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的自我透視
類型:經(jīng)驗分享 作者:媒體
新的千年,新的世紀,世界的面貌將有巨大的改變,心理咨詢將溶入所有的領(lǐng)域。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人格塑造——恰如古代日本的茶道不是僅僅為了沏茶.面是為了培養(yǎng)女性寧靜溫柔的性格。如果說廚師為人們提供了餐桌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味佳肴,那么心理咨詢師則為人們提供了精神上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味佳肴。而后者又是現(xiàn)代人最渴望獲得的。
但是,精神的美味佳肴必須源于對人性的深入領(lǐng)悟。因此說,心理咨詢是一門高深而神圣的職業(yè),它必須要求咨詢師首先學(xué)會對自己的領(lǐng)悟,即自我透視,才能面對并解決我們咨詢對象的問題。
1、自我感受
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有他的動機和目的,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內(nèi)涵豐富又關(guān)鍵的問題,因為它影響著辦事效率與成敗。做心理咨詢這份事業(yè),弄清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份職業(yè),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因為最佳的動機是一種內(nèi)部推動力,它會激起并保持你良好的感受,這是做心理咨詢的先決條件。
我們每一個做或準備做心理咨詢的人員,都能回答自己為什么做心理咨詢。是因為喜歡這份職業(yè),或是非常熱愛它;或是為了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能自我調(diào)節(jié);也或是為了獲得一份兼職,或為重新找工作做準備等等。要強調(diào)的是,良好的自我感受是源于最佳的動機。(你的動機或感受是什么呢?)
我是因為非常喜歡心理咨詢。我視它為神圣的事業(yè)。在學(xué)習(xí)心理學(xué)和從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許多人生美好的感受。有著許多心靈的感悟。在從醫(yī)這個職業(yè)中,我體會到治病的同時重視病人心理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際交往中,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精神的傷害遠比身體的傷害痛苦千萬倍;我清楚自己之所以選擇心理咨詢的動機,是我深感這是一份美化人類心靈的職業(yè)。
一位心理專家談到:“心理醫(yī)生不是脫離社會生活、精神超然物外的人,更不是超健康的特殊群體,但是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yè)的確賜予我們很多好處,其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讓我們學(xué)會了更準確地剖析和接受自己,同時,也比較容易理解和善待他人,從而在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里,獲得更大的自由?!蔽蚁?,這最能說明我們的共同感受。
2、自我分析
第一,有沒有能力做心理咨詢。了解心理咨詢師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對自己進行確認。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質(zhì)、專業(yè)素質(zhì)、文化素。應(yīng)該強調(diào)的是,比理論和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咨詢師的人格魅力,他必須是心理健康、有親和力、誠信度等,因為心理工作是一項助人成長的事業(yè),要求咨詢師既要熱情、誠懇、耐心、有適度的感情投入,還要理智,旗密,掌握分寸、擁有職業(yè)化的清醒。
第二、有沒有信心做心理咨詢。認知信心的重要、認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為信心問題直接影響人的情緒,也影響做心理咨詢的成效。那么,信心堅定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有必要檢驗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觀的,還比較好克服,主觀的,又來自哪方面?是知識不夠、經(jīng)驗不足、還是莫名的擔憂?等等。
