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http://s.zhjtjyw.com/imgs/23/23/23238ad956432f5b8e2e5747a27ef98e.jpg)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詹姆斯博士研究認為:在家庭子女的方法上,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
貼身侍從型。或者稱作為“尿布型”雙親。他們總是把孩子當成不懂事嬰兒,事必親躬,總是不放心。甘愿做孩子鬧鐘(即使孩子有鬧鐘,仍然每天早晨叫醒孩子起
床)、懷表(即使孩子有最近表,仍然不時提醒孩子上學、吃飯)、秘書(隨時提醒孩子做作業(yè))。這種類型的父母基本上未能尊重孩子漸趨成熟的獨立人格,過度
溺愛子女,養(yǎng)成他們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壞習慣。
(二)
暴君型。這一類的父母相信孩子就是打罵才能成稱,要不然就會變壞。在這樣的錯誤觀念下,孩子動輒得咎,不問青紅皂白加以過苛或者懲罰,同樣地會讓或者養(yǎng)成不必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態(tài)度。尤其甚著,久而久之,孩子不是謹少慎微,就是形成反抗心理。
(三)
無限放任型。這一類父母對于子女除生活以為,一切不聞不問,孩子放任自由。這樣不但讓孩子錯認為父母絲毫不關(guān)心自己,更嚴重的還會加深親子之間的代溝。
(四)
關(guān)心尊重型。這一類父母既關(guān)心孩子,善盡撫養(yǎng)、指導(dǎo)和教育子女的天職。又能尊重孩子的獨立意志,開誠布公,互相尊重,平等地與孩子交換意見,而不是簡單地
強加給孩子父母的愿意;對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錯誤,也不是訓斥與責難了事。而是耐心引導(dǎo),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提供建設(shè)性的參考建議。更重要的是父母以身
作則,要孩子模仿訓練符合客觀的思維與行為模式,首先自己親力親為,十分注意言傳身教。
以上四種管教子女的方法中,值得推崇的是第四中,以為它尊重孩子獨立人格,又善盡教育之責,前面三種方法均不可取。
怎樣的家庭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氣質(zhì)
孩子的氣質(zhì)、個性,除了先天生成以外,大部分在后天養(yǎng)成。因此,家庭環(huán)境對于個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美國加州大學家庭教育中心提供以下原則,父母不妨參考想想:你準備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氣質(zhì)。
★孩子成長在批評中,便學會論斷人。
★孩子成長在敵意中,便學會了攻擊。
★孩子成長在無助中,便學會了抱怨。
★孩子成長在恐懼中,便學會了焦慮。
★孩子成長在荒唐中,便學會了羞愧。
★孩子成長在妒忌中,便學會了仇恨。
★孩子成長在羞辱中,便覺得罪惡感。
★孩子成長在鼓勵中,便學會了自信。
★孩子成長于包容中,便學會了忍耐。
★孩子成長在贊美中,便學會了欣賞。
★孩子成長在接納中,便學會了愛人。
★孩子成長在肯定中,便學會了自重。
★孩子成長在認同中,便明確了目標。
★孩子成長在分享中,便學會了慷慨。
★孩子成長在公平中,便學會了公義。
★孩子成長在誠實中,便掌握了真理。
★孩子成長在安全中,便充滿了自信。
★孩子成長在友愛中,便快樂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