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做理性家長”(正文)
一、從家庭教育的話題說起
1、孩子是什么?
孩子是家長最欣賞的作品!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怎么說也不過分!他(她)們就是紅樓夢中的那塊命根子寶玉。
舉兩個例子:A、李肇星答網(wǎng)友 B、成仙者的遭遇
若無理性之愛,在渾濁的大環(huán)境、大潮流中,愛之切往往愛之過。馬卡連柯卻提醒說:“一切都讓給子女,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就是父母所能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span>
2、賭注與困惑(互動提問--你在幸福著,孩子在快樂的成長著請標示1)
最近有老同事說,中原油田前線駐地有不少空巢老人,星期天想讓在油田總部上學的孫子輩回去見一見,有時還不一定見得著。因為許多孩子要上特長班,補習班,奧數(shù)班。。。。。。金融危機,物價下跌,但是學校附近的出租房價格卻不跌。有的前線家長借錢、貸款在總部買房,就是為了陪讀孩子上學。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為了孩子的未來,是在毫不猶豫的賭一把!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這樣做就一定能贏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們還需要做什么呢?一些家長茫然地說:“花錢、花功夫、受累,我們都可以認了,但就是感到心理沒底!”我接觸的家長,很少發(fā)現(xiàn)他(她)們快樂著?,F(xiàn)代家庭教育系統(tǒng)理論告訴我們:家長要讓孩子成才,就不能在功利的驅(qū)使下只顧眼前忙活;就不能在溺愛的驅(qū)使下沿著錯誤方向奔波;就不能在私利的驅(qū)使下抱怨、嘮叨。。。。。。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冷靜下來想一想,清理頭腦,留出空間,牢固置入家庭教育新觀念,那么我們離成功的目標就會近一些。
3、草原競賽的啟示
牧民們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舉行尋羊比賽:將參賽者蒙著眼睛領到競賽中心點,給他一匹馬,松開蒙眼布,裁判告訴他:遠處有一群羊,但是站在這個中心點看不到。希望他利用智慧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羊群找回來。參賽者要確定羊群的方位---在他周圍360度的方位上都可能有羊群。他必須憑借遠方微風傳來的羊群膻味;或者站在馬背上遠眺一周,搜索可能存在羊群的跡象;或者在距競賽中心點幾十米快速向遠處巡視一周;或者靠自己往日積累的尋羊的經(jīng)驗判斷。。。。。。方位一旦確定,立馬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羊群找回來!這里尋羊的理性判斷是首要的。我們回到家庭教育方面來,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我們不能把自己蛻化到母雞的水平。我們不能“沿著360度的方位”去瞎摸亂碰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現(xiàn)代家庭教育是個新課題
1、家庭教育和六道工序
什么是家庭教育?(請注意在下述內(nèi)容中,家長都處于什么位置上?)
家庭教育就是家長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身傳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繼而家庭成員彼此相互影響的一種的社會活動。
它通常包括:
⑴家庭教育的對象是家長。(家長是孩子成長的導師和舵手)
⑵家庭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家庭以及周邊環(huán)境。
⑶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學做人,做好人,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核心部分)
⑷家庭教育的途徑是家庭生活環(huán)境和父母及周邊人的影響力。
⑸家庭教育的方法是通過言傳身教、權威影響、魅力感召,對子女施以影響、教育。(面對接受力極強的小宇宙,家長要謹言慎行?。?/span>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xiàn)的因素。就是說,再好的玉石不經(jīng)雕刻,都無法入伍珍品!(成功學生舉例:知心姐姐都說不過她的湯玫捷,身在苦中不知苦的黃思路)
2、現(xiàn)代化與人格(互動提問--認為分數(shù)比人格重要的請標示1,認為都重要請標示2,認為人格比分數(shù)重要請標示3)
1983年9月8日,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1983年9月30日《人民日報》作了報道。他在這里方向性的指出了教育現(xiàn)代化的問題。至今中國的教育在摸索中走過了非常艱難的26年!
現(xiàn)代化--是指傳統(tǒng)社會、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實轉變,這種轉變體現(xiàn)了一種時代精神,具有現(xiàn)代特征,代表時代發(fā)展的方向,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革過程。(孩子們評價:爸爸媽媽像是外星人,跟他們說什么他們都不懂??焖傩畔⒒鐣?,一切都變化太快了,誰能意識到發(fā)生金融危機?)
