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同情況的咳嗽,吃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要會吃、巧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河南省中醫(yī)院傳統(tǒng)醫(yī)學(xué)診療中心武月萍博士向您介紹幾種吃梨的方法,以緩解或消除不同類型的咳嗽。
帶皮煮梨 煮梨時要將梨皮和梨核一起浸煮。梨核味屬酸,梨肉味屬甘,酸甘化陰利于養(yǎng)陰潤燥;梨皮在煮熟后味苦性寒,可起到清肺熱、通大便的作用。即所謂“酸甘化陰,苦能清熱”。把整個梨切開后,全部都煮進(jìn)去有滋陰潤肺清肺之功效。
對于不同類型的咳嗽,煮梨再配合蔥根、生姜、陳皮、烏梅,療效也不盡相同:
蔥姜同煮 目前處于霜降時節(jié),涼燥當(dāng)令,燥邪與寒邪往往相兼為患,侵襲人體,表現(xiàn)為干咳、流清涕。有此類癥狀的患者在煮梨的同時可加入兩三片生姜,五六段蔥根,煮5~6分鐘,吃梨喝湯,每天1~2次。蔥根與生姜性溫味辛,有辛溫解表的作用,可去寒邪,與梨同煮,可協(xié)同起到祛除涼燥的作用。
陳皮同煮 燥則津虧也生痰,表現(xiàn)為咳嗽少痰,色黃或白,對這種情況,在煮梨時可加入一些陳皮,或放入部分糠心白蘿卜,與梨同煮,吃梨喝湯,能夠起到潤燥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烏梅同煮 對于干咳日久或程度較重者,可加入烏梅、甘草各10克,與梨同煮,吃梨喝湯。烏梅味酸,甘草味甘,與梨同煮,養(yǎng)陰潤肺止咳作用增強,烏梅還有斂肺止咳功效,此湯味道甘甜爽口,很適宜兒童食用。秋季當(dāng)茶飲用,也養(yǎng)陰潤燥,防治口、鼻、咽部及皮膚干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幾種食療方法對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久用。來源:39健康網(wǎng)
相鄰博客
- 秋燥易口臭 這些食物可消除口氣 [2008-11-07 10:33:00]
- 5句話 對孩子傷害最大 [2008-11-07 10:34:00]
- 小兒日常飲食的11個提醒 [2008-11-07 10:36:00]
- 家長應(yīng)正視青少年性教育 不會越教越鼓勵 [2008-11-23 10:1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