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愿當個好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喜愛,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在發(fā)展的。那么我們對待孩子是和藹、微笑、欣賞的,去傾聽他的聲音,要抽出時間和孩子玩,溝通情感。在玩中我們不過多干涉孩子,要欣賞他的獨立性。當然孩子有不足,對待不足不要生氣。因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點和相信缺點是暫時的,是可以改正的??偸菍λ嘈殴膭钏蜁阶鲈胶谩?/font>
引導孩子感知別人的愛。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孩子會誤以為周圍人對他的愛和奉獻是應該的。只有通過正確的引導,孩子才能體會到責任、義務和奉獻,明白自己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就會理解,同情,關懷他人,養(yǎng)成愿意幫助他人的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給別人帶來快樂。孩子能夠感知別人的愛,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會用那顆幼小而善良的心去關愛別人,從而使孩子有種責任感、義務感,懂得尊重關愛別人。來源:搜狐教育
相鄰博客
- 表現(xiàn)與預期有差距如何處理 [2008-08-19 13:56:00]
- 生日平常卻被家長復雜化 [2008-08-19 13:58:00]
- 讓孩子適應未來社會的教育方式 [2009-01-06 18:14:00]
- 教養(yǎng)孩子,不妨在他身上種一朵健康的花 [2009-01-06 18: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