3、自我診斷
心理咨詢師除了評估你的氣質(zhì)、性格以外,還應(yīng)透視你的“第二自我”,即診斷自己是哪一類型。因為人的“第二自我”是一種心靈的感覺,它好比幽靈似的觀察家,注視、審視著你的情緒變化。而擁有較強的第二自我的人,才比較容易進行自我分析與自我認識,并由己及人,獲得對人性和社會的透徹了解。人的“第二自我”對自己的情緒觀察和處理方式大致分為三類:
(1)自我覺知型:自己的情緒一旦出現(xiàn)便能覺察,因而其情緒生活精致復(fù)雜,對自己情緒的清晰認識甚至構(gòu)成了其人格特質(zhì)。他們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心理健康,自制自主。一旦情緒低落,決不輾轉(zhuǎn)反側(cè),纏綿其中,面是努力跳出重圍,吹散烏云。此類型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心腦健全。
(2)沉溺型:情緒多變反復(fù)無常,而又不自知,陷溺其中不知所以然;放任自己沉溺于惡劣的情緒中,無力也無能擺脫,常常處于情緒失控狀態(tài)中,自感被困擾。
(3)認可型:這一類型還可以劃分為兩種,一是樂天知命型,總是高高興興,自然不愿也沒有必要改變;二是悲觀絕望型,雖然清晰地認識到自我的情緒,但采取不抵抗主義,無論自己多么煩惱悲傷,就是無所作為。不難看出,自我覺知型才是心理咨詢所應(yīng)塑造的。
4、自我療養(yǎng)
對每一個人來說,最好的成長是通過自我療養(yǎng)。自我療養(yǎng)意味著不斷地自我分析。
(1)牢記自我分析的重要性。成功激勵學(xué)大師陳安之說過:“我天天研究成功者,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這樣一種特質(zhì)——不斷地分析自己做對的事情,以及做錯的事情,并且不斷地改善?!币虼艘鲎晕矣X知型的人,必須要學(xué)會并善于分析自己。
(2)擬定計劃。首先有心理的計劃造成心理定勢:“給自己一段寧靜的時間”,每天半小,每周2——3次給予自己思考、反省、屬于自己不受干擾的時間。有時侯會因此得到特別的靈感,幫助你(我)做出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靜靜地思考.你目前所走的方向是不是你要的,你是不是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是不是正在做你喜歡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是不是很滿足、很滿意、你在哪一個方面還可以改善……
其次,擬定書面計劃:也即心理咨詢的備忘筆記。美國的富蘭克林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在自傳中詳細地介紹了他是如何通過省察來達到自我管理和成功的。他為自己擬定的美德反省表是:
(一)要遵循的美德:節(jié)制、緘默、果斷、節(jié)儉、勤奮、誠實、公正、大度、整潔、沉著、 廉潔、謙虛、嚴謹;
(二)要遵循的時間:每晚臨睡前反省,是否做到了這13項美德,如果沒有做到,便在有關(guān)的部分下劃上一顆黑星星,以此來提醒自己(我認為這就是自我療養(yǎng)表)。富蘭克林每次檢查 分析自己時,總要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和缺點比他當初想象的要多得多。這樣,通過每天不斷地自我剖析、省察,他逐步克服了自己的弱點,終于從一個印刷廠學(xué)徒成為一位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科學(xué)家。因此,我們需要常常做自我分析。
我作為心理咨詢師對自我分析的 心理搏悟有:如果你不給自己做分析,你給別人做分析將不知從何做起;如果你不常對自己做潛意識的深入分析,你對人性的理解和對別人的分析將不是完善的,至少不易產(chǎn)生共情。感悟二:心理咨詢師與他人最不同之處在于他常常做自我分析。對比來訪者,也許咨詢師并不如來訪者知深博學(xué),但咨詢師卻擁有善于解剖自己,洞悉別人的能力。
自我分析、省察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心理活動方式而定,不必強求一致,如采用“座右銘”、書寫日記等方式。
戈爾曼的評述給我們做心理咨詢師的一份欣慰和鼓勵,他說:“天生就擅長傾聽自我心靈之聲(情感語言)的人.自然也長于清晰明確地把它們表達出來,就像作家、作曲家和心理醫(yī)生這類人。這種內(nèi)在傾聽天賦使他們能更加流暢地用語言把無意識智慧大聲說出來.闡釋我們的夢幻和想象,剖析我們深深隱藏其中的情感意義。”
從事心理咨詢的朋友,讓我們珍惜這份天賦,開發(fā)我們的能力,在不斷自我透視中成長自己,也助人成長。
類型:經(jīng)驗分享 作者:媒體
