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幾日,我在街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中學生騎自行車撞倒了一老婦,那學生竟然說:“老太婆,沒事不要在街上亂走,害人又害己。”我不禁愕然:現(xiàn)在的孩子 怎么感情這么冷漠?怎么是非不分、好壞不辨,沒有正義感?不僅如此,我們常在影院或劇場里碰到這樣的現(xiàn)象:銀幕或舞臺上出現(xiàn)嚴肅、壯烈的情景時,有些人特 別是一些未成年人常常報以輕浮的哄笑;而當銀幕或舞臺上出現(xiàn)悲愴、肅穆的一幕時,引來的卻不是沉痛的、崇敬的共鳴。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扭曲了這些年輕人 的情感與心靈?現(xiàn)在的孩子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價值取向?看來,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一、 幼兒的情感特征
情 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人的情感又與社會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密不可分。應該說,有什么樣的社會,與社會并存的人就會有什么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反映了社會歷史的發(fā)展 進程。但是,情感又是能夠繼承和延續(xù)的。否則,歷史積淀下來的一些優(yōu)秀的價值觀念、道德信念等,怎么會在當今人的身上出現(xiàn)?由此可見,重視情感與情感教育 在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中的作用,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 幼兒初期的情感,往往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他們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甚至完全聽不見成人說的話,短時間內不能平靜下來。到了后期,幼兒的沖動性逐漸減少,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逐漸發(fā)展。在家長和老師的不斷教育下,幼兒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沖動性。
幼 兒情感的易變性,是與情境性相聯(lián)系的。幼兒的情感常常受著外界情境的支配,往往隨著情境的出現(xiàn)而產生,又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消失。如新入園的幼兒看見家人和 他再見就傷心的哭,而當家人離開后經老師引導,很快就能愉快地和小朋友玩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情感逐漸趨向穩(wěn)定。但是情感穩(wěn)定性的增長不是自發(fā)產 生的,它是外界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如老師的表揚,總是使幼兒的精神得到滿足,因而引起良好的反映;相反,有的孩子遭到老師的批評,就會引起不愉快的情 緒反映。這樣經過日久的重復,幼兒便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情感,既對經常表揚他的人有好感,對經常斥責他的人有惡感。幼兒情緒穩(wěn)定性的發(fā)展,與幼兒個性的形成有 密切的關系。穩(wěn)定的情感逐漸成為性格的特點。
幼 兒的情感比較外露。幼兒初期,他們的情感完全表露在外,絲毫不加以控制和掩蓋,隨著語言和幼兒心理活動的發(fā)展,幼兒逐漸能夠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現(xiàn)。 如:幼兒園體檢很多孩子怕抽血,這時我就對他們說:要向解放軍叔叔一樣勇敢!孩子們會要緊牙關,努力使自己不哭。幼兒的情感隨著所指向的事物的不斷增加, 性質逐漸變化,他們的情感也隨之不斷豐富。
二、 兒情感的發(fā)展
幼兒的情感大致有以下幾種:
1、了解和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真正知道自己確實感受的能力。
2、控制自己感情和延緩滿足自己欲望的能力。
3、了解別人的情感以及對別的情感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
4、能否以樂觀態(tài)度對待挑戰(zhàn)的能力。
5、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扒楦猩虜?shù)”高的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沖動,不求一時的痛快和滿足;懂得如何激發(fā)自己不斷努力;與人交往中善于理解別人的暗示,這樣的人能了解人生遇到的榮辱成敗。
開始,幼兒的情感主要是指向個別行為,直接根據承認的評價而產生。如幼兒受到表揚就高興,遭到譴責就不安。在以后,隨著幼兒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知識的不斷提升,幼兒的情感也逐漸地豐富起來。如做了好事就有了快樂感,而做了壞事會感到傷心、難過。到了5歲左右,他們的情感逐漸滲透到行動中,如在禮貌教育中,老師教育小朋友碰到了別人要扶起來并說“對不起”。如果這個小朋友雖然扶起被碰到的小朋友而沒有說“對不起”,那被碰到的小朋友馬上就會向老師“告狀”。到了大班后期,小 朋友對“好人”、“壞人”,“好事”、“壞事”,“是”和“非”有了初步的辨別能力,并能表現(xiàn)出喜愛、痛恨的情感。如我們在發(fā)動幼兒為貧困山區(qū)的小朋友捐 款,聽到老師講到山區(qū)的孩子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時,一些孩子流下了眼淚。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孩子們從吃的、穿的、玩的等方面和山區(qū)孩子進行比較,都覺 得自己的生活幸福多了,由此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 幼兒情感的培養(yǎng)
