點頭或面部歪扭等繼發(fā)癥狀;
3、害怕與人交談或逃避特定的單詞或聲音;
4、多次重復部分詞語。http://www.hlbrinfo.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18720
相鄰博客
- 讓寶寶從小學會自我保護 [2008-10-28 13:46:00]
- 你喝的水是補藥還是毒藥 [2008-11-18 13:26:00]
- 老年人冬季晨練小常識! [2008-11-18 13:31:00]
- 冬季女性進補“兩大忌” [2008-11-18 13: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