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ul id="q2cmq"></ul>
  • <rt id="q2cmq"><acronym id="q2cmq"></acronym></rt>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 <delect id="q2cmq"></delect>
  • <strike id="q2cmq"><source id="q2cmq"></source></strike>
    <center id="q2cmq"><dd id="q2cmq"></dd></center>
    <tr id="q2cmq"></tr><menu id="q2cmq"></menu>
    登錄    注冊
    loading...
    loading...
    最新博客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正文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中華家庭教育指導師
    家庭教育高級講師
    家庭教育高級顧問

    早教群:86570373

         

    推薦一本好書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您了解嗎?

    http://ajm-engineering.com/kcms/blog/vblog?u_id=31&b_id=37730

    學生心理障礙與治療(青少年期轉)

    (2008-12-23 17:10:00)   [編輯]
                       學生心理障礙與治療(青少年期轉)
    青少年期

      這里所指的青少年,是從十二歲左右到十八歲左右的中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即人生的第二個發(fā)育高峰,是性的萌發(fā)到成熟的時 期,所以也稱為青春期。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轉折點,生理上的巨大變化必然在心理上引起相應的反映;心理上的矛盾又在社會諸關系的相互作用下,經歷著起伏不 定的激化、轉化過程;青春期容易發(fā)生心理行為偏離,是各國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

      青少年的行為偏離,是指在沒有智力障礙和精神失常情況下與其所處的社會情境及社會評價相違背,在行為上顯著地異于常態(tài),且妨礙青少年對正常社會生活的適應。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矛盾決定了行為偏離的起因,這些心理矛盾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與未獨立的經濟地位的矛盾;

     ?。?)自主要求與依附關系的矛盾;

      (3)性活動的要求與道德法制的矛盾;

     ?。?)活動能量與認識水平的矛盾;

      (5)現(xiàn)實與未來的矛盾;

      青少年心理行為偏離發(fā)生的高峰年齡是14~18歲;由于青少年有早熟與晚熟的不同,又因學校教育時間的延長,青春期的心理行為偏離問題也在年齡 上出現(xiàn)"雙向延緩"趨勢,實際上,早至十一、二歲,晚至二十四、五歲的少年和青年的心理行為問題都未脫離青春期的心理矛盾特征?!∏嗌倌晷睦硇袨槠x咨 詢,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適應不良行為問題青少年的這一類行為偏離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校和社會生活的適應不良,一般與患者從小形成的性格特點有關。

      例如,一名16歲的高中男生,是獨生子,從小被父母嬌慣,直到上初二時,還由父親給洗臉、洗澡,對父母十分依賴,膽小、怕事、羞怯、畏縮,上高 中后不能與同學交往,見人就臉紅,老師提問也不敢回答;雖然體質并不差,上體育課也處處不如別人,三千米跑不下來,體育課不及格;因而自暴自棄,自慚形 穢,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不愿到學校去,未見心理醫(yī)生時,已休學一個月。

      又如,一名21歲的大學生,已上大學三年級,他極為孤僻,與同寢室及同班同學不能融洽相處,常為一點小事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嚴重缺乏社交能力,難 以結交知心朋友;他常常喜怒無常,難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又過分緊張,常常不能對外界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他在南方農村長大,家境較貧困,家中兄弟姐妹 甚多,從小缺乏父母的愛;雖然他經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學,但仍十分自卑,學習上也出現(xiàn)困難;他愛一個女同學,卻不敢向她表達,因而心理上極端壓抑,又無法解 脫……

      適應不良行為問題在中學生、大學生中都占有一定比例,是近年來流失生增加的原因之一。由于對學校生活適應不良,因而出現(xiàn)逃學行為,表現(xiàn)疲踏懶 散、厭學,最后導致休學、退學;即使勉強畢業(yè),以后到社會上仍舊難于適應,不僅人際關系緊張,而且也難于順利勝任本職工作;在個人婚姻家庭問題上也往往連 續(xù)受挫,……這些人的適應不良行為,如不及時矯正治療,就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累贅。

      對于青少年適應不良的行為問題,一般從以下幾方面給以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

     ?。?)以認識療法消除青少年患者的自卑感,使其建立自信心,下決心改變不良的個性特點。

     ?。?)以系統(tǒng)脫敏法解除青少年的焦慮、緊張和同齡伙伴不合群性,促其建立廣泛的人際交往,以改變對人際環(huán)境的適應性。

     ?。?)家庭治療。取得其父母和家人的配合,使患者在家里進行適應性練習,并得到家庭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

     ?。?)嚴格制定生活學習制度,使患者產生自覺主動的意志行為,克服情緒干擾,就可重新獲得對學校與家庭生活的適應能力。

     ?。?)通過體育療法、音樂療法等促進患者性格的改變和對生活的興趣與信心。

      (6)通過"心理劇"的練習,克服"心理斷乳期"的盲目性與心理矛盾,增強獨立意識。

      總之,青少年的適應不良問題已是較突出和普遍的心理問題。對于瀕臨休學或極端厭學的青少年應及時挽救和治療,以免惡性發(fā)展。二、偏好和怪癖行為問題

      在某些生理的或性格的發(fā)展不良基礎上造成的不良習慣與行為,就是偏好和怪偏行為問題。在青少年,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四種:

