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2008年6月2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瑩)中考前夕,15歲的小涵(化名)偷了家里的一萬元錢離家出走了。20天后,在黎托的一家網吧,父母找到了正在瘋狂打網絡游戲的孩子,而他身上的錢已花得精光。
“小涵以前還是挺乖的,只是性格有點內向。”昨日,小涵的姨媽王女士說,孩子小時候從常德搬到長沙,跟著做生意的父母居住在高橋大市場附近。去年上半年時,家里接到學校的電話,說孩子不交作業(yè),在課堂里也總是悶頭睡覺。父母忙著賺錢,也沒多少時間管教。
“這都是被網絡游戲害的。”王女士深深嘆氣,說家里沒有辦法,只好把小涵送到星沙的一家工讀學校,幾個月后,他似乎斷了網癮,然后去了一所民辦學校繼續(xù)讀書,結果再一次沉迷在網絡游戲中。今年初,家里為他買了臺手機,他一天之內就打光了一百元的話費,再順手把手機送給了朋友。他還開始偷家里的東西:芙蓉王煙、500元以上的貨款……偷了之后就是一兩天不見蹤影,媽媽只能在長沙各處的網吧苦苦尋找。
上月初,小涵說要幫忙做生意。父母見他一直呆在店里不去網吧,心里很高興,放手讓他去收貨款。第一筆3000元,第二筆4000元,他都一分不少地交到了父母手中。但當他收了一筆10000元的貨款之后,就不見蹤影了。這一次離家出走,持續(xù)了整整20天。父母最終通過小涵的同學,在網吧找到他時,他頭發(fā)已染紅了,身上的10000元錢已花得精光。
高級心理保健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康琳說,小涵現(xiàn)在把自己封閉起來,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從小到大父母都以生意為重,他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由此產生一種逆反。小涵母親那種縱容式的溺愛并不等同于關愛,家長應該在精神上做孩子的導師和朋友。第二,小涵自己也會思考:為什么犯了這么大的錯,家長還不懲罰呢?事實上,懲罰有時代表著關愛和負責,同樣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相鄰博客
- 一個農民的教子之道 [2008-11-19 19:32:00]
- 一位充滿感恩心的青島女孩 [2008-11-19 19:33:00]
- 母親“殺子”后自焚 緣起“兒不成器” [2008-11-19 19:35:00]
- 19個月大女嬰吃果凍時被噎死 [2008-11-19 19:4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