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3-16 23:36:00 | By: gxmgxm ] |
0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蕭伯納 有一次,聞一多先生給學生上課,他走上講臺,先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題:2+5=? 然后,聞一多先生問道:“大家誰知道二加五等于多少?” 學生們有點疑惑不解地回答:“等于七嘛!” 聞先生說:“不錯,在數學領域里,2+5=7,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藝術領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說到這里,他拿出一幅題為《萬里馳騁》的國畫給學生們欣賞。 只見畫面上突出地畫了兩匹奔馬,在這兩匹奔馬后面又錯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畫了五匹馬,這五匹馬后面便是許多影影綽綽的黑點點了。 聞先生指著畫說:“從整個畫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馬,然而,凡是看過這幅畫的人,都會感到這里有萬馬奔騰,這難道不是2+5=10000嗎?” 由此可見,組合起來后的力量是無窮的。 合作是現代人的一項基本素質與品格。如果一個人不能與人真誠合作,他就不可能成功。劉邦曾經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span>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人到天堂和地獄參觀,他發(fā)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天堂和地獄里的人都坐在同樣的桌上,用著同樣的餐具,吃著相同的飯菜,但是,天堂里的人滿面紅光,精神愉快;而地獄里的人卻面容憔悴,精神萎靡。 這是什么原因呢?后來,這個人無意中發(fā)現,天堂和地獄里的人用來吃飯的餐具都是二米長的勺子:地獄里的人用勺子盛了豐盛的飯菜給自己吃,但是,由于勺子柄太長,怎么也吃不到勺子里的飯菜;而天堂里的人呢?他們舀起飯菜不是給自己吃,而是給別人吃,這樣,每個人都樂于把自己勺子里的飯菜給別人吃,每個人都吃得紅光滿面。 原來,天堂和地獄的區(qū)別就在于人與人之間是不是合作。天堂里的人個個愿意與他人合作,生活過得非常美好;而地獄里的人,個個非常自私,不愿意與他人合作,只想到自己,結果過得非常凄慘。 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際交往,而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成的互助互利的雙贏關系。合作的力量總是大于每個部分的總和??上У氖?,中國人的合作精神非常的差。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因此,培養(yǎng)孩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尤其重要。 一般來說,有交往與合作習慣的人,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外向的人。外向的人往往能夠自覺地與人交流,做事的時候也喜歡詢問他人,獲得他人的幫助。但是,外向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這種性格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 那么,怎樣來培養(yǎng)孩子與人合作的習慣呢? 建議一:讓孩子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行為必須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只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父母可以利用這種機會讓孩子體驗一下個人無法完成的挫折感,從而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有一位小學老師為了讓學生明白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特地上了一堂有意思的課。 在這堂課上,老師先請一位同學走上講臺,讓他伸出自己的手,分別談一下每根手指頭的優(yōu)勢和長處。這位學生說道:“大拇指可以用來贊揚別人,食指可以用來指示事物,小指可以用來勾東西,中指可以……”不等這位學生說完,臺下的學生紛紛幫他說了許多每個手指的其他優(yōu)勢。 這時,老師笑瞇瞇地拿出一只玻璃杯,只見玻璃杯里面有幾個玻璃球。老師對大家說:“現在,請你們把玻璃球從玻璃杯里取出來,每個同學都有一次機會。你們可以用你們認為最有本事的那個手指把玻璃球從杯子里取出來!記住,只能用一個手指。” 孩子們的熱情被老師鼓舞起來了,教室里的氣氛非常熱烈。每個同學都認真地走上去,用他們的手指去取玻璃球,但是,不管他們怎么努力,玻璃球就是取不出來。孩子們個個很著急。 這時,老師再次對孩子們說:“好了,你們可以邀請另外一個手指與原來那個手指合作,一起來取玻璃球?!边@次,孩子們個個把玻璃球取了出來。 活動做完了,老師對孩子們說:“現在你們應該明白了,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才能,他總有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人與人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父母可以在家庭生活中也玩一些類似的游戲,比如,家里的大床需要挪位置,父母可以讓孩子一個人先來試試,孩子肯定是搬不動的,這時,父母就可以適時對孩子講解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然后與之一起搬動這床。再比如,玩游戲時,不與孩子配合,讓他一個人玩,他就會體驗到一個人玩的無趣,希望有人與自己一起玩。這也能讓孩子體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總之,父母應該充分利用生活當中的一切機會教育孩子。 建議二:讓孩子體驗合作的樂趣。 