      1、飲食性習癖

      青少年的飲食性習癖主要表現(xiàn)為偏食、貪食、厭食等癥狀,也稱為青春期飲食失調。偏食在不少青少年中存在,大多數(shù)在兒童期形成偏好和一些飲食上的 不良習慣、表現(xiàn)為對食物種類的極端挑剔,例如,只吃水果、蔬菜,不吃魚肉;也有的只吃雞、魚、肉,不愛吃蔬菜;還有的只吃少數(shù)幾樣食物,其它一概不吃。這 樣常常造成青少年營養(yǎng)不平衡、貧血、閉經,近視眼的增加可能也與偏食有關,還可能引發(fā)各種疾病。從小比較肥胖的孩子常有貪食行為,這不僅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 關,也可能有生理上原因,如內分泌或新陳代謝異常;但也有可能是情緒困擾所致。例如,一個不為父母所愛,或為教師不喜歡的孩子,有可能無意地從食物中獲得 心理上的滿足與補償。臨床上已發(fā)現(xiàn),貪食的青少年有的已出現(xiàn)高血壓癥狀;心血管研究方面的專家已發(fā)現(xiàn),成人冠心病發(fā)病率有提前趨勢,冠心病發(fā)病原因可追溯 到9~10歲及青少年時期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因而,對于偏食和貪食的青少年應及時治療矯正,使其建立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現(xiàn)在頗引人關注的是慢性發(fā)生的"青春期神經性厭食癥"。14~16歲為發(fā)病率最高的年齡,女孩多于男孩,還有的厭食與貪食輪番反復出現(xiàn),導致神 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的紊亂,飲食規(guī)律被破壞后,又會引起連鎖反應:失眠、體質下降,學習成績下降、抑郁、緊張、焦慮;最后導致休學或退學,這在中學生和大學生 中都有發(fā)生。

      青春期神經性厭食癥主要發(fā)病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偾啻浩诘纳戆l(fā)育在心理上引起劇烈反應,由于怕肥胖,由于對營養(yǎng)方面的一些錯誤認識,導致對飲食的厭惡和各種禁忌。

     ?、谇榫w干擾。隨著青春期到來,面臨各種壓力,由于各方面的不適應,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防御機制的作用,引起食欲改變;模仿成人的生活方式,導致飲食習慣改變,而又不知所措。

     ?、奂彝ソ逃绞绞д`,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對父母的嘮叨、不尊重、不信任等,最直接而有效的抗拒方式,即是少吃飯、不吃飯,必然引起父母的強烈反應。

     ?、苡捎诰o張、焦慮、抑郁、煩躁、自卑、失眠等神經癥狀引起厭食。因而,必須對這類神經癥首先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矯治神經癥,厭食便會迎刃而解。

     ?、萆倥膮捠嘲Y,大多因為對性特征和正常發(fā)育持有不必要的恐懼,對自己的體形和體重不能正確評價,甚至產生錯覺。

      國內外學者一般都認為,治療青春期厭食癥是一個極其困難、十分棘手的過程,這種病癥是綜合因素所致,因而不能僅靠一個獨立的治療方案,必須各種治療方式有效結合,并注重轉變患者的認知結構和生活方式,有針對性地靈活安排治療措施,才會奏效。

      例如,一名18歲高中畢業(yè)女生,發(fā)生神經性厭食癥,已休學半年,體重僅35公斤,閉經,面黃饑瘦、情緒抑郁。究其原因,在高中畢業(yè)時她一心想考 大學,而父母怕她考不上,強迫她報了一所中專,而錄取的專業(yè)她又不感興趣,并聽說,因某些人走"后門",使她被排擠,雖然成績較好,而不能學自己喜歡的專 業(yè)。因而她未去報到,并一直不肯進食,家人懇求,才吃一點稀飯,因而出現(xiàn)上述病癥。經心理咨詢和治療后,了解到她喜愛繪畫,并有志從事美術專業(yè),就鼓勵她 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并幫助她結識了一位畫家。經采用系統(tǒng)脫敏法調理飲食,并配合中醫(yī)治療,三個月后基本飲食正常;又由于畫家的指教和她自己的努力,一年 后,她考上了一所大專院校,學習美術專業(yè),入學后適應良好。

      另有19歲女大學生的貪食癥,則是因過去五年中不科學的節(jié)食而引起的。通過認知療法和家長與醫(yī)生的監(jiān)督,這個女青年經過半年的努力,恢復了飲食規(guī)律?!?、言語性行為偏離

      青春發(fā)育期,由于活動范圍擴大,情緒波動,言語表達開始復雜化,易發(fā)生言語性行為偏離??诔允茄哉Z性行為偏離的主要表現(xiàn)??诔允且环N言語節(jié)律的失調,主要表現(xiàn)為聲音、音節(jié)或單詞等的不自主的重復、延長或受阻,或者由于經常發(fā)生獨特的猶豫和暫停,以至中斷有節(jié)律的語流。

      這種不伴有其它異常的口吃癥狀是兒童發(fā)育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行為偏離;尤其在言語能力大發(fā)展的3~4歲階段;兒童入學時期,由于開始面向眾多 陌生的同學、老師,容易緊張,也容易發(fā)生口吃。在兒童中,口吃現(xiàn)象約占總人數(shù)的4%。但在有些人身上這種行為偏離可在青春期加重,持續(xù)到成年,甚至持續(xù)終 生。

      有關研究結果證明,口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過度的精神緊張、外界刺激、疾病后神經功能減弱,模仿和遺傳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口吃。

      言語性行為偏離,在青少年期的矯治很關鍵。由于口吃影響人的交往,會導致青少年的自卑感,因而青少年產生矯治口吃的強烈愿望。首先緩解口吃者的心理緊張,并運用一定的技巧和適當方式加以言語訓練,大部分青少年口吃者可以得到矯治。

