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2:16 黑龍江日報
問:“記者媽媽”同志,我的孩子太不像話,總偷拿我錢包里的錢,我一說他,他就死皮賴臉,他身上并不缺錢,坐車的錢都是放得好好的,上學的時候,中午飯錢也是給得很充足的。請幫我咨詢一下,我的孩子他怎么這樣?
———家長楊女士
答:你別著急,孩子“偷”你的錢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不要急著做道德判斷,不要把這個問題看得過于嚴重。只要我們認識清楚,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糾正這個毛病并不難。有關專家說,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對孩子拿家里錢的行為,輕易不要用“偷”這個字。原因有三:其一,年齡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錢去花當成一種嚴重的錯誤行為,只覺得沒經過爸爸媽媽同意不好,但花錢的需要占了上風,就去拿著花;其二,有的孩子認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媽媽可以自主花錢,我要錢,家長不給我或給的太少,拿家里錢花是應該的;其三,孩子本來是家里的一個平等成員,因其小,不經過家長同意拿錢花固然是不對的,但畢竟花的是家里的錢。所以,家長不宜用“偷”字來表達孩子的行為,應該用“拿”,這樣在心理上對孩子壓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孩子拿家里錢花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比如買喜歡的文具、玩具,買喜歡吃的東西,玩游戲機或參與其他娛樂活動等。他們要滿足這些需要,以正當方式跟家長要錢往往通不過,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辦法。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你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盡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讓孩子談是怎么樣想的,花錢買了什么東西,怎么處理的。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lián)系實際,給孩子講清如何對待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fā)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是想花錢應該怎么辦。告訴孩子,想買什么跟爸爸媽媽說,父母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父母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服氣。其次,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根本不給是不妥當的。給零花錢多少要從實際出發(fā),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
總之,改變孩子拿家里錢的行為,出發(fā)點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隨意懲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一個家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都要理性對待,要有孩子出現反復的心理準備,用反復的教育去解決反復的問題。(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泉
相鄰博客
- 孩子學習的時候可否聽音樂? [2009-02-16 20:13:00]
-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009-02-16 20:16:00]
- 佛教箴言181條(一)【轉】 [2009-02-18 11:31:00]
- 佛教箴言181條(二)【轉】 [2009-02-18 11: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