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ul id="q2cmq"></ul>
  • <rt id="q2cmq"><acronym id="q2cmq"></acronym></rt>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 <delect id="q2cmq"></delect>
  • <strike id="q2cmq"><source id="q2cmq"></source></strike>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tr id="q2cmq"></tr><menu id="q2cmq"></menu>
    登錄    注冊
    loading...
    loading...
    最新博客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正文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中華家庭教育指導師
    家庭教育高級講師
    家庭教育高級顧問

    早教群:86570373

         

    推薦一本好書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您了解嗎?

    http://ajm-engineering.com/kcms/blog/vblog?u_id=31&b_id=37730

    家長,請問你敢不敢?

    (2008-12-13 11:31:00)   [編輯]

    家長,請問你敢不敢?

    ——淺談父母對子女的言傳身教

        當 我坐在電腦前,準備完成由女兒“下達”的緊急指令性任務――作為班級家長代表,寫一篇關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文章時,腦海里首先閃現(xiàn)的標題是《學校 家庭社會 三者缺一不可——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責任與關系》,但這個定位較高、立意較廣的主題,卻忽然被現(xiàn)在這個立意較低、角 度較窄的“小題目”覆蓋了:《家長,請問你敢不敢?――淺談父母對子女教育的言傳身教》……


      以小蓋大,“以偏概全”,緣由何在?因為 我想到了自己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身份:首先,我和大多數(shù)孩子的父母一樣,是一名獨生子女家長;同時,我又是一名相對特殊的單親家庭的母親?;蛟S正 因如此,這個關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題才會誘發(fā)我深深的思考,使我不由想起了獨自撫養(yǎng)女兒成長的十年歲月里,我和女兒之間發(fā)生的諸多往事以及由此而生 的些許感悟……


      或許,是因為女兒平時喜歡聽流行歌曲,讓我愛屋及烏;抑或,一種潛意識的責任感隨時會化做我深愛的女兒的聲音,冥冥中在我耳畔提醒著我:“媽媽,想問你敢不敢?……”于是,我一面聽著女兒喜歡的一首FLASH作品《為愛癡狂》,一面錄下了我由此篡改而來的句子——


      從你腹中走來,我沐浴著你的關愛。人生的路那樣艱難,我想問問你敢不敢,讓我永遠像你一樣?當我困惑當我憂傷,我想問你愿不愿,將我安撫攜我成長?未來的路那樣漫長,我想問問你――媽媽,是否會永遠為我導航?……


      仿佛面對著女兒期盼的眼神,仿佛聽到了女兒期待的聲音,一種神圣而又強烈的責任感在我心底蔓延著,升騰著……


      是的,由于歷史的原因,我未曾進入高等學 府接受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教育,對教育理論、教育方法更是一竅不通,但我唯一可以問心無愧地面對女兒的是:我是一個勤勉自學、勤奮工作、意志頑強、品行過硬的 好媽媽;我是一個敢于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女兒說“向我看齊”、也會永遠為女兒的健康成長恪職導航的好母親!


      一、如何擺正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三者關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當代中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如何將他們教育、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是擺在學校、家庭與社會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全社會應該共同擔負的神圣使命。


      江澤民總書記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 所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 法制教育?!泵鎸H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與嚴峻挑戰(zhàn),黨中央已將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重大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那么,我們應當如何抓好未成 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這一系統(tǒng)工程,如何完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這一重大課題?


      首先,我們必須從教育的連續(xù)性、目的性的 角度,從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修復系統(tǒng)的高度,來正確認識學校、家庭、社會在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關系、地位與作用,必須認識到學校、家庭、社會,三者 缺一不可,并應密切配合,多方聯(lián)動,形成良性互補。尤其是作為學生家長,不能單純地依賴學校,造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脫節(jié);不能由于孩子游離于學校與家 庭之間,而出現(xiàn)空間和時間上的斷層;不能使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果在家庭這個重要場所得不到檢驗、完善與鞏固。


      二、如何當好孩子家庭課堂的“第一位老師”


      “學校無小事,事事關教育;教師無小節(jié), 處處是楷?!边@些經典名句,所強調的是學校這個教育主陣地及其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嚴格性。而身為學生家長的父母,我們更應該明確的是:家庭,是 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么,身為孩子的父母,在家庭這個“第一所學?!薄ⅰ暗谝粋€課堂”里,我們應該如何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


      首先,我們必須切記:身教重于言教,為孩子當好表率,用高尚的人格力量與巨大的榜樣力量,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影響與教育。


      俗話說:“打鐵須得自身硬,正人必須先正 己”。父母對孩子,更是如此。比如,我們父母自身語言不文明、行為不檢點、品德不過硬,甚至存在或者染上了自私、貪婪、賭博等惡習,就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 里種下不健康的種子,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容忽略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嚴于律己,誠實守信,完善自我,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孩子:以我為鏡,向我看齊!


