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兒子的第一次分離焦慮
今天去幼兒園接兒子,站在教室門口,看姥姥已坐在兒子旁邊,兒子則高興地東張西望,情景已大不比昨天,媽先看到了我,告訴兒子,兒子轉過頭來看到我高興地奔過來,叫到:“媽媽,今天我沒哭”??粗鴥鹤酉矏偟男∧?,我的心也終于放下了,寶貝,媽媽也為你高興,你終于挺過了第一天,開始適應環(huán)境了。
在兒子入園前,曾經了解過“分離焦慮”,知道分離焦慮對孩子心理會有一定的影響。作為家長應該引起重視。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在早期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對他能力的發(fā)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看過孫瑞雪寫的《捕捉敏感期中》一書中對一個叫緹緹的小女孩的描寫。小女孩屬于非常敏感的孩子,在3歲時送幼兒園,第一天,她帶著最喜愛的畫書《紅寶盒》到了幼兒園,下午接她的時候,媽媽發(fā)現(xiàn)她的眼睛哭得又紅又腫。她說畫書被老師沒收了,再也找不到了。媽媽心疼地、小心翼翼地跟老師商量,明天就送女兒來半天吧?結果
從那以后,發(fā)現(xiàn)女兒開始出問題了:憋尿越來越嚴重,也越來越不愛說話,即使面對媽媽。她的小枕頭經常濕濕的!但她再也沒有放聲大哭過!后來這個小女孩子出現(xiàn)很多問題,她總愛將手指單調地放在眼前晃動著,同時自言自語。不斷重復這種刻板的動作,外界的一切好像與她沒有關系。她很不開心,整個人經常象丟了魂一樣。有時候爸爸出差回來跟她講話,她也不理不睬,面無表情,顯得很冷漠。行為表情完全不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曾一度讓媽媽很傷心。
后來通過學習媽媽才終于明白,女兒因為敏感,比一般孩子千百倍地易受傷害;因為敏感,她也具有更細膩的品質。對這樣敏感的孩子需要更細心的理解和呵護、更多的愛與自由。試想,如果媽媽都不能成為她最后的安全港灣,她那脆弱如絲的心靈還能從哪兒得到撫慰?對一個孩子而言,當四面八方都無出路,她又怎能不把自己封閉起來?
當時看到這個故事給我感受很深。無怪乎孫瑞雪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們做父母的有誰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常常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的觀念:孩子要鍛煉、摔打,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堅強的、有出息的人。我們有意對孩子嚴厲,有意給孩子艱苦的環(huán)境,有意讓孩子吃苦,有意傷害孩子。當這些并不奏效時,我們會變本加厲。這個似是而非的觀念給多少孩子帶來了苦難,帶來了創(chuàng)傷?多少孩子心理出了問題,甚至得了自閉癥?其實都是我們父母一手造成的。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擔心自己的處理不當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一些傷害。媽也不斷提醒,園子里很多孩子剛送幼兒園不久就病了,孩子的體質大受影響。我知道這很多是因為分離焦慮使得孩子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wěn)而在飲食上、消化上、睡眠及免疫力失調造成的。如何讓兒子快快樂樂的上好幼兒園,幫他減輕這種分離焦慮是在送幼兒園前一直考慮的。
兒子是屬于多血質活潑型的孩子,在不到2歲,就送他到親子園,看他的表現(xiàn)是適應能力、反應能力比較快的。在課堂上老師問問題,常常是主動踴躍地回答。常有媽媽對我說:你家兒子真機靈。但有時在玩器材方面顯得比較謹慎,膽子不夠大,在交友方面也不是很主動。所以對上幼兒園,我想他的適應能力應很快的,需要加強與小朋友的溝通和交流,增加些膽量。
在一個月前就開始不斷給他打預防針,告訴他馬上進幼兒園成為小學生,會交很多小朋友了。大家在一起玩會很快樂。在親子園時,每次有意讓他將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子記下,并回來問他,他都能叫出好多小朋友的名字。
在他2歲多時,因工作我常外出,他和姥姥在一起。那時每次離開,給他講清道理,他還都能接受,從沒有哭得嘶心裂肺離不開我的情景,總覺兒子獨立意識還行沒有太粘我,已有了一些分離的經驗。
在生活技能方面:已交會兒子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我想學會這些技能對增加他的自信很有好處。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很能干的,自已的事情可以自己完成。(今天早上,我一直觀察他到吃飯,在窗戶底下看到老師給他喂飯,我趕忙讓人將老師叫出,告訴她,兒子會吃飯,讓他自己吃。)
在入園前,也帶著他到園里玩了好幾次,每次在滑滑梯前玩得高興得不亦樂乎,不舍離去。而且和他一起入園的還有院子里常玩的兩個伙伴。
盡管做了很充分的準備,在第一天入園時,還是哭得嘶心裂肺,讓我不忍心。聽著兒子的哭聲,看著兒子委屈的小臉。我的眼淚忍了又忍。我也在反思此時我做為一個母親的行為。我為什么也會焦慮?
是的,我有些擔心,擔心兒子能不能理解這一切?他幼小的心靈能否承受?不能確定兒子離開了自己,是否能快樂地學習生活?有誰能向我一樣的了解他?擔心一些強行的規(guī)則束縛了孩子的天性;擔心老師面對這么多孩子是否能象我們一樣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兒子,如果兒子受到一些委屈怎么辦?對他的自信心是否會有影響?
在調適兒子焦慮行為的同時,也在調適著自己的焦慮。焦慮是因為自己對很多事的未知。
幼兒園,是孩子一生中步入社會環(huán)境的第一步。在這里,每一個在家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小寶貝們都須學會平等地在一起學習和玩耍,他們會遇到許多在父母身邊不可能遇到的問題,學到許多家里無法學到的知識或常識,在能力上得到許多或者是進一步的鍛煉。這些,在他們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是受益終生的。
他需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沒有媽媽在跟前可以隨時幫他了。
他需要學會自己交朋友。怎么樣和別人相處?怎么樣和不同的小朋友建立友誼?怎么樣處理他人生之初的最簡單的人際關系?遇到不愉快,和小朋友吵架了、打架了,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和好?又如何繼續(xù)玩耍和相處?
他還需要學會
他還需要學會遵守規(guī)則。上課的時候,要找到自己的座位等待;手工課結束了,要把畫筆收到架子上,把廢紙或垃圾扔到垃圾桶;做操時,要自動就排好隊;該午睡的時候就不能任性亂吵,因為那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同時,這樣的集體生活會加強他的自制力,當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他不能隨便插嘴,因為那樣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另外,在眾多的小朋友面前講故事,或唱歌、跳舞是對他膽量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這些都是需要他獨自面對的。我們無法代替,相反代替的越多,反而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限制了他的能力成長。相信孩子,將手放開,其實孩子往往比我們預料的要好得多。正如老師所講:讓孩子與園接軌,如常生活;用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孩子自然的成長要求。我們所做的只是用羨慕的語氣祝賀孩子,用欣賞的眼神鼓勵孩子就是了。
接兒子出來,看他又高興得蹬上他的小自行車,一路撒了丫子似得往前奔,神情坦然而快樂,所有的焦慮一下全沒有了。
相鄰博客
- 兒子今天上幼兒園(王瑕) [2009-04-01 13:33:00]
- 請接納孩子的天性(轉) [2009-04-01 15:40:00]
- 如何應對家園沖突 (轉林怡) [2009-04-06 01:08:00]
- 如何預防兒童出現(xiàn)感覺統(tǒng)合失調 [2009-04-07 00: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