      例如,一名20歲青年,從小性格靦腆,不愛講話;上初中后口吃問題突出起來,怕老師上課時提問,雖然他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因口吃的毛病,總有 自卑感。上高中以后更感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但由于口吃,在與男女同學交往中都產生阻礙,并被同學嘲笑,影響了學習,未考上大學。參加工作以后,因他各方 面表現(xiàn)好,擔任了團干部,但仍為口吃問題苦惱。經心理咨詢了解到,他青春期間有手淫行為,被父親發(fā)現(xiàn)后大罵一頓,造成心理壓力;他上高中時,因口吃問題多 次受到幾個老師的諷刺挖苦;母親也不體諒他,曾說他"窩囊"、"沒出息"。這些因素,使他自卑感更強,經心理咨詢后分析了口吃形成原因,并鼓勵他正確評價 自己,后參加一期口吃矯正班,并配合心理治療,經一年左右,口吃毛病基本矯正,能在全廠上千名團員大會上發(fā)言,并擔任了廠團委副書記,社會工作能力也有所 提高。這個案說明,口吃可矯正,心理治療是矯正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程序。3、酗酒行為

      許多長壽者的事實證明,適量飲用低度酒有益健康;適量飲酒也被當作一種娛樂消遣和增進人際交往的手段,這是人類自遠古時代就已存在的相當普遍的行為。

      但是,酒精濫用或酗酒卻是少數(shù)人的癖好。酗酒者可能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分年齡,不分男女老少。不過,許多臨床學者認為,有某種特定類型人格的人容易形成酗酒行為;而且大多數(shù)酗酒行為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形成,而遺害終生。

      酗酒者一般對外界社會心理壓力的耐受力較差,不善于應付尋常的生活挑戰(zhàn);經?;乇軐ι鐣?、家庭的責任,而且缺乏自知之明;雖然有時可能表現(xiàn)為盛 氣凌人、飛揚跋扈,但是內心卻是虛弱的。這種人還具有沖動性,否認或拒絕接受的趨向,常運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機制,人際交往的內容極為貧乏等特點。在 青少年中,由于獨立意識萌發(fā),盲目地模仿成人借酒澆愁,當發(fā)生情緒困擾或遭遇挫折時就以飲酒作為解脫手段;還有些成幫結伙的青少年小團體,以暴食暴飲或請 客送禮等手段表現(xiàn)"哥們兒義氣",團伙聚會中不泛酗酒這一"節(jié)目",而且必須"一醉方休"以示豪俠氣魄。這種自我陶醉、集體麻醉的反常行為,由于經常反復 運用,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癮癖,從而大量飲酒,形成酗酒惡習,以致飲酒本身不再是目的,而只是某種習僻,即偏離行為的條件。

      應該使青少年認識到酗酒行為的不良后果,以便在酗酒行為剛出現(xiàn)時就盡快矯治、避免形成惡劣影響。短暫的酒精中毒,一般會出現(xiàn)言語、判斷和感知覺 的明顯擾亂,還會表現(xiàn)出步履踉蹌,東倒西歪,甚至失去知覺的現(xiàn)象;常做出妨礙公共秩序或危害他人等過失行為。長期的、嚴重的酒精中毒則可導致身心的嚴重損 害,如肝硬變,伴有大量幻覺的震顫性譫妄,酒精中毒性妄想和柯薩科夫氏綜合癥(一種以記憶障礙為主如遺忘癥、錯構癥、虛構癥并兼有定向力障礙和運動失調的 癥候群)等,這就可能成為行為殘疾者。

      據調查資料證明,在車禍及其他事故、死亡事件中約有一半是由于喝醉酒造成的;在犯罪案件,特別是強奸、搶劫或各種人身攻擊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 罪犯也有酗酒行為或經歷。酗酒行為還是造成許多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F(xiàn)在酗酒成為發(fā)達國家一個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在我國,老年人中本來就存在一定數(shù) 量的酗酒者,青少年中飲酒者也在增加。酗酒作為一種癮癖或偏離行為,不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還會危害他人和社會,因而,必須及早矯正青少年大量飲酒的行 為。4、吸毒行為或藥物依賴

      在我國,吸毒行為和藥物依賴人數(shù)尚少,在邊境某些省市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吸海洛因的現(xiàn)象;個別省市發(fā)現(xiàn)有對嗎啡、杜冷丁等藥物依賴的典型個案。由 于這種行為偏離已在西方世界盛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國際交流加強,毒品也進入了我國,因而,對青少年加強教育是在所難免的。吸毒行為或藥物依賴是指 對人能引起身體有害變化的有毒藥物的主動尋求和過分服用的傾向,并且形成一種自身無法控制的癮癖。能使人成癮的藥物有幾百種,最常見的有海洛因、可卡因、 大麻和巴比妥類等。

      毒品依賴和酒精一樣,一旦成癮,就很難戒除。由于在戒除過程中,一般都會出現(xiàn)使成癮者難以忍受的"戒斷反應",而使任何戒除措施歸于失敗。因為 吸毒成癮者身心都會遭受嚴重的損害,不少人會出現(xiàn)精神異常癥狀,有些人還會產生危害社會的行為,因而實際上已成為一類喪失社會功能的后天殘疾者。

