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中國政法大學師生在學校地標“拓荒牛”燭光悼念昨日遇害的程春明教授。
這個金秋十月,至少有3名教師死在學生手里。10月4日,山西朔州23歲的教師郝旭東被學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縉云31歲的女教師潘偉仙被學生丁某掐死在家訪途中;10月29日,中國政法大學43歲的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學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講臺上。
這些極端的個案令人震驚。中國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古人說師者如父母,今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種深厚的民族心理底蘊。雖然從法律上說殺任何人都是同等犯罪,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看,刀砍教師需要穿越更多的道德倫理的幽暗通道。尤其是政法大學學生的行兇,犯罪行為發(fā)生在法律的搖籃里,從根本上褻瀆了法律的尊嚴,讓人感慨不已。
應(yīng)該說,這些具體的案件,每一個都有可能是偶然的意外事件,但是當這些意外事件以較高的頻率出現(xiàn)在眼前時,我們不應(yīng)該等閑視之。面對觸目驚心的斑斑血痕,我們應(yīng)該對社會的文明教育、對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投以審慎的目光。
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疼痛有些漫長,難免有人一直處在迷惘和混亂之中,彌漫出一股揮之不去的暴戾之氣。在這股戾氣之中,為了發(fā)泄一時之憤,有城管可以暴打小販,列車員可以捆死乘客,腐敗官員可以炸死情婦,外地青年可以沖進辦公樓手刃民警,網(wǎng)民可以把別人的私生活翻個底朝天……這些個案所傳遞的風氣已經(jīng)污染了校園,使祥和安寧的校園不時遭受血光之災(zāi)。這是我們首先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
另一方面,人們期待著校園來承擔文明教化的職責。校園里的血腥事件,對社會心理的影響不可忽視。非法暴力是對文明教育的挑戰(zhàn),其本質(zhì)是對公共正義不予信任,而采用私刑解決問題,也就是江湖中所謂的“快意恩仇”。這種事情發(fā)生在講臺上的教師身上,令人無比痛心;發(fā)生在一所政法大學里,更有一種諷刺的意味。因為教師的作用,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播下文明的種子。而法律對文明的貢獻,就是要說服人們放棄私刑,信仰通過法律伸張的公共正義。
我們相信,這種悲劇發(fā)生之后,政法大學的師生,要比別人認識得更加深刻,也比別人更能感覺到文明建設(shè)責任的重大。
社會暴戾之氣的解決,需要及時的溝通,耐心的說服,真誠的勸告,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的社會機制。平等的權(quán)利意識,理性的法律程序,是這個社會機制的基礎(chǔ)。在校園里,如果缺少溫暖的師生關(guān)系,及時的心理疏通,厚重的文明傳承,基本的法律觀念,那就等于在不知不覺中,文明的土壤里埋下了邪惡的種子。
我們正致力于打造和諧社會,而只有法治的確立和文明教育的普及,才能最終終結(jié)動輒訴諸暴力的行為模式。本著治病救人、懲前毖后的原則,在這些師生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誘發(fā)了心中的惡魔,沖毀了文明教化的柵欄,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應(yīng)該予以詳盡的公布,認真的對待。任何模糊的解釋,粗疏的處理,都與文明教化的理念相背離,可能成為另一次野蠻行為或近或遠的誘因。
愿不幸的老師們在天堂里安息。愿師生們盡快恢復心靈的寧靜。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