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對于兩歲多的孩子來說,趣味教育法將使教師組織活動事半功倍。
幼
兒剛入園,往往對自己的小水杯、毛巾認不清,雖然都有標志,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這些標志都是老師事先準備好后指定給幼兒的,所以幼兒不容易記
住。我從幼兒興趣出發(fā),讓幼兒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喜歡的圖案,并把這些圖案粘在幼兒身上,然后逐一讓幼兒去水杯架、毛巾架、柜子等處尋找相應的圖案。幼兒建
立了初步印象后,再經(jīng)過教師平時的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里認識自己的物品。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建立了粗淺的對應概念。
排
隊,應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對托班孩子來說,卻非常困難,他們顧前不顧后,顧后不顧前。如果采用機械式的反復練習和枯燥的語言引導,效果肯定不佳。于是,我
用兩種色彩鮮艷的自粘紙,剪成可愛的小腳形,整齊地在教室內(nèi)排隊的地面上粘成兩排,教師不用多說,孩子們已經(jīng)踩住了腳印,隊伍排好了,排隊問題迎刃而解。
踩跳小腳印還成了孩子平時的一個游戲活動。孩子們從一個腳印跳到另一個腳印,在有趣的練習中,提高了跳躍的能力。
又如,幼兒進餐前,洗好手后還會玩這玩那,不能保持手的清潔。于是,我將雙手握緊,模仿大炮,幼兒也學著我的樣子,架起“大炮”。我說:“以后我們洗好手就來開大炮,好嗎?”孩子們欣然同意。以后如果幼兒忘記了,我只要做一個手勢他們馬上就會改正過來。
趣味教育法真的是事半功倍。
相鄰博客
- 家園合作—家園合力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008-10-06 13:01:00]
- 解決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問題描述 [2008-10-06 13:06:00]
- 《小學生學習習慣檢查表》等級標準 [2008-10-12 18:13:00]
- 游戲中學數(shù)學(1-6歲) [2008-10-12 18:1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