人格 -- 是人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等特征的總和。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zhì)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爆F(xiàn)代化是屬于人的社會的現(xiàn)代化,所以,現(xiàn)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xiàn)代化。人的現(xiàn)代化是指有傳統(tǒng)的人格轉化為現(xiàn)代的人格的過程。具有現(xiàn)代人格的人就是現(xiàn)代人。
(舉例:二戰(zhàn)后的發(fā)展空殼現(xiàn)象)
請注意:現(xiàn)代人的核心是人格的現(xiàn)代。這就告訴我們: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的核心不是死讀書、會考試,不是分數(shù)、成績,而重要的是人格,這一點對家庭教育來說更為重要。愛因斯坦說: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是把課堂里所學的知識全部忘光了,還剩下的東西。就是說做人是最大的教育,也就是人格的完善而不是缺損、扭曲、偏執(zhí)才是最大的教育!
三、觀念、理性、信念與道德
1、理念和觀念
無論是漢語的用法,還是英語的用法,“理念”實際上就是我們對某種事物的觀點、看法和信念。在很多情況下,理念和觀念都是可以互用的。
說到觀念,這里有個“三觀”是必須提到的,它們是互相關聯(lián)的,他們影響著、決定著家庭教育新觀念,那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怎么看) :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也叫宇宙觀。它指涉的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透過它,個體可以理解這個世界并且與它互動。(例:林毅夫,袁隆平與世界互動的效果)
價值觀(怎么判):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qū)使人們行為的內(nèi)部動力,是人生的基石。它支配和調(diào)節(jié)一切社會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例:需要-目的-觀念-動力。) 人生觀(怎么干):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內(nèi)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生死觀、榮辱觀、戀愛觀等。它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人生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個人發(fā)展同社會進步的關系,即私與公的關系問題。
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屬于人的主觀世界的不同階層。從一定意義上說,價值觀是表層,是世界觀、人生觀在價值追求上的外在表現(xiàn)。世界觀是底層,一個人的世界觀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它們最終決定著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
2、理性與感性
理性,就是能看清事態(tài)和物質(zhì)的本質(zhì),有針對性地做出判斷和決定的行為。
感性,是遇事在處理中以個人情感為依據(jù)的心理過程,通俗的說是感情用事。感性是生而俱有,不帶修飾的,野性而原始的感性可以直接獲取快樂,理性可能暫時抑制快樂,但最終仍會獲得滿足。例如,《岳陽樓記》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最高尚的理性!
3、信念與道德
觀念的行為化就是信念。信念的極端的內(nèi)在表現(xiàn)為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學術觀等方面的信仰。而信念的極端的外在表現(xiàn)為: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堅定不移的行為志向。這可不是一般的堅定不移!信念是意志行為的基礎,是個體動機目標與其整體長遠目標相互的統(tǒng)一,沒有信念,人們就不會有意志,更不會有積極主動性的行為。信念是一種心理動能,其行為上的作用在于通過士氣激發(fā)人們潛在的精力、體力、智力和其它各種能力,以實現(xiàn)與基本需求、欲望、信仰相應的行為志向?!叭^”在信念上統(tǒng)一起來了。
就社會的現(xiàn)實性上我們還要說一下信念與道德。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們最終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guī)范。
從物質(zhì)和意識的領域來理解:信念就是一種意識,道德就是意識對物質(zhì)的反作用。
從真理的概念來理解:信念就是正確的意識,道德就是正確的行為。
從個人的角度來理解: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為。
威廉.詹姆斯這樣說過:“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你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你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你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傊磺卸际加谀愕挠^念。”
請家長注意:威廉.詹姆斯說的,人的社會行為規(guī)律是:觀念-行為-習慣-性格-命運。但由于功利的驅(qū)使,我們往往太看重命運了,和它緊密相連的還有觀念、行為、習慣、性格往往被我們遺忘了。
4、科學發(fā)展觀與核心價值觀
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的命運又和國家的價值觀和發(fā)展觀聯(lián)系著,30年來我們都在體驗著這一點。如何適應這個大局,這不是個可有可無的“大道理”!
