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奧運開幕式“文字、語言”的失誤
第29屆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從總體上看無疑是很成功的。以其唯美奇異、精彩紛呈和強烈震撼的效果,在國內(nèi)外獲致好評如潮,尤其是富集的中國文化與歷史元素,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等,更贏得了海內(nèi)外的廣泛贊揚和認同。然而瑜不掩瑕,其中也存在著令人非常遺憾的重大疏漏,而且比賽開始之后仍在繼續(xù)。這失誤主要表現(xiàn)在開幕式的部分“語言和文字”上。中國作為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國,中國的官方語言——漢語作為該屆奧運會第一語言是無可置疑的,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而是讓人難以置信地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漢語則被降到了處于從屬地位的第二,第三語言。這既有損于國家和民族的主體性,也損及國家形象和民族尊嚴。
第一,在開幕式廣播的語言運用上,從主持到介紹都是英語在前、漢語在后,這是決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情。中國是主辦國,可用的卻是外國語言為主。這是什么用意?為何要這樣做?國家的主體性安在?有人可能會搪塞說這是“友誼和謙虛”的表現(xiàn)。錯,大錯而特錯!“友誼和謙虛”不是無限的,應(yīng)該有個底線和“禁區(qū)”,不能什么都拿來“友誼、謙虛”。特別讓人不解的是,有用失去國家和民族主體性去表現(xiàn)“謙虛”的嗎?有用國家和民族主體性去換取“友誼”的嗎?實在是大謬不然!俄羅斯的國際航班上只有俄語廣播,充分地顯示出“以我為主”的、強烈而又豐沛的民族自信與底氣。
第二,在各國和地區(qū)奧運代表團入場時,引導員手持的各個標志牌上文字更是錯得令人震驚,竟然成了英語在上、漢語在下。是誰決定牌子這樣寫的?這個責任到底由誰來負?作為奧運會主辦國,將自己的母語——漢語置于何地?有必要“低三下四”到這種“卑躬屈膝”的程度嗎?我們民族的主體性哪里去了?東京奧運會、漢城奧運會也是這樣處理自己母語的嗎?為何要把英語這個外國語言凌駕于主辦國的母語——中文之上?難道第29屆奧運會不中國在主辦,而是英國或者哪個英語系的國家在主辦嗎?
中國在主辦奧運會,卻匪夷所思地將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充分地凸顯了“自我輕賤、自我鄙薄”的民族虛無意識和自卑心理。不具備“以我為主、舍我其誰”的強烈自信和自尊,“外國月亮比中國的圓”,這實際上也是我們民族劣根性的一個典型反映。如果不以我為主,那還叫“主辦國”嗎?干脆叫“代辦國”、“協(xié)辦國”算了!顯而易見,為了凸顯民族的主體性,即使在中國的民族自制區(qū)域里,也是以自治區(qū)的民族語言為第一的,在西藏,藏語就排列在漢語之上,在新疆、在內(nèi)蒙等均是如此??墒菫槭裁粗袊鬓k的奧運會上卻成了英語是第一語言、要位于中文之上的怪異現(xiàn)象?中國的國家主體性和民族主體性都哪里去了?難道中國成了英國或某個英語系國家的一個“自治地方”?如此嚴重的失誤,怎能視若無睹、置若罔聞?不應(yīng)該有人來對之負責嗎?不應(yīng)該向全國人民道歉嗎?
上述的兩個失誤不是偶然的,很大程度上是渾渾噩噩、缺乏國家和民族意識的表現(xiàn),是“英語崇拜”在中國愈演愈烈的產(chǎn)物。開幕式上“文字和語言”的這種失誤決不是小問題,它折射出某些人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的淡漠,折射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和民族底氣的稀薄,折射出“崇洋媚外”意識的日趨濃厚!這種有失國家和民族主體性的“自我鄙薄”現(xiàn)象,絕對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必須立即糾正。否則勢必要被世界各國所看輕和恥笑。因為以主辦國語言為主是國際慣例。出現(xiàn)如此低級,低能的錯誤,太不應(yīng)該了。它使近乎完美的開幕式減色不少。真的是白璧一大瑕!
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上述事關(guān)國家主體性和民族感情,即開幕式上的類似失誤在比賽開始后仍舊在繼續(xù)著?,F(xiàn)在的各個比賽場館頒獎儀式上,廣播中對運動員等的介紹仍然無一例外地是英語在前、漢語在后。使這一失誤和錯誤更形擴大和嚴峻!這種甘當英國“自治區(qū)”的錯誤,難道還要貫穿本屆奧運會的始終?誰來糾正這個大錯誤!
姜文兆
相鄰博客
- 轉(zhuǎn)載:我就這樣挫傷孩子的音樂夢?(教子心得) [2008-08-09 22:34:00]
- 轉(zhuǎn)載:讓孩子做個快樂天使! [2008-08-15 20:21:00]
- 轉(zhuǎn)載:主場優(yōu)勢是怎樣成劣勢的? [2008-08-15 20:26:00]
- 轉(zhuǎn)載:蓋茨香港演講袒露心聲 [2008-08-15 20: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