      我國與國外情況有所不同,但在邊疆及少數(shù)民族的地區(qū)吸毒人數(shù)也在增加,應盡快采取防治措施。在我國已報道過藥物依賴的典型個案,其表現(xiàn)特點是發(fā) 生在青年中,利用醫(yī)院管理中的疏漏環(huán)節(jié),不擇手段地大量搞到成癮藥物:杜冷丁、嗎啡及某些麻醉類、止痛類藥物。并最后發(fā)展到詐騙、貪污等違法犯罪行為。這 些現(xiàn)狀提醒我們,這些藥物依賴者沒有治療愿望,已成為病態(tài)人格,最后成為危害社會的罪犯。因而應對這類情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以避兔悲劇的發(fā)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shù)量相當大的慢性病患者中,實際上不少人也形成了藥物依賴;雖然那些藥物并不是毒品,但長期服用,仍舊危害健康,影響壽命;并 且許多患者不遵醫(yī)囑,自行用藥,使某些藥物成為心理上的"安慰劑",這些藥物依賴者且大多數(shù)是從青年時期開始用藥的。尤其是下列慢性病患者,如神經衰弱, 消化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等。而這些心身疾病單純靠藥物很難治愈,因而應配合心理治療。5、吸煙行為

      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已將吸煙行為與吸毒行為相提并論。世界性的戒煙運動近年來日益發(fā)展。煙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大約含有1200余種有害物質,尤其是尼古丁、煙焦油和一氧化碳及各種致癌物質,對人體的危害顯而易見。

      在我國15歲以上的人口平均吸煙率為34.45%,其中男性吸煙率為60.01%,女性為7.04%。而極為引人關注的是,開始吸煙年齡;男性在24歲前開始吸煙者占75%左右,女性占50%,這說明在青少年中宣傳吸煙的危害十分重要。青少年的吸煙行為有下列特點:

      ①由于社會因素及同齡人相互影響,在男性青少年中以吸煙行為為榮,將吸煙行為視為成人風度的標志,認為吸煙是人際交往的必要手段;而"遞煙"行為常常"教唆"青少年吸煙。

     ?、谖鼰熜袨榕c青少年的超前消費有關,因為手中有較多的零用錢,還嘗試各種名牌香煙和進口香煙,形成攀比心理,以名牌煙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優(yōu)越地位。

     ?、畚鼰熜袨檫€與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關,父母和教師越反對他們吸煙,他們越要偷偷嘗試,并以此為樂。

     ?、苓`法犯罪行為常以吸煙行為為"前奏","敬煙"之舉往往是違法犯罪團伙發(fā)展成員的青少年,團伙成員幾乎個個有吸煙行為。

     ?、輳男【臀鼰煹娜?,開始吸煙越早,成癮的可能性越大,戒煙越難,而且往往終生吸煙,對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危害。

      青少年吸煙的當時影響是:吸煙后發(fā)生短時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還可使學習成績下降。據調查,吸煙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要比不吸煙的學生分數(shù)低,記憶和思維能力受到影響;普遍出現(xiàn)咳嗽、多痰,有些青少年還出現(xiàn)呼吸短促的現(xiàn)象。青少年吸煙的后期影響有:

     ?、購纳倌昶诰烷_始吸煙的人,要比成年后才吸煙的人更容易患慢性支氣管炎,并且有更多的人會發(fā)展為肺氣腫及肺原性心臟病。

     ?、谖鼰熆赡墚a生肺癌。由于兒童時期對致癌物質具有易感性,所以吸煙開始年齡越早,發(fā)生肺癌的機會越大。據調查20~26歲開始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肺癌發(fā)病率高10倍,15~19歲開始吸煙的人要高15倍,小于15歲開始吸煙的人高。

     ?、蹚男【陀形鼰熈晳T的人,開始吸煙年齡越早,到成年時死亡率越高。15歲開始吸煙的人要比25歲以后才吸煙的人高55%,比不吸煙的人高一倍多。

      培養(yǎng)不吸煙的下一代應做為奮斗目標,對于已有吸煙行為的青少年,應下大力氣去矯正,因為這不僅是青少年本身的行為問題,而且關系到我國今后的人口素質問題。

      對于青少年的戒煙應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成人戒煙方式也都適用于青少年;另外,還可針對青少年特征采取以下不同于成人的戒煙方式:

     ?、俅罅π麄魑鼰熚:?,使青少年在吸煙未成癮之前自覺戒除。

     ?、谕ㄟ^學生守則、行為規(guī)范、團員義務等行政干預手段要求青少年戒煙,可建立無煙班級、無煙學校,教師要以身作則。

     ?、廴〉眉议L配合,保證青少年在家中不吸煙,家長也要首先戒煙。

     ?、芮嗌倌瓯Wo法要真正實施,不賣煙給青少年,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輰η嗌倌陚€體戒煙提供心理支持和監(jiān)督,學校和共青團、學生會等可建立戒煙委員會,并爭取心理專家和醫(yī)生的支援。

      總之,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中要重視青少年戒煙問題,干預吸煙行為應作為青少年心理治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并要制定嚴密治療措施和長期監(jiān)督制度,以促進青少年的心身健康。三、過失行為問題

      青少年的過失行為問題,主要是指違法犯罪行為和某些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行為。近年來我國刑事案件的特點和趨勢是罪犯的年齡低齡化、做案手段智能 化和社會階層的普遍化。造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因素已不再僅僅是家庭和父母文化層次低的原因,而主要是缺乏健康的心理與行為。生理發(fā)育過早過快,而心理成熟 滯后,使不少青少年產生精神上的煩惱和過重的心理負擔,如不及時加以疏導,必將影響社會安定,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青少年的過失行為問題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做了不少調查研究,并從中總結出某些青少年出現(xiàn)過失行為的征兆,可概括為以下十條:

     ?、儆憛捝蠈W,學習成績很差;

     ?、诓徽\實,有時逃學;

      ③偷偷摸摸地寫信或打電話;

     ?、芑丶液芡?,夜間也常出去;

     ?、莓愋越煌^多,與壞孩子交往;

      ⑥吸煙、喝酒,出入經營性舞廳;

      ⑦常去商業(yè)區(qū)、電影院、咖啡廳等熱鬧繁華場所;