如科學發(fā)展觀是:第一,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第二,全面發(fā)展觀。第三,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觀。第四,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學習這些觀念,我們在指導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絕對有可借鑒的東西?。?/span>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強調(diào)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核。
形象的說,黨和國家的這“兩觀”,就如同大地球的磁場,我們的家庭就像一個個指北針。指向不能亂套,我們的命運不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是很危險的,國運昌盛和“指北針”的有序排列是緊密相連的。(滯留墨西哥的中國公民感言,四川災區(qū)的希望所在)
四、說說現(xiàn)代人格
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氣質(zhì)、能力等特征的總和。“文化最終要沉積為人格”。厚道、公正、寬容應該是最起碼的人格。
前面提到現(xiàn)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xiàn)代化。人的現(xiàn)代化是指有傳統(tǒng)的人格轉化為現(xiàn)代的人格的過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學做人,指的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孕育孩子現(xiàn)代人格。
西方國家的心理學者關于人格的“五維說”指的是:外向性、情緒穩(wěn)定性、責任性、宜人性,開放性。
中國的心理學者搞的《中國人人格測量表》“四大因子”指的是:領導性、可靠性、個人性、人際關系性。
中國的心理學者又將二者綜合為“六維說”:外向性、情緒穩(wěn)定性、責任性、宜人性、開放性,人際關系性。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西方關于成熟社會人判斷的大概輪廓。
要使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也就是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他就必須具備三個品質(zhì):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因為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維,就是粗魯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我國心理學者認為,在健康人格理論中,道德、意志、智慧是個性心靈的主干力量。這三個主干力量形成三個維度,三個維度的內(nèi)在和諧,形成鼎足之勢,就會達到人格內(nèi)在的自由。獲得這樣自由的人如有神助,行事暢達,靈思泉涌,能超常發(fā)揮潛在能量,產(chǎn)生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人格魅力,實際上就是人格集成效應。象我們熟悉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四渡赤水,用兵如神,可謂智慧至極;一呼百應,軍民團結,是因為他將勞苦大眾的利益納入自己軍隊的行動計劃,可謂道德崇高至極;率領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吃樹皮啃皮帶,可謂意志力堅強至極。
第50屆世乒女單決賽中,張怡寧戰(zhàn)郭躍。CCTV5主持人楊影,嘉賓鄧亞萍評價張怡寧球藝達到人乒合一,是領軍人物做榜樣,“事兒”少。
聰明且倔強的人可能成為英雄(如李小龍),也可能成為惡棍(如希特勒);倔強卻善良但缺乏智慧時,將成為魯漢(張飛);而孔乙己僅僅是善良而已,他在人格三維圖式的逐漸萎縮中而死亡。(盧剛、單林華的教訓)
懂得了人格健康理論,我們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切入口。面對紛繁復雜的人性,我們就可以理清思路,形成強而有力的內(nèi)心圖式。智慧、道德、意志,共同體現(xiàn)出內(nèi)心的主動,主動性是第一靈動。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時,首先要激勵他的主動性,把成長的權利還給他,再則磨礪他的意志力,使其有能力沖出自己內(nèi)心的各種困惑,應對外界的種種誘惑,然后才可能引發(fā)他的道德與良知,實現(xiàn)人際交往暢通,最后才能啟迪智慧。(注意這里的順序是:意志力--道德--智慧)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就沒有兩個相同的孩子,家庭環(huán)境也千差萬別,家長面對的是孩子的天生的極端敏感的頭腦--我們未知的小宇宙!因此家庭教育系統(tǒng)工程細致而復雜。我們從何入手?我們首先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深一點,做得實一點。要抓住掛帥的東西,那就是家庭教育新觀念。例如顧曉鳴老師提出的現(xiàn)代家庭教育十大觀念,通俗易懂,很適合初次介入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家長學習、琢磨、思考,回味。
我們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們在網(wǎng)上咨詢時往往碰到的是:家長認為提的是個小問題,在指導師看來都是大問題,無法用三言兩語說清楚。
觀念的更新是個困難的過程。部分家長有浮躁傾向,學習了很多國內(nèi)、外的理論書,或者了解很多的所謂“教育方法和技術”,結果一到實踐了,什么都不會。因為教育是道,不是術。所謂道,其實就是洞察力,是對規(guī)律的把握。學了就用一定沒有用,真正的學習是學而不用,最后化為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用的時候是自然的流露、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這是真正的方法。請記住兩句話:讀萬卷書,高人點悟。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家長通過學習武裝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會在學習中隨之而來,單純的向老師討要方法不是長久之計。(適應現(xiàn)實的陳忠聯(lián),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蔡笑晚)
五、結束語--記住你的一只手!
這只手是托舉起孩子未來的手:
大拇指,表示賞識,意味著要有恰到好處的表揚。 食指,表示指引,意味著父母要做孩子成長的指引者。中指,表示平和,意味著父母要善于調(diào)節(jié)孩子的心理。無名指,表示愛護,意味著父母要學會愛護孩子。
小拇指,表示批評和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伸開5指,它又變成母愛溫暖的巴掌,這是要給孩子以家庭的溫暖和家庭位置的平等,讓他有所依托,產(chǎn)生足夠的情商,母愛是大海!
收攏5指,變成象征父愛的拳頭,父愛是高山!
祝大家做現(xiàn)代合格家長,讓你和孩子共同健康成長! 20090518
相鄰博客
- 在QQ上和家長的一次交流 [2009-05-18 10:48:00]
- 孔子與如來作游戲 [2009-05-19 21:43:00]
- 我們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下 [2009-06-10 16:11:00]
- 我們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上 [2009-06-10 16: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