新的千年,新的世紀,世界的面貌將有巨大的改變,心理咨詢將溶入所有的領(lǐng)域。心理咨詢的目的在于人格塑造——恰如古代日本的茶道不是僅僅為了沏茶.面是為了培養(yǎng)女性寧靜溫柔的性格。如果說廚師為人們提供了餐桌上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味佳肴,那么心理咨詢師則為人們提供了精神上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味佳肴。而后者又是現(xiàn)代人最渴望獲得的。
但是,精神的美味佳肴必須源于對人性的深入領(lǐng)悟。因此說,心理咨詢是一門高深而神圣的職業(yè),它必須要求咨詢師首先學(xué)會對自己的領(lǐng)悟,即自我透視,才能面對并解決我們咨詢對象的問題。
1、自我感受
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有他的動機和目的,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內(nèi)涵豐富又關(guān)鍵的問題,因為它影響著辦事效率與成敗。做心理咨詢這份事業(yè),弄清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份職業(yè),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因為最佳的動機是一種內(nèi)部推動力,它會激起并保持你良好的感受,這是做心理咨詢的先決條件。
我們每一個做或準備做心理咨詢的人員,都能回答自己為什么做心理咨詢。是因為喜歡這份職業(yè),或是非常熱愛它;或是為了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能自我調(diào)節(jié);也或是為了獲得一份兼職,或為重新找工作做準備等等。要強調(diào)的是,良好的自我感受是源于最佳的動機。(你的動機或感受是什么呢?)
我是因為非常喜歡心理咨詢。我視它為神圣的事業(yè)。在學(xué)習(xí)心理學(xué)和從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許多人生美好的感受。有著許多心靈的感悟。在從醫(yī)這個職業(yè)中,我體會到治病的同時重視病人心理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際交往中,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精神的傷害遠比身體的傷害痛苦千萬倍;我清楚自己之所以選擇心理咨詢的動機,是我深感這是一份美化人類心靈的職業(yè)。
一位心理專家談到:“心理醫(yī)生不是脫離社會生活、精神超然物外的人,更不是超健康的特殊群體,但是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yè)的確賜予我們很多好處,其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讓我們學(xué)會了更準確地剖析和接受自己,同時,也比較容易理解和善待他人,從而在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里,獲得更大的自由?!蔽蚁?,這最能說明我們的共同感受。
2、自我分析
第一,有沒有能力做心理咨詢。了解心理咨詢師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對自己進行確認。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質(zhì)、專業(yè)素質(zhì)、文化素。應(yīng)該強調(diào)的是,比理論和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咨詢師的人格魅力,他必須是心理健康、有親和力、誠信度等,因為心理工作是一項助人成長的事業(yè),要求咨詢師既要熱情、誠懇、耐心、有適度的感情投入,還要理智,旗密,掌握分寸、擁有職業(yè)化的清醒。
第二、有沒有信心做心理咨詢。認知信心的重要、認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為信心問題直接影響人的情緒,也影響做心理咨詢的成效。那么,信心堅定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我們有必要檢驗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觀的,還比較好克服,主觀的,又來自哪方面?是知識不夠、經(jīng)驗不足、還是莫名的擔憂?等等。
3、自我診斷
心理咨詢師除了評估你的氣質(zhì)、性格以外,還應(yīng)透視你的“第二自我”,即診斷自己是哪一類型。因為人的“第二自我”是一種心靈的感覺,它好比幽靈似的觀察家,注視、審視著你的情緒變化。而擁有較強的第二自我的人,才比較容易進行自我分析與自我認識,并由己及人,獲得對人性和社會的透徹了解。人的“第二自我”對自己的情緒觀察和處理方式大致分為三類:
(1)自我覺知型:自己的情緒一旦出現(xiàn)便能覺察,因而其情緒生活精致復(fù)雜,對自己情緒的清晰認識甚至構(gòu)成了其人格特質(zhì)。他們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心理健康,自制自主。一旦情緒低落,決不輾轉(zhuǎn)反側(cè),纏綿其中,面是努力跳出重圍,吹散烏云。此類型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心腦健全。
(2)沉溺型:情緒多變反復(fù)無常,而又不自知,陷溺其中不知所以然;放任自己沉溺于惡劣的情緒中,無力也無能擺脫,常常處于情緒失控狀態(tài)中,自感被困擾。
(3)認可型:這一類型還可以劃分為兩種,一是樂天知命型,總是高高興興,自然不愿也沒有必要改變;二是悲觀絕望型,雖然清晰地認識到自我的情緒,但采取不抵抗主義,無論自己多么煩惱悲傷,就是無所作為。不難看出,自我覺知型才是心理咨詢所應(yīng)塑造的。
4、自我療養(yǎng)
對每一個人來說,最好的成長是通過自我療養(yǎng)。自我療養(yǎng)意味著不斷地自我分析。
(1)牢記自我分析的重要性。成功激勵學(xué)大師陳安之說過:“我天天研究成功者,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這樣一種特質(zhì)——不斷地分析自己做對的事情,以及做錯的事情,并且不斷地改善?!币虼艘鲎晕矣X知型的人,必須要學(xué)會并善于分析自己。
(2)擬定計劃。首先有心理的計劃造成心理定勢:“給自己一段寧靜的時間”,每天半小,每周2——3次給予自己思考、反省、屬于自己不受干擾的時間。有時侯會因此得到特別的靈感,幫助你(我)做出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靜靜地思考.你目前所走的方向是不是你要的,你是不是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是不是正在做你喜歡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是不是很滿足、很滿意、你在哪一個方面還可以改善……
其次,擬定書面計劃:也即心理咨詢的備忘筆記。美國的富蘭克林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他在自傳中詳細地介紹了他是如何通過省察來達到自我管理和成功的。他為自己擬定的美德反省表是:
(一)要遵循的美德:節(jié)制、緘默、果斷、節(jié)儉、勤奮、誠實、公正、大度、整潔、沉著、 廉潔、謙虛、嚴謹;
(二)要遵循的時間:每晚臨睡前反省,是否做到了這13項美德,如果沒有做到,便在有關(guān)的部分下劃上一顆黑星星,以此來提醒自己(我認為這就是自我療養(yǎng)表)。富蘭克林每次檢查 分析自己時,總要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和缺點比他當初想象的要多得多。這樣,通過每天不斷地自我剖析、省察,他逐步克服了自己的弱點,終于從一個印刷廠學(xué)徒成為一位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科學(xué)家。因此,我們需要常常做自我分析。
我作為心理咨詢師對自我分析的 心理搏悟有:如果你不給自己做分析,你給別人做分析將不知從何做起;如果你不常對自己做潛意識的深入分析,你對人性的理解和對別人的分析將不是完善的,至少不易產(chǎn)生共情。感悟二:心理咨詢師與他人最不同之處在于他常常做自我分析。對比來訪者,也許咨詢師并不如來訪者知深博學(xué),但咨詢師卻擁有善于解剖自己,洞悉別人的能力。
自我分析、省察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心理活動方式而定,不必強求一致,如采用“座右銘”、書寫日記等方式。
戈爾曼的評述給我們做心理咨詢師的一份欣慰和鼓勵,他說:“天生就擅長傾聽自我心靈之聲(情感語言)的人.自然也長于清晰明確地把它們表達出來,就像作家、作曲家和心理醫(yī)生這類人。這種內(nèi)在傾聽天賦使他們能更加流暢地用語言把無意識智慧大聲說出來.闡釋我們的夢幻和想象,剖析我們深深隱藏其中的情感意義。”
從事心理咨詢的朋友,讓我們珍惜這份天賦,開發(fā)我們的能力,在不斷自我透視中成長自己,也助人成長。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逆反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2008-08-06 18:37:00]
- 班級心理輔導(dǎo)活動課實施進程中的幾個問題 [2008-08-06 18:40:00]
- 人生中有力的十種情緒 [2008-08-06 18:52:00]
- 獨生子女早熟與幼稚并存現(xiàn)象探源 [2008-08-06 18:5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