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日長,出生在一個很富有的家庭。由于家人的寵愛.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一種唯我獨尊的習慣。吃東西時,父母要兒子將好吃的分一點給爺爺奶奶,兒子像沒聽見似的。與小伙伴一起玩時,總是說沒意思,好像任何小伙伴都不順眼。
父母看到兒子這樣,覺得自己做父母失職,要是孩子這樣下去將來怎么能面對社會呢?夫妻倆商量后,決定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教育。從這天起,父母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兒子的團隊精神和學會與人合作的習慣。首先,從吃東西開始,每當兒子要吃什么東西的時候,父母會把東西拿出來,家中有幾個人就分成幾等份,讓兒子拿其中的一份。一開始,兒子不同意,好吃的兒子要全部拿掉,父母制止他就又哭又鬧。
有一次,兒子要吃菠蘿,媽媽把菠蘿削好后,分成幾等份。兒子很不情愿地問媽媽:“為什么要把它切開呢?”兒子以為和以前一樣。
媽媽說:“這個不切開,你怎么吃呢?還有你爸和我,你爺爺都要吃呢!”
兒子說:“你們要吃,再削一個不行嗎?”
媽媽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怎么辦呢?”
兒子一時說不上話來,媽媽接著說:“現(xiàn)在只有一個菠蘿,我要一個人吃掉,你又想吃,那你希望媽媽怎么樣呢?”
兒子不假思索地說:“那你分一半給我?!?
媽媽說:“你爸同時也想吃,你說我怎么辦呢?”
兒子說:“你就也分一半給爸爸呀!”
媽媽故做舍不得的樣子說:“我實在有些不想給你和你爸吃?!?
“那我會生氣的?!眱鹤右詾閶寢屨f的是真的,有些生氣地說。
“你想怎么樣?”媽媽問。
“你應該分一份給我。”
媽媽笑著拿了一份給了兒子,對兒子說:“吃東西時是不是應該分一點給他人呢?”兒子點了點頭。媽媽說:“你以后吃東西的時候應該要想想別人。你想吃,其他人同樣也想吃,你明白嗎?”
兒子說:“應該像媽媽說的那樣去做,我明白了,媽媽?!?
從這次后,樸日長在吃東西時學會了先給爺爺奶奶,后給父母一份,然后自己再吃。
有一次,樸日長從幼兒園回來后和鄰居小朋友們一起玩捏泥人,其中有一個孩子捏得最好。樸日長怎么捏都捏不出人形來,非常生氣,后來干脆不捏了,跑到捏得最好那個小伙伴面前,一腳把他捏的泥人踩掉。這個孩子見自己的泥人被樸日長踩掉了,又哭又鬧,一起玩的小伙伴都圍著指責樸日長,樸日長不知怎樣擺脫這種局面,急得也哭了。
這時,正好媽媽路過,問明情況后,媽媽把兒子拉過來,對兒子說:“你看,這個小朋友捏的泥人被你踩掉了,多可惜呀!你應該向這位小朋友道歉。”并走過去對那個還在哭的小
朋友說:“小朋友,是樸日長不對,我代表樸日長向你道歉,請你原諒好嗎?”這位哭的小孩聽到這話后說:“不,我要樸日長對我說‘對不起’,要不你以后不許他和我們一起玩?!?
“對!”小朋友們也七嘴八舌跟著起哄。媽媽見與這些小朋友一時說不清,只好說:“我會讓樸日長向你們道歉的?!闭f完后,
拉著兒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媽媽問兒子為什么要把人家捏的泥人踩壞。兒子說:“我自己怎么捏都捏不好,我就很生氣。我見他捏得那么好,我就更氣了,我要他也捏不成?!?
媽媽問:“其他的小朋友捏得怎么樣呢?”
兒子說:“都比我捏得好?!?
媽媽問:“你知道他們?yōu)槭裁炊紩髥?”
兒子說:“不知道?!?
媽媽說:“他們都是在一起相互學習的,才捏得好,你不向他們學習,怎么能捏得好呢?”
兒子說:“他們都不理我,我怎么向他們學呢?”
媽媽說:“你知道他們?yōu)槭裁床焕砟銌?”
兒子說:“不知道?!?
媽媽說:“主要是你平時沒有與小朋友一起玩,就是在一起玩你也沒有誠心地對待過別的小朋友。比如,今天你的行為,不僅沒使小朋友們玩得快樂,反而還故意毀壞人家的勞動成果,你說那些小朋友還能理你嗎?你剛才也聽見了,你如果不對人家道歉,小朋友們都不會原諒你,都不會理你的。到時你想玩捉迷藏、老鷹抓小雞等游戲時,就沒有人和你一起玩了?!?
兒子說:“那該怎么辦呢?”
媽媽說:“你明天主動向那個小朋友道歉,請求他的原諒,并向他學習,讓他教你捏泥人?!?
兒子說:“他要是不教我呢?”
媽媽說:“只要你是誠意地向他道歉,他肯定會教你的。以后跟小朋友一起玩時,要尊重他們,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要相互學習每個人的長處。這樣,人家才和你相處。一定要記住,人是一個群體,離開了別人的幫助,就會弱不禁風。”
第二天下午,樸日長按媽媽說的做了,小伙伴們都接受了他,而且都幫助他,和他一起捏泥人。
樸日長漸漸長大,已上中學了。有一天他們學校舉行了拔河賽,他回家后繪聲繪色地講給父親聽??匆妰鹤用硷w色舞,就知道他們班肯定表現(xiàn)得不錯,因為兒子喜歡體育運動。
父親問:“今天的冠軍是哪個班拿下的?”
兒子說:“是我們班。但也非常危險,我們班和205班決賽時,僵持了25分鐘。最后205班拔河隊里有一位同學,因鞋打滑摔了一跤后,我們才贏了?!?
父親聽后說:“你們這次拿了冠軍,這說明你們隊里的隊員個個都付出了努力。”
兒子說:“當然啦,個個都快要堅持不住了?!?
父親說:“這次比賽,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你知道嗎?”
兒子說:“什么道理?”
父親說:“假如205班那個同學沒有摔跤,你們班能 贏嗎?”
兒子說:“那說不準?!?
父親說:“對呀,在拔河時,每個人都在使勁拉。當兩邊力量一樣時,就僵持不動。當對方那個同學摔了跤后,突然少了一份拉力,所以,你們就贏了。你說這個摔跤同學的力量對他們團隊沒有影響嗎?其實,他們輸?shù)恼嬲蛘鞘チ诉@份力量。所以說: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對團隊都很重要,反過來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也要對團隊負責?!?
兒子說:“你是說,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起來才能勝利,是吧,爸爸?”
父親說:“對,我們不能忽視身邊每一個人的力量。不論做任何事,只有團結身邊的每一個人,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原諒和關愛,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立于不敗之地。”
兒子說:“我會記住的。”
樸日長由一個沒有整體觀念的孩子變?yōu)橐粋€具有團體精神的優(yōu)秀學生,是與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也可看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處處都不失時機地對孩子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長大后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并能積極發(fā)揮作用;而不懂得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無所適從。
相鄰博客
- 人會死的故事5 [2009-03-28 13:53:00]
- 咬指甲的故事6 [2009-03-28 13:54:00]
- 小和尚翻墻的故事8 [2009-03-28 14:05:00]
- 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9 [2009-03-28 14: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