     ?、嗯c家長、老師等成人發(fā)生口角增多;

     ?、岱椛献非髸r髦、怪異,不符學生身份;

     ?、饬慊ㄥX增多,有時不知錢是從哪兒來的。青少年的過失行為常帶有反社會性質,故一般也稱為反社會行為。這些反社會行為往往給家庭、學校或社會秩序帶來消極影響,造成破壞性后果,因而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青少年的過失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敵視權威

      對于那些應該聽從、應該尊重的權威人物或規(guī)章制度,法律法令,由于不理解而難于接受,并認為是不公平的,總感到個人自由受到限制,因而表示敵意,甚至公開反抗。矛頭常針對教師、家長或其他成人;也有的針對校規(guī)、紀律條例乃至法律條款等。

      例如,一名18歲的男性中學生,小時由爺爺奶奶帶著,上小學時到父母身邊。他從小學即不太用功,學習成績較差,父母都是軍人,工作忙,沒有很多 時間具體關心教育他。他利用父母抽屜不上鎖的特點,偷偷拿家里的錢花,養(yǎng)成愛吃零食的壞習慣。父母發(fā)現(xiàn)后,他不但不承認,還變本加厲,索性用刀子逼著父母 給錢花;還把家里的衣服和其他東西拿出去賣掉換錢花。他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并在家里破壞、浪費各種生活用品,無法無天。在學校里,也多次破壞紀律,謾 罵老師。這是一個敵視父母、教師等成人的典型例子。

     ?。?)破壞公物

      這與敵視權威有關,不同之處是敵視權威是公開的、對立的,而破壞公物常常是暗地進行的。他們認為公物是權威者的權力象征,但又不敢公開表示敵視的態(tài)度或反抗行為,由于自認為無力應付充滿挫折與不公平的世界,即只有通過破壞公物來發(fā)泄其敵視權威的情緒。

      例如,有些青少年破壞學校的桌椅、圖書、樹木等;在社會上也有些青少年破壞公用電話亭、路燈、公園花草樹木以及各種公共設施等,這不僅在經濟上造成一定損失,而且給他人造成各種不便,這種破壞公物的過失行為常常引起公憤。

     ?。?)施虐行為

      與前兩種過失行為相類似,施虐行為同樣是對權威的敵視和反抗心理,但又不能去直接針對其所面對的權威者(如父母、教師或領導者),因而轉向于對 小動物虐待,或虐待比自己幼小的兒童--小弟弟、小妹妹或其他低年級小同學等,施以淫威,或制造各種惡作劇,例如,罰站、鞭打、污辱、罰跪,甚至故意傷 害、殘害等等,平時所見的那種專會欺軟(弱)怕硬的孩子或成人,也都是這種不正常行為的表現(xiàn)。

      另外,日本研究青少年問題行為的專家認為,由于現(xiàn)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頂多有兩個孩子,即使偶爾有機會打架,也會被父母盡早阻止,他們體 驗不到互相爭奪玩具時對他人的謙讓和傷心,更體驗不到互相扭打一場、公平競爭、較量的滋味,也不懂得打架的"規(guī)則"和伙伴之間友誼的可貴,因而只會以強凌 弱,以大欺小,欺侮行為體現(xiàn)了某些青少年的攻擊沖動,正是他們心理弱點的集中體現(xiàn)。

     ?。?)離家出走

      這是向成人權威反抗的一種表現(xiàn)。由于與父母或教師的對立,一賭氣即離家、離校出走,聲言自己要獨立生活,不再依賴父母,也不要家長、教師再限制自己的"自由"。

      例如,目前離家出走較多的是十四至十六、七歲的少女,因父母或教師反對她與男孩交往,她就索性不回家,甚至與男友未婚同居。男孩離家出走的也不少,多是因為與父母鬧翻,鄙視父母,便棄學離家去自謀生路。

     ?。?)偷盜行為

      這是一種企圖無償?shù)卣加兴死娴男睦頉_動造成的擾亂他人的行為。青少年的偷盜行為,常與超前消費有關,為了滿足個人生活經濟條件的不足而采取 侵犯他人利益的行為。在物質生活上貪婪的追求和盲目的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偷盜行為的起因。在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中,偷盜總是占第一位。

      但也有的青少年偷盜是無目的的,而只是為了滿足其心理上的一種難以抑制的沖動,或者純粹是為了給別人造成困難而獲得快感。如盜竊經濟價值不大的 物品,有的只是把竊得的東西扔掉、損毀或隨便送人,這就是一種病態(tài)心理的偷竊癖或稱為偷竊狂了。這大多是由于幼時家庭教育的失誤,或者缺乏父母的愛而引起 的一種補償反應。

     ?。?)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青少年由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極易出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由于缺乏法制觀念,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也很差,由于一時沖動而違法犯罪的青 少年在青少年犯中占多數(shù)。除偷竊行為外,還有欺騙與詐騙行為,搶劫、強奸、輪奸等,打架斗毆導致的故意傷害和殺人等重大違法犯罪中青少年犯占60% ~70%。

      (7)拉幫結伙

      這是一種過度地向團體認同的不正常心理表現(xiàn)。本來,人是社會性動物,集群傾向是很自然的,人人都需要學會人際交往和與他人合群與合作,并在一個 社會團體中工作和生活。但是,如果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有些青少年的拉幫結伙需要與動機過分地強烈;或伴隨對成人世界的冷漠與敵意,而出于講義氣,就會促使 過失行為的發(fā)生。一是拉幫結伙使一些青少年產生反常的領袖欲或指揮狂;二是過分地依賴伙伴團體,以獲得別人的注意與安全感。