1、 尊重幼兒、了解幼兒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說:“只有尊重幼兒,相信幼兒,才能教育好幼兒?!敝睦韺W家皮亞杰說:“要了解兒童。必須去研究兒童?!彼?,教育兒童的前提必須徹底了解兒童。
首先,我們要平等對待幼兒。老師和幼兒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在一日活動中,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鼓勵、尊重幼兒。與孩子同思考、共歡樂,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營造一種和睦相處的氣氛,讓老師和孩子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熱愛。
其 次,要注意發(fā)揮幼兒的特長。教師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與孩子平等相處,給孩子樹立熱情謙讓、尊敬他人的良好形象。孩子一旦受到大人的尊重和理解,教育就會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班級都有個別“特殊”的孩子,也就是所謂的“調皮大王”,對這些孩子只要“投其所好”就能教育好。一次我?guī)У囊粋€大班在玩區(qū)角游 戲——公共汽車,小朋友們玩的都很開心,可是班上一個最調皮的孩子就是在搗亂,于是我就請他當交通警察,請他指揮來往的車輛,可時間久了,他又不想當了, 我又大聲地說:“看,交通警察真神氣,司機都要聽他的呢!”后來他又繼續(xù)當交警,直到游戲結束。
再 次,我們要信任幼兒。信任幼兒是尊重幼兒的表現(xiàn),是教育好幼兒的基礎。一次,我們班的兩位孩子在午睡起床沒有穿衣服的情況下跑到了操場上,我以為他們是貪 玩,就批評他們不該沒有穿衣服就跑出去,而他們卻說自己是去找衣服,我正要肯定他們說謊時,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我請他們慢慢說,結果他們真地是去找衣服 了。事實證明:只有老師信任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不能簡單粗暴,一定要用熾熱的情感去溫暖孩子的心靈,啟迪孩子的智慧,激勵他們去為真理而奮斗。
2、 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教師對事業(y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有一片奉獻給孩子的愛心。
要用愛的情感去愛幼兒。
愛 是了解。了解孩子是教師教育藝術的基本功。教師要了解班上孩子的身體、生活、個性、品德、家庭等情況,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們常常和我說悄悄話:“媽 媽給我買布娃娃了”“爸爸帶我去公園玩了”甚至爸爸媽媽吵架都來告訴我,這就說明孩子把我當成了知心朋友,這樣教育孩子就省事多了。
愛 是關心。教師對幼兒的身體、生活、學習、活動要主動關心。記得有一次上課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幼兒臉色鐵青,流露出特難受的樣子。我急忙走過去詢問,剛走到他 的座位旁邊還沒來得及問他時,他就“哇”的一聲吐了,贓物濺在他和我衣褲上、鞋子上,頓時臭味溢滿整間教室,孩子們有的捂住鼻子,有的離開了座位,我一邊 安慰這個孩子,一邊幫他捶背,待他吐完后,我也開始反胃了,但我還是強打精神跑到盥洗室端來了拿來毛巾,幫他檫洗,然后拿來掃帚掃干凈地。愛孩子是教師的 美德,只有教師對孩子一片愛心,孩子才會對老師愛得深。
3、要用親切的態(tài)度去感染幼兒。
教 師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是誘發(fā)幼兒良好情緒的紐帶,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能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靈活敏捷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相反,教師用 粗暴的教態(tài)會使幼兒緊張、膽怯、恐懼或傷感,影響幼兒的健康心理,老師的微笑、循循善誘的話語、溫存的撫摸,都會給孩子極大的鼓舞和幫助。應此,教師應該 用積極的良好的情感去陶冶孩子的情操。
4、同伴間要創(chuàng)造和諧、友好的氛圍
孩子每天在一起生活、學習、游戲,同伴之間的情感實在逐漸交往中產生的。教師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友愛、和諧、團結的氛圍。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熱情接待幼兒入園,多和家長溝通,了解幼兒的生活、興趣、飲食等情況,并合理安排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使幼兒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
(2)、要開展愉快的游戲,通過游戲使孩子走到一起,使孩子在玩中友好相處,建立感情。
(3)、關心他人是情感的重要體現(xiàn)。平時小朋友生病了,我就對孩子進行關心別人、友愛同伴的教育,并請幼兒代表去醫(yī)院或家中探望,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教會幼兒友愛相處,學會關心同情他人,活動中做到互相謙讓,從每件小事交往中教育幼兒,增進了解,加強友誼,加深情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 孩子幼小的心靈象露珠一樣,需要老師加倍呵護。作為一個教師我們要用責任心和愛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與孩子溝通思想,交流情感,那么孩子的情感教育將會升華。
相鄰博客
- 重視幼兒的情感教育 [2008-08-29 10:43:00]
- 幼兒情感教育初探——幼兒愛心教育的培養(yǎng) [2008-08-29 10:45:00]
- 幼兒情感教育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2008-08-29 10:58:00]
- 淺談在蒙氏教育中如何加強對幼兒的情感教育 [2008-08-29 11:0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