      其二,要持之以恒地對孩子進行意志教育, 增強孩子的耐挫能力。我們做家長的,不僅要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打造一個能抵御外界壓力的“盔甲”。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孩 子將要面對的不僅是各種競爭,還有各種壓力和挫折。所以,美國哈佛大學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甚至提出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智商IQ因素只占 20%,而80%取決于其情商EQ的高低。


      我記憶最深的是,在女兒幼兒時期,當她走 路摔倒時,我從不輕易像有些家長那樣馬上將孩子抱起來或者拍打地面、物體,抱怨是地面或者拌倒她的物體的錯,而是親切地鼓勵她、安慰她,勇敢地爬起來,繼 續(xù)向前走,讓她意識到以后的道路還很漫長,難免還會摔跤、還會跌倒,媽媽不可能永遠抱著你,跟著你,扶著你,必須自己學會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站起來?;?許正是由于我這種有意識的耐挫教育,才使得我女兒相對許多同齡的孩子來說,有著明顯的勇敢與堅強的一面,比如她才一歲半時,在幼兒園因右眼眉毛處摔傷而被 老師送到醫(yī)院,在不能打麻藥的情況下縫合6針,抱著她的老師告訴她“不能哭,不要動,否則就會流血的”,她竟然真的一沒哭、二沒犟,使在場的醫(yī)生、護士都 甚感驚訝。至于她三四歲以后生病時,更是打針不會哭,吃藥無須哄……


      當女兒進入小學高年級后,我更加注意對她 的“感恩意識”培養(yǎng)和意志品德教育。記得三年前,我曾奉報社黨委之命,參加敬業(yè)愛崗的匯報演講,演講稿的題目是《我有一顆感恩的心》。長達數(shù)千字的演講稿 寫完后,我不僅讓女兒和我一道一遍又一遍地聽那首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手語歌——《感恩的心》,向她講述關于這首歌的由來與故事,而且讓她將我的演講稿從 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了幾遍,并將我文中引用的一首題為《凡事感激》的詩送給她,勉勵她從小學會以“凡事感激”的心態(tài),去面對成長道路上的風雨坎坷,從小 學會感激,并記住《凡事感激》——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醒覺了你的自尊;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感激失敗,因為它使你成為了一個有故事的人;
      感激成功,因為它使你生命寫滿精彩,寫滿美麗;
      感激掌聲和鼓勵,因為它給你更大的能量和勇氣!
      感激批判和挑戰(zhàn),因為它警醒你自知、自治和自明。
      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造就了你的人!


      其三,要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誘導教育, 樹立孩子的是非觀念。早在十年前,我就在報刊上看到一篇題為《任性的孩子最痛苦》的文章,文中所闡述的觀點是:如果孩子從小就任性,而家長一味地遷就孩 子,滿足孩子的一些不正當要求,那么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要求就會越來越多,欲望就會越來越強??傆幸惶欤敿议L不能滿足已孩子已經高度膨脹的欲望時, 孩子就會因最終失望而極度痛苦。這篇文章對我啟發(fā)很大,所以我女兒從小就知道,到商店不能隨便要東西,而且她越要越不給。直到現(xiàn)在,她也從不像有些獨生子 女一樣,穿衣服挑挑揀揀,買玩具點這選那,吃零食欲要必有。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不失時機地孩子進行 是非觀念教育、文明道德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煉之以意的引導,更是日益重要。而且,從社會學的動力模型角度來看,學校教育的動力來源是基 于社會對道德的一般要求和價值取向,故具有廣泛性而非個性化,但家庭教育則完全基于血緣關系的親情動力趨使,所以無論是親情動力的無比能量,還是與孩子朝 夕相處的貼近程度,乃至信息掌握的及時性、針對性、具體性,都有著無可比擬的“一對一”的優(yōu)勢。所以,我們必須善于從細微小事著手,隨時對孩子進行正確誘 導,幫助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下面,我僅列舉三個事例——
      例一: 為了有針對性地對女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我曾在一次帶女兒乘中巴車時,悄悄提醒女兒細聽幾個中學生在車上滿口臟話,觀察車上其他乘客對此的反應,并告訴她 這就是被人不恥的語言不文明,因勢利導地教育她“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女兒不僅當時就沖我會意地搖頭、皺眉,而且回家后還寫了一篇題為《說 話不文明 滿口垃圾噴》的乘車見聞。


