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多父母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脾氣越來越壞,想哭就哭,想鬧就鬧,為了糾正孩子的壞脾氣,常常打斷孩子表達自己憤怒與不快的過程。其實,孩子和父母有著同樣發(fā)泄自 己不快和憤怒的需要,以維持自身的情緒平衡,所以做父母的首先應(yīng)當(dāng)學(xué)會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均衡發(fā)展。
有這樣一個例子:小女孩養(yǎng)的一瓶心愛的小烏龜死了,她心里非常難過。這時候,爸爸過來安慰她:“別哭了,不就是一瓶小烏龜嗎?爸爸再給你買一個。”小女孩 哭得更傷心了,“我不要你再買一個,我就要原來這只!”爸爸很生氣也很無奈地沖孩子嚷道:“你怎么這么不可理喻!”孩子后來的哭,不再是因為小烏龜?shù)乃溃?而是因為爸爸拒絕她的感覺,對她難過的心情不理解。她的精力轉(zhuǎn)移到和爸爸的情緒對抗上。
再來看一個例子:媽媽帶兒子在院子里玩,兒子不小心摔倒,媽媽連忙跑過去安慰他:“不疼,不哭,你是個堅強的孩子。”不料,兒子非常氣憤,大聲嚷道:“你 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不疼?你沒摔著,你當(dāng)然不疼!”媽媽當(dāng)時被他問住了,心想:這個孩子這么不知好歹,關(guān)心你,你還來勁了。于是開始教訓(xùn)他:“疼怕什 么?摔一跤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料兒子越哭越兇,從他的哭聲中,媽媽聽出來,他已經(jīng)不再是因為疼痛,而是因為他的感覺不被接納和理解。
這兩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我們是在用自己的感覺代替孩子的感覺,認為“他應(yīng)該這樣覺得”,“他不應(yīng)該那樣覺得”。有些事情雖然在成人眼里是小事, 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些事情可能是很重要的,最佳支持方法,莫如耐心聆聽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nèi)心感受,讓成人能了解他們心里的想法,教導(dǎo)他們 用言語把心事和感受表示出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有幫助的。孩子把心事吐露出來,就會覺得輕快和舒服,借這個機會解決孩子的心情,然后想辦法安慰和鼓勵 他們。
像上面第一個例子,接納孩子情緒的爸爸會這樣說:“失去一個好朋友是會很難過的?!焙⒆佑X得被理解了,也許會說:“是啊,我每天都教它伸爪子?!卑职终f: “對,我記得你還每天帶它一起出去散步?!焙⒆拥母杏X和情緒在與爸爸的對話中慢慢得到梳理,就會開始正確地面對自己難過的感覺。
第二個例子,接納孩子情緒的媽媽會這樣安慰兒子:“跌倒了,一定疼吧!要是我也許會哭鼻子的?!焙⒆拥玫桨参?,這時可能會咬緊牙關(guān)說:“媽媽,放心,沒事的?!边@時媽媽可以及時肯定兒子:“你真是個勇敢的男子漢!”
孩子同成人一樣也會產(chǎn)生不快和憤怒的情緒,且孩子發(fā)育的顯著特點是多變性和爆發(fā)性,也就是忽而破涕為笑,忽而又轉(zhuǎn)喜為怒,甚至有時倒在地上大哭大鬧。如果 不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就很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沖突,導(dǎo)致孩子情緒發(fā)育異常,有時甚至?xí)?dǎo)致孩子心理發(fā)育障礙。接納孩子的情緒,體察孩子的感受,理解 孩子的想法,才有利于孩子情緒的平息,恢復(fù)其理性思考的能力。
相鄰博客
- 生命存單(轉(zhuǎn)朱寶艷) [2008-12-17 11:05:00]
- 如何做名伯樂家長? [2008-12-17 11:32:00]
- 孩子性格與家庭教育 [2008-12-18 21:22:00]
- 好的家庭教育濃縮為六句話 [2008-12-18 21: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