成功的合作可以讓孩子產生良好的體驗,這種體驗能夠帶給孩子無窮的樂趣,進而促進孩子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 一位老師在講授《競爭與合作》一課時,讓孩子們做了一個游戲。 老師在講臺上放了三個啤酒瓶,每個酒瓶里面放入兩個比瓶口略小的玻璃球,這兩個玻璃球都是用繩子拴住的。 然后,老師請了六位同學進行游戲。六位同學分成三組,每兩人為一組。他們每人抓住一條繩子,當老師喊開始的時候,每個人必須在三秒鐘內以最快的速度將玻璃球拉出來。 老師剛喊“開始”,三組同學都行動起來。但是,三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 第一組的兩個同學都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兩人都拼命拉繩子,結果,繩子被拉斷了,兩個玻璃球還是留在酒瓶中。 第二組的兩個同學也想自己先拉出玻璃球,但是,他們不如第一組的同學那樣使勁,結果,兩人沒有把玻璃球拉出來,卻把酒瓶子拉起來了。 第三組同學在規(guī)定的三秒鐘內,一前一后地把兩個玻璃球拉出了酒瓶。老師問他們?yōu)槭裁磿晒?。其中一位同學是這樣說的:“我考慮到玻璃球的直徑比瓶口只小一點點,如果兩人同時拉起,必然會卡在瓶口而無法出來。所以我想讓他先把玻璃球拉出來,然后我也就可以順利地把玻璃球拉出來了?!?/span> 這位同學深深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必然會更加注意與人合作。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給孩子設置諸如此類的合作競賽,讓孩子們盡力通過合作去完成任務。如果孩子們一時沒有完成任務,父母也不要責怪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達到現實的目標,雖然有些合作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在合作過程中,參與者都盡了自己的努力,同時,每個參與者都感到非常愉悅,這就是一種成功的合作。 建議三:在游戲中學會合作。 不少游戲是集體進行的,許多孩子分成幾組,按照規(guī)則以小組為單位爭勝負。這時,同一小組的孩子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勝。如果孩子自以為是,不顧別人,其他孩子就不愿意再與他一起玩,他就會感受到不合作的滋味,從而想方設法與其他人去合作。 日本人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在日本的體育教育中,個人項目很少,基本上都是集體項目。因為日本人希望通過集體性的游戲來激發(fā)孩子們合作的精神。 其中有一個叫“人工橋”的游戲是這樣的: 全體學生弓著腰,拉著手,形成一個人工橋,其他學生就在這個“人工橋”上踏過去。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場面,做橋的孩子們都弓著背,讓自己小組的選手往上跑,一個接一個地。跑過后的孩子則在隊伍前面弓下腰,再來充當人工橋。這個游戲需要較強的合作精神,每一個做人工橋的孩子都要站得牢,才能讓其他孩子從自己的背上跑過去。 也許父母會心疼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踩,但事實上,孩子在這個游戲當中卻學會了怎樣與人合作。 建議四:教孩子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人與人之間,合作與競爭是并存的。許多父母總是教孩子與人競爭,希望自己的孩子超過他人。確實,競爭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 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差,有一次居然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他的父親意識到孩子缺乏競爭精神,于是對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現在你已經是最后一名了,你再也不會退步,而是只會進步了。只要你找一個競爭對手,你就能慢慢趕上去?!比缓?,這位父親教孩子找一個比自己的學習成績稍微好一點的同學作為競爭對手,并努力去趕超他。結果,孩子暗暗努力,很快超過了這位競爭對手。在孩子成功后,父親又叫孩子找一個學習成績更好一些的競爭對手,這樣,孩子又開始了暗暗努力,結果也成功了。就這樣,這個孩子靠不斷競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最高興的是孩子在班級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這種片面強調智力競爭,忽視合作精神培養(yǎng)的現象是很有害的。事實上,不管是競爭還是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會與人合作,對其將來非常不利。 美國一位經紀人、談判高手斯騰伯格認為,只要你有合作的精神,對手往往可以成為朋友。他總結自己的經驗,認為化敵為朋的辦法主要有: (1)與分享自己價值觀的人密切合作; (2)盡可能多地向對手學習; (3)創(chuàng)造一個合作而沖突的氣氛; (4)在面對威脅時,表現出不畏懼; (5)學會聆聽,習慣于沉默,避免妥協折中; (6)絕對不要將一個看來要失敗的爭論推向極端; (7)發(fā)展關系,而不是征服。 作為父母,要教育孩子端正競爭心理。競爭目的主要在于實現目標,而不在于反對其他競爭的同學。父母要教孩子把其他同學作為學習上的競爭對手,生活上的合作伙伴,千萬不可一味地把他人當成競爭對手和敵人,不顧一切地對立他人。這種思想是不健康的。 同時,父母要教給孩子與人合作的技能,教育孩子考慮集體的利益,學會在關鍵時刻要約束個人的行為,犧牲個人的利益。如果孩子缺乏這種意識或者精神,與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
相鄰博客
- 影響孩子一生36種好習慣(感恩)22 [2008-10-30 16:45:00]
- 影響孩子一生36種好習慣(幽默)23 [2008-10-30 16:46:00]
- 影響孩子一生36種好習慣(分享)25 [2008-10-30 16:49:00]
- 影響孩子一生36種好習慣(傾聽)26 [2008-10-30 16:5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