      這些不良少年結成的團伙,由于盲目的從眾心理,由于團體內部消極心理傾向的互動作用,使他們結幫結伙而"安身"、"抗命",變得膽大妄為,身不 由己,一哄而起,危害他人與社會,不能自拔,在違法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總之,青少年的過失行為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良社會風氣薰染的惡果,是人類社會 一些不良人際關系或傷風敗俗的腐朽社會現(xiàn)象的反映。而釀成這些過失行為的直接相關因素,往往都是由于幼年時期缺乏家庭溫暖,缺乏正常的母愛。父愛,或者受 其他不良家庭環(huán)境影響所造成。如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過分保護,或者相反,采取過度的限制、約束、歧視或懲罰等,使他們在人格發(fā)展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與社會不 相協(xié)調的反常行為與過失行為。

      而這些行為一旦發(fā)生又很容易變成習慣性行為,或成為人格結構中的一部分,因而往往難以矯正與改變。有些青少年的過失行為與不良行為,甚至可能持續(xù)終生;因此,對于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應該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矯正治療,以免遺害終生。

      對于已有過失行為的青少年,不僅要教育改造,也應重視對他們的心理治療,以便促使他們扭曲的人格得到矯正。

      例;一位16歲的中學生,曾因打架斗毆被公安局拘留過,并在初二時留級一年,學校勒令其退學。經他主動找心理醫(yī)生咨詢,測出他求知欲強烈,不愿 輟學。經心理醫(yī)生幫助,他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弱點,決心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并主動與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斷交;以后他又多次遇到困難和心理障礙,都及時求 助于心理醫(yī)生,使他能夠逐步矯正自己的弱點,學習成績提高,順利初中畢業(yè),并考上了高中。青少年時期心理尚不成熟,可塑性較強,即使出現(xiàn)過失行為也是可以 治療矯正的,只是盡早治療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青少年因過失行為而受過行政處分、拘留、勞動教養(yǎng)和刑事處罰等,因而他們的心理障礙更嚴重,所以也應對他們進行心理咨詢和心 理治療。我們曾在某監(jiān)獄進行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和調查,在與青少年罪犯接觸中,發(fā)現(xiàn)他們被判刑后??释斫夂妥鹬?,希望冷靜地回顧自己走過的道路,珍惜 傾訴心聲的機會;他們也能分析和認識自己的過失和違法犯罪的原因。而經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后,他們悔罪態(tài)度誠懇,并能正確認識自己個性的弱點。這些情況說 明,對于青少年的過失行為應立足于矯正治療,這樣可挽救大多數(shù)失足青少年。

      青少年過失行為的發(fā)生,大多數(shù)與家長教養(yǎng)方式有關,因而在心理咨詢中必須了解家庭背景,有效矯正家長錯誤的管教方式和其它不良影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四、青春期性問題

      青春期是人生中第二次生長高峰,是一個關鍵的轉化時期,個體在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都從不成熟到成熟。青春期最明顯的變化是出現(xiàn)青少年生長突增和 第二性征的發(fā)育。根據性醫(yī)學的研究,女孩加速生長的發(fā)生年齡是12.14±0.88歲,男孩則遲2年才出現(xiàn),平均為14.06 ±0.96歲。每個人情況各不相同,發(fā)育有早有晚,無論是性早熟或是青春期延遲,都會使青少年產生各種社會心理問題。

      在心理咨詢中青春期的性問題占有相當比例。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增加對性行為的啟動和追求,起生物學催化劑的作用。社會經濟、文化教養(yǎng)及宗教背景對青少年性行為都有極大影響。

      青春期性問題大致可分為幾下幾種;

      1、青春期體像問題假如青少年的身體形態(tài)不同于他們的同齡人,就會產生體像問題,因此使他們對性問題的態(tài)度和性行為發(fā)生改變,并產生相應的心理障礙和一系列行為問題。體像問題中又可分為以下兩種表現(xiàn):

      ①對第二性征的煩惱由于缺乏有關的性生理知識,有些青少年在第二性征發(fā)育時期不理解、不接受和產生各種緊張、焦慮心理。例如,一位18歲男青 年,因青春痤瘡十分嚴重,影響了面容,他十分苦惱,從此不敢見人,不敢上學,并對未來生活失去信心。經心理咨詢,首先使他明白了青春期痤瘡產生的原因,引 導他積極治療;由于態(tài)度改變,重新認識青春期的正?,F(xiàn)象,并幫助他調理飲食,配合中醫(yī)藥物治療,這種由于第二性征問題引起的抑郁與社交恐怖癥也就很快得到 治療和矯正了。

      此外,還有女孩由于乳房發(fā)育引起的種種疑慮:乳房疼痛、腫塊、大小與形狀的憂慮,都易引起他們的心理障礙,因而要及時給她們以相應的生理知識, 懷疑有病時,就及時檢查和治療。男孩對變聲的早晚也常常很敏感,易引起各種猜測。進入青春期后,還有些青少年對自己的相貌、身材格外關注,一點細小的傷 痕,身體某個部位不引人注意的"缺陷"都會成為他們產生心理行為問題的"導火線",因而心理咨詢中對這一時期的青少年要觀察和詢問,以便掌握他們的特殊問 題。

     ?、趯ι称鞯臒篮褪忠鶈栴}青春期由于對自己性發(fā)育的傾向和性身份尚未充分理解,對生理過程的變化也缺乏有關的科學知識;許多男孩常常憂慮自己 陰莖的大小,并產生"性功能不全"的錯覺和自卑感。若缺乏有關生理知識的心理準備,男孩對首次遺精常會產生恐懼心理;女孩對于月經初潮和由月經引起的痛 經,生活、學習、活動的不便,往往產生一系列心理上的不適應,致使注意力分散、心情憂郁、情緒煩躁、低落,造成消極心理暗示。

