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已經結束,雖然只是一年級我發(fā)現家長和孩子還是非常重視、非常緊張。包括我的孩子。他考前不止一遍說我考不好怎么辦?這種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他,而且這僅僅是一年級,以后還會面臨很多考試。所以我反思自己的教育,可能無形中給了他很大壓力,而這種壓力沒有轉化為動力。我想以后要調整教育方法,把功夫下在平時,平時一定嚴格要求,到考試前期卻要淡化處理。又從網上尋求辦法,看見這篇挺好,特別是里面那個故事,轉來和家長分享。
說實話,我也遇到過兒子說“怕”,不過沒有你家孩子這么嚴重。他只是在考前說:“我要是考不了100分怎么辦呀?”我當時也覺得困惑,我也沒有要求他非得考100分,為什么他會有這種擔心呢?其實,雖然我們家長嘴上不說,但是心里的愿望都是相同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yōu)異呢?也許我們殷切的期望,不知不覺中早就通過眼神把這種信息傳遞給孩子了吧?!?/span>
我記得當時是這么跟孩子說的:“學習的時候,你就是個國王。你每學會一點知識,你就多了一個士兵。你學的東西越多,你的士兵就越多,這些知識你掌握的越牢固,這些士兵呀就越服從你的命令。你的士兵中,有些是真心和服從你的,有些是假裝的。考試是什么呢?就是檢查看看你的王國里有沒有假裝聽話的兵。要是他們全都真心的服從你,你就會考100分。要是有不服從你的士兵,剛好可以把他揪出來,把他馴服了。你不覺得這是個很好玩的游戲嗎?”
兒子當時聽了我的話,信心十足的說:“我的兵肯定都是最聽話的?!蔽艺f:“就算有不聽話的也不怕,早點發(fā)現他,總比將來打大仗的時候,它跳出來搗亂強?!眱鹤訂枺骸笆裁磿r候才打大仗呢?”我笑著說:“六年以后吧?,F在只能算是個閱兵儀式?!蔽覂鹤右彩巧弦荒昙?,可能孩子覺得我說的有趣吧,結果就真的不緊張了。
當然每個孩子各不相同,我和孩子之間的事情,只是一個個例?,F在很多孩子都會覺得考前壓力大,緊張,甚至出現新名詞叫“考前恐懼癥”,這些都不是我們希望發(fā)生的。要消除孩子的緊張和壓力,我想應該從這幾點入手:
大人不要把考試妖魔化:
對于考試經驗幾乎是一張白紙的孩子們來說,考試與他們平時所玩的游戲并沒有什么兩樣。所以第一次參加考試的孩子,無一例外的會覺得新奇而有趣。但是之后為什么每個人對于考試的態(tài)度會有所不同呢,我想是由于考試被人為附加的意義所造成的。敏感的孩子還會聯想到父母、老師會不會因此而不喜歡自己等等。長此下去,自然對考試誠惶誠恐,唯恐犯下什么大錯。
不要針對考試成績給孩子設立獎懲:
考試本來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以使他們更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可是,有的家長承諾孩子考得好可以得到心儀已久的玩具,這樣會讓孩子“怕”,怕得不到而緊張。或是威脅孩子考的不好要如何懲罰他,孩子也會“怕”,怕考不好了被懲罰。孩子年齡尚小,無法理解父母行為背后的良苦用心,只能將一切歸因于考試。
讓考試成為一種樂趣,才能孩子告別考試的憂慮
我給兒子編講的那個故事,無意中讓孩子把考試成了一種游戲。雖然他也想考好,但是更象是我們玩游戲希望能贏的那種心態(tài),而并不是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他的壓力。不要太把考試當回事,讓孩子快樂地學習,真的只能是一種理想嗎?讓我們家長幫助孩子快樂地面對學習生活吧。
不要太把考試當回事,就算考不好會怎樣?
如果還是不能消除孩子的壓力,那就不妨認真地和孩子談一談,就算考不好會怎樣?天會塌嗎?地會陷嗎?都不會。^_^地球依然在轉,太陽依然會升起,爸媽依然會愛他,老師依然會幫助他,一切都沒有他想象中的惡劣。更何況他還是個成績不錯的孩子。
人生處處是考場,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每個孩子將來都會從學校走向社會,進入社會后他們還會面臨許多的人生考驗,人生處處是考場,不是嗎?所以要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多給孩子講一些人物傳記的故事,比如愛因斯坦、丘吉爾、甚至是郭沬若,小時候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但是并不影響他們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在人的一生中,一場小小的考試,又算得了什么呢?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集中注意力14法 [2009-03-21 22:28:00]
- 父母的愛為何迷失了方向? [2009-06-04 14:12:00]
- 家教新觀念:90后的父母如何和孩子打交道 [2009-10-14 09:07:00]
- 孩子考試粗心怎么辦?【轉】 [2009-10-14 09:4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