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中,有一則《家務勞動承包合同》的案例,大意是這樣的:
四年級學生正在與家長舉行《家務勞動承包合同》的簽訂儀式。在班主任的協(xié)調下,全班學生與家長一一對應,認真商討起來。有的學生選擇了洗衣掃地,有的選擇了揀菜、燒飯,大多數(shù)學生都選了兩三個項目作為承包內容。雙方在合同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姓名。校長和大隊輔導員應邀擔任了雙方的見證人,在每一份合同上蓋上了公章。
老師說:“這次家務勞動承包為期3個月,主要是為全班同學提供一個勞動崗位,促使大家學本領、練毅力、盡義務,從小懂得信守自己的諾言。我們也希望各位家長積極支持,幫助和督促子女學做家務,同時也應避免給子女過重的負擔。希望雙方共同履行合同?!?br /> 在這個基礎上,學校還印發(fā)了“家務承包中期聯(lián)系卡”,請班主任走訪部分家長,督促家長履行合同。
從此,全班同學的家務勞動熱情高漲起來,不少人除了堅持完成合同規(guī)定的家務外,還主動幫父母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人悄悄地學會了幾手“絕活”……
看,很多父母為之頭疼的問題,通過家校合作,就變得十分輕松了。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站在一條線上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有著共同的愛心,教育目標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形成合力,爭取最大的效果了。
其實,上面的這個案例也是前面“行為契約法”的延伸。通過家校合作,契約也發(fā)揮了最大的效用。
相鄰博客
- 在傷痛中成長 心理訪談 [2008-10-28 18:41:00]
- 山西朔州血案:23歲年輕教師倒在16歲少年刀下圖 [2008-10-28 18:58:00]
- 比弒師更冷血的是“死了活該”(轉) [2008-10-28 21:21:00]
- 弒師之舉,殘忍的背后是什么?(轉) [2008-10-28 21: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