      例二: 為了有的放矢地對女兒進行心胸寬廣教育,我曾借一次女兒和同學鬧矛盾而耿耿于懷之機,細心開導她應該如何與同學相處,寬容為懷,珍惜友誼,取人之長,補己 之短,并將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言送給她自勉。事后,我欣慰地在女兒的日記里看到了這段經典名言:世界上最遼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 的是人的胸懷……


      例三: 為了不失時機地對女兒進行抵御誘惑的教育,我曾在一次殺、洗朋友送給我的幾條鯽魚時,聽到女兒問我:“媽媽,這魚都死了,怎么眼睛還沒閉上呢?”我便笑著 告訴她:這就叫死不瞑目。她又追問:“為什么死不瞑目呢?”我靈機一動,趁機對她進行告誡教育:“這些魚是因為它們經不住魚鉤上的誘餌的誘惑才去咬鉤,等 它們知道自己因為貪吃而上當后,已經悔之晚矣,所以心里不服,死不瞑目。”當然,從動物學的角度去分析,我這種說法未必成立。我之所以將魚的行為與心理進 行人性化的歸類,落腳點是我后面幾句因勢利導的告誡:“我們人也一樣,如果你喜歡占小便宜,貪吃貪拿,經不住各種誘惑,也同樣會上當受騙!”


      三、如何面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朦朧過渡期”


      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作為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要求都將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達,孩子接觸電視、報 刊等媒體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隨著孩子生理上的逐漸發(fā)育和不斷成熟,中學生朦朦朧朧的早戀問題也顯現(xiàn)出來;隨著電腦的普及與網絡的出現(xiàn),青少年沉迷于網絡、 貽誤學業(yè)甚至走向犯罪的現(xiàn)象也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嚴重。正因如此,導致許許多多的家長,談網色變,憂心忡忡。
      面對現(xiàn)實,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認識到所有這一切,電視也好,網絡也罷,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只能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正確疏導,引導孩子明辨是非,攜領孩子順利地走過心理健康的“過渡期”及網絡人生的“危險期”。


      眾所周知,中學生在心理發(fā)展上正處于半幼 稚、半成熟狀態(tài),其獨立性和依賴性交織、自覺性和幼稚性矛盾的這一特殊過渡時期。作為家長,怎樣才能對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與教育呢?首先,就要求我們 做父母的要真正成為與孩子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充分取得孩子的信任,從而建立良好的心理溝通渠道,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要 求自己并告訴女兒:我們既是相依為命的母女倆,也是平等相處的好朋友。


      在網絡道德規(guī)范尚未形成的今天,互聯(lián)網這 一高科技工具已被中小學生廣泛接觸與使用,對學生網上道德問題不能“堵”,而要“疏”,這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或許是受我長期在電腦上工作的影響,女兒 對電腦也自幼就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兩年前女兒十歲生日時,我主動征求她的意見:“你的十歲生日,我們不像別人那樣比排場、擺酒席、講鋪張、搞浪 費,媽媽只為你訂一桌慶賀宴席,你自己請一些要好的同學和小朋友,媽媽給你們安排好就走,讓你們無拘無束地吃、開開心心的玩。另外,媽媽準備買一臺液晶顯 示的電腦作為十歲生日禮物送給你……”女兒聽了,心花怒放,欣然接受。于是,在許多同齡孩子尚未接觸電腦時,我女兒不僅具備了比較規(guī)范的打字指法和較快的 打字速度,而且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網頁瀏覽、資料查找、郵件收發(fā)、圖文及音樂下載乃至部分軟件的安裝與使用,甚至還到音樂網站的論壇去注冊留言。此后,她 又很快學會了運用相關軟件進行文字處理、小報編排及賀卡制作等,而且連和我許多同事都未掌握的快捷鍵,她也在自己的摸索、實踐下,大量掌握,運用嫻熟,不 僅被她的小學老師和同學們譽為“電腦高手”,而且還曾在我工作繁忙時,協(xié)助我輸入文字、下載圖片,臨時擔任我工作上的“特別助理”。更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的是,無論是去年母親節(jié)前夕她在電腦為我精心設計的禮物,還是曾幾次為我的幾位朋友制作的生日、結婚賀卡,都是圖文并茂,文字優(yōu)美,熱情洋溢,令所有的目 睹者驚嘆叫好。