      所以對于這類問題,必須通過傳播科學知識,調節(jié)其不適應行為,使其樂觀堅定地對待青春期出現(xiàn)的新問題,就可逐步消除一切不良心理反應。

      手淫在狹義上是指:以手摩擦陰部以獲得性興奮和達到性高潮。目前通常用其廣義,即是自我性刺激。手淫問題常使青少年產生擔憂和焦慮緊張,因不知 道手淫是否對身體有害,總認為那些嚇人的傳言有根據,但又難于自我控制,手淫便成為不少青少年關注的問題。實際上手淫習慣在青少年中較普遍,男性青少年更 是如此。國外調查15歲男孩有80%曾以手淫獲得性高潮;而有些女孩不自覺地手淫,甚至并不懂得什么是手淫。實際上,手淫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自慰行為,其 本質上對人的生理及性功能并無消極影響。但由于性愚昧、性無知造成的"手淫恐怖",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危害和消極影響;只有曉以真知,明以科學,才能使青 少年得到精神解脫。戒除手淫并不難,只要正確對待,手淫的問題并不會成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咨詢中,大部分有手淫問題的男孩,并不直接談手淫問題,而往往首先談到其他癥狀,如強迫癥、抑郁癥。焦慮、緊張、口吃、神 經衰弱、失眠癥、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而當他們與心理醫(yī)生談得投機,產生了信任,就會講出手淫問題,并將為之痛苦不堪的心理癥結講出來。

      例如,一名19歲男青年,因手淫問題引起嚴重抑郁,兩次割腕自殺被救,而其家長并不知道兒子有手淫行為,其母甚至不懂什么是手淫。經心理咨詢中 耐心詢問與啟發(fā),男青年講出自幼即有手淫行為,進入青春期之后,他想戒除手淫,但總不能自制,因而產生嚴重心理矛盾;并認為高考失敗、工作后人際關系不 好、失戀等等,都與手淫行為相聯(lián)系,因而自暴自棄,企圖以自殺了結生命。通過轉變其認知結構。使他明確手淫本身并無害,與其它問題也無關,經分析他本人成 長過程及存在弱點,明確了努力目標。經四次咨詢后,這個男青年制定了自己的行動計劃,開始參加業(yè)余職工大學學習,自信心明顯增強;以后他戒除了手淫行為, 各方面有了明顯好轉。一年后,他交上了女朋友;由于他工作上的進步和業(yè)務上的提高,領導讓他參加外語培訓,準備派往國外學習。對這位青年主要采用了認知療 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療。2、性幻想問題性幻想包括性活動的種種場面,往往遠離現(xiàn)實。青春期出現(xiàn)荒誕離奇的性幻想,是正常的生理上的反映。社會上大量書刊、電 影、廣告及商業(yè)性的泛濫成災的性信息的影響,也會誘發(fā)青少年的性幻想。目前進行的"掃黃"是有積極作用的,可減少對青少年的性刺激,引導其關注健康向上的 知識和活動;另一方面也應通過意志與性格的鍛煉培養(yǎng),使青少年正確對待性幻想,增強自制力,不為社會上不良因素所腐蝕和引誘。性幻想,并不是精神上的病態(tài) 反映,只是要對青少年的想入非非因勢利導,使其性幻相發(fā)展為健康的理想與追求,防止誤入歧途和變異為心理障礙。

      例:一名17歲高二男生,以前一直學習較好,上高中后見到許多男女同學交朋友,十分羨慕,而他自己不善言談,對女同學缺乏吸引力,但他仍想入非 非,希望能結交一位漂亮的女朋友。因而導致學習中注意力渙散,學習成績下降。這就是性幻想導致的心理障礙。經心理咨詢引導他與女同學正常交往,建立友誼矯 正了他注意力不穩(wěn)定的狀況,這個高中生又有了自信,積極地為同學、集體做好事,并決心考入大學。

      另外,性幻想還常表現(xiàn)在一些青少年盲目地"單相思"方面。有些人以為某個異性對他(她)有好感,就胡思亂想起來,但自己又不敢表白,怕遭到拒 絕;因而產生性壓抑,這樣極易引起各種心理疾患,或心身疾病,甚至導致妄想型精神病。因而通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可預防各種心理疾病,對于性幻想過度引起 的心理障礙可及時得到矯正。所以,對于青春期發(fā)生的各種神經癥也要注意是否與性幻想問題有關。3、異性交往問題青春期產生與異性交往的愿望與對異性的關注 是正常的心理需求,青春期與異性建立純真的友誼是一種精神"營養(yǎng)",有益于青少年性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如果缺乏這種健康交往,則易于產生性心理的壓抑和畸形 發(fā)展。

      由于青春期生理與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與異性交往中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偏離行為,由此所引起的心理問題是較普遍的。青少年在異性交往方面的盲目性、模仿性、沖動性和超前行為,其特點常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為交異性朋友爭風吃醋、嫉妒、爭強好勝,情緒波動較大,影響與同齡人的團結;

     ?。?)為與異性朋友約會,影響學習,成績下降,學習上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上差錯百出;

     ?。?)因失去某異性朋友就情緒低落、消沉、抑郁,甚至為"失戀"而輕生;

     ?。?)趕時髦、重修飾、亂花錢,模仿成人消費方式,往往與家長發(fā)生嚴重沖突;

     ?。?)發(fā)生各種越軌行為。

      異性交往中的偏離行為本身即是心理不成熟的產物,然而又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偾嗌倌甑莫毩⒁庾R的作用。他們對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為能戀愛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視了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現(xiàn)。

     ?、谏鐣_放后,大量流傳于社會上的有關性問題的信息過多,對青少年產生消極影響,使他們對兩性問題的過分關注、探索并有盲目嘗試的心理,尤其是淫穢錄相、書刊等有巨大的不良影響。

      ③家長、教師與社會各界對青少年引導不力,教育不得法,甚至對青少年的戀愛起到引誘、暗示作用,有些家長還促成子女過早戀愛,認為孩子有了"對象"即可放心了。

     ?、芮啻浩诮逃娜狈?。青春期如何進行健康的異性交往,如何正確區(qū)分友情與愛情,與異性交往的行為規(guī)范如何……青少年缺乏這些知識和模仿對象,又 無行為規(guī)范訓練,客觀條件往往也造成與異性交往的阻力,缺乏與異性朋友建立純真友誼的條件,并常有成人訓斥、誤解、干涉和一些不應發(fā)生的"教育事故"。

      例如,一名男青年,在他十四歲時,曾結識一位女同學,二人關系較好,情同兄妹;一年后,二人考上高中,女同學家中覺察,即不讓她與男青年來往, 讓女孩一心準備考大學。男青年受到極大精神刺激,不久得了失眠癥,無法堅持學習,16歲時休學,以后四年不能學習和工作。至20歲時,男青年才找到心理醫(yī) 生咨詢和治療,經一年多的治療和調整,男青年方能正常工作;他認識到自己青春期的幼稚行為,并為此感到羞愧。以后他交上了女朋友,才真正明白戀愛的含義。

      在青少年心理咨詢中,還常遇到有些青少年確定并未戀愛,只是與異性同學、伙伴有一種純真的友誼。但家長、教師卻常常神經過敏,或將問題擴大化, 還有的聽信某些同學的風言風語,而造成誤解。這樣,很容易使青少年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由于不被理解和信任,造成嚴重心理障礙,由此而誘發(fā)抑郁癥、恐怖癥或 其他精神疾患,這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因而對于青少年與異性交往有關的心理問題,一定要了解真相,分清性質,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矯正治療。

    4、婚前性行為 問題青少年嘗試性生活的行為也在增加,并且年齡在逐年提前。這有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因對青少年教育措施不力,性教育薄弱;出 于好奇心,冒險心理,或者為壞人教唆、引誘而輕率嘗試性生活。

      近年來,青少年發(fā)生婚前性行為現(xiàn)象逐年增加;農村中大量青少年因家庭逼迫而早婚;城鎮(zhèn)青少年則是多被黃色錄相。書籍、畫冊等引誘,而一時沖動發(fā) 生婚前性行為。由于婚前性行為而棄學、與父母鬧翻、離家出走等越來越多。這類問題已引起社會強烈反應。通過心理咨詢治療來矯正這類問題是當務之急,可防止 青少年陷得更深,走得更遠,使他們及時侮悟,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避免誤入歧途。

      例如,一名18歲的高中生與同班、同歲的女朋友發(fā)生了性關系,他擔心女友會懷孕,擔心被她父母察覺,而在電話咨詢中講述了自己的擔憂和疑慮。心 理醫(yī)生首先警告他不可再重復錯誤行為,對他曉以利害,促其接受教訓;同時又幫助他消除疑慮,使他情緒穩(wěn)定下來,重新專心致志地投入學習。

    5、未婚先孕問 題,據上海及北京部分醫(yī)院統(tǒng)計,在人工流產中,未婚女青年占50%左右。這說明未婚先孕現(xiàn)象較嚴重,未婚母親的人數(shù)也在增加,這不僅是個影響計劃生育政策 的社會問題,而且給女青年和后代造成心身健康的雙重危害。在心理咨詢中發(fā)現(xiàn),婚前做過人工流產或未婚先孕的女青年大多在心理上造成難以治愈的創(chuàng)傷,影響心 身健康發(fā)展,對婚后家庭生活也有嚴重消極影響,有的甚至因此而患較嚴重的神經癥或發(fā)展為精神病。未婚先孕主要在預防,普及性知識教育極為重要,在青春期教 育中特別應注意對青少年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以減少類似問題的發(fā)生。

      在青少年的心理咨詢中,與青春期性問題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平均占60%左右。對于患者本人或家長未意識到性問題的表現(xiàn)時,應啟發(fā)他們實事求是 地講清心理問題的由來與發(fā)展,以便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治。另外,還有些青少年對自身相貌、身體和性格等產生心理障礙,甚至導致曠課、休退學等,甚至一個小傷 疤、眼睛的大小、身體的胖瘦也會帶來嚴重心理負擔,還有神經性厭食癥、貪食癥等,往往都直接或間接地與青春期性問題有關,不可忽視其問題的存在。我國及國 外研究青春期教育的專家學者大多認為,青春期的特點主要是性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fā)展,因此,在青少的心理咨詢中,與青春期性問題有關的心理疾患值得重視,并 應深入研究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


    0
    寫得好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

    最近訪客

    2005~2025 家庭教育網·家庭教育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 Copyright by ajm-engineering.com

    本網投訴信箱:gwzds@zhjtjyw.com
    手機版
    滬ICP備13036094號 家庭教育網

    推薦博客↑返回頂部x

    【真情傳遞】石宣家庭教育書院

    【父母手記】不發(fā)脾氣日

    【家教誤區(qū)】教子感悟

    【】讀書沙龍的人文關懷

    【家教論壇】《每日分享》105(2019年6月)

    【】父親節(jié)

    【】寫給女兒的信

    【】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