      既然接觸電腦,走近網絡,就難免會涉及到 網絡游戲與網上聊天。對此,我對女兒非但沒有橫加限制與干預,反而主動為她申請電子信箱,送給她QQ號碼,滿足她的好奇心,讓她與我的一些同事、朋友互相 加為好友,偶爾進行交流,并隨時注意對她的提醒與引導,經常性地將一些青少年作文網站、名人名言網頁及健康優(yōu)美的音樂作品網站推薦給她,告誡她要正確對待 網絡、積極利用網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迷戀網絡游戲,上網注意隱身登錄,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聊天,以免誤入歧途,上當受騙。記得有一次,她擅自 將自己的年齡由11歲改成了21歲,網名由具有她性格特征的“防不勝防”改成了容易“招蜂引蝶”的少女昵稱——“心訴櫻花”,我發(fā)現(xiàn)后,哭笑不得,當即嚴 肅地提醒她趕快改糾正,以免招來壞人騷擾。


      由于女兒一直視我為好朋友,對我極度信 任,她不僅主動將自己的QQ密碼告訴我,以便我隨時查看她偶爾的聊天紀錄,及時掌握她的網絡上的“交友動態(tài)”,防微杜漸,防范未然。而且,她在學校遇到的 大事、小事,迷惘、困惑,都會事無巨細地告訴我、請教我,使我能夠隨時掌握她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為她釋疑解惑。早在小學六年級,她就問我“什么是談戀愛?怎 樣談戀愛?”,并告訴我某某同學給某某同學寫情書的秘密。我聽后,并未對她進行簡單、粗暴的吼叫與制止,而是趁此機會,耐心地告誡她:“這個問題,不是你 現(xiàn)在應該知道和考慮的,而且直到大學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前,都不應該去談戀愛,因為你們現(xiàn)在都還不成熟,每個人都是會變的,某個同學在小學時成績好,不一 定他在中學或者上大學后成績還會好;有的人在大學里成績優(yōu)秀,踏上工作崗位后卻不一定會優(yōu)秀。所以,在此之前,談情說愛,都是浪費,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也浪費感情?!碑斘艺f到這里,女兒又提出了一個令我意想不到的問題:“媽媽,你年輕時是不是犯了個大錯誤,只看重我爸爸的外表瀟灑、漂亮了?”盡管這個問 題讓我難免有些尷尬,但我同樣未訓斥女兒的“冒犯”,而是坦誠地回答她:“是的,正因為媽媽年輕時在婚姻的選擇上失敗了,所以才導致了我們今天的這種單親 家庭??墒?,媽媽后悔已經晚了,這就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你要吸取媽媽的教訓,等自己足夠成熟后,再慎重地考慮這個問題,不要讓媽媽的悲劇在你身上重 演”。女兒聽了我這番話,可謂心悅誠服。因此,班上某個男生喜歡某個女生,或者某個女生暗戀某個男生,都被她視為笑料,認為不值。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未成年人的 思想道德教育,任重而道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極其需要認同、理解、幫助、情感溝通及教育引導。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思維活躍,與社會接觸的渠道多、層面 廣,而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成長期,思想認識和心理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我們這些與孩子最具貼近優(yōu)勢的家長們,隨時、 準確地把握住他們思想變化的脈搏,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需求,做到不回避中學生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以釋疑解惑、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 識和實事求是地對待,有的放矢、深入細致地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身為父母,我們既要作好表率,當好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孩子、影響孩子,又要 培養(yǎng)融洽的家庭民主氛圍,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盡多地傾聽孩子的訴說,盡量多給孩子表達看法的空間,盡量多與孩子進行并保持更深層次的理解及溝通,為孩子 的健康成長一路導航!


      最后,我謹向所有的同行者、身為中小學生父母的家長們倡議,讓我們處處為孩子當好表率,永遠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并時時捫心自問:請問你敢不敢,讓孩子——“以我為鏡”,讓孩子——“向我看齊”?。▉碓矗捍笠粝B暡┛停?/span>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

    最近訪客

    2005~2025 家庭教育網·家庭教育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 Copyright by ajm-engineering.com

    本網投訴信箱:gwzds@zhjtjyw.com
    手機版
    滬ICP備13036094號 家庭教育網

    推薦博客↑返回頂部x

    【真情傳遞】石宣家庭教育書院

    【父母手記】不發(fā)脾氣日

    【家教誤區(qū)】教子感悟

    【】讀書沙龍的人文關懷

    【家教論壇】《每日分享》105(2019年6月)

    【】父親節(jié)

    【】寫給女兒的信

    【】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