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七月)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孟特曾對800名男性30多年的追蹤研究,結(jié)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之間,最明顯的差別為中智力而是自信,自信總是與主動、獨立、創(chuàng)新、勇敢、開朗、樂觀等健康心理相關(guān);不自信總是與自卑、被動、依賴、保守、怯弱、不求上進、憂郁相聯(lián)。
世界上有個馬太效應(yīng):你越有的,就會越有,自信也不例外。
謙虛是美德,自信也是美德,謙虛體現(xiàn)禮儀,自信表現(xiàn)個性,在這個弘揚個性,尊重人性的時代,自信比自謙更為重要,可現(xiàn)實中的學生的自信心又是怎樣的呢?
當讓學生做自我介紹時,除了個別同學能說出自己的一、兩條優(yōu)點外,絕不大數(shù)同學在原地思考2、3分鐘后,竟說不出自己的一個優(yōu)點,問他什么原因?他們竟回答沒有優(yōu)點。對此,我感到很驚訝,是我們的孩子表現(xiàn)不好,沒有優(yōu)點嗎?不是,是謙虛嗎?也不是,其主要原因是孩子不能正視自己,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是現(xiàn)在學生的通病,平時在與學生接觸、溝通中,大多數(shù)老師和家長都會聽到學生這樣說:“我能行嗎?”、“我做不好”、“我恐怕了……”、“我不行”、“我沒有那樣的本事”、“我不會……”、“我不敢……”、“我不……”……
“哀,莫大于心死”一個孩子缺乏了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總是覺得不如別人,成就愿望較低,就會消極被動,實際能夠完成的事也會半途而廢,最后就會造成逃避、厭學、早戀、上網(wǎng)等,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很多。
1、教育思想的影響
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發(fā)生在不同國家的不同的兩個家庭中: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了些蘋果,它們紅彤彤的,個頭大小不一,兄弟姐妹們都想得到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
中國媽媽會說: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讓弟(妹),因為你比他(她)們大,要學孔融讓梨,結(jié)果哥(姐)心里再不情愿也會把大蘋果讓給弟(妹)。
美國媽媽拿最大最紅的蘋果說:“這是最大最紅最好吃的蘋果,人人都想要,好的,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地劃分成三份,你們?nèi)齻€各一塊,去修剪草地,看誰的活干得又快又好,這個蘋果就屬于誰?!?/span>
通過分蘋果,中國媽媽教會孩子的是忍讓,即使你不心甘情愿,學會聽話。美國媽媽教會孩子,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力爭上游,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世上的一切。
在過分的謙虛和謙讓,服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響
過度溺愛:當父母向孩子提供過分的關(guān)心,照顧和幫助以及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的時候,影響的是孩子能力的增長和潛能的發(fā)揮。依賴性強,缺乏力量,勇氣,向上的精神,沒有安全感,無法應(yīng)對挑戰(zhàn)和打擊……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一般”,不要害怕孩子受挫折,吃苦,因為磨難是給孩子最好的鍛煉機會,過多的保護會造成孩子的無能。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應(yīng)幫助,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幫助是指:“告訴饑餓的人哪里有野果。
告訴寒冷的人哪里有篝火,
告訴口渴的人哪里的泉水,
告訴迷路的人目標在哪里”
……
期望過高:當父母的期望過高,好的標準在不斷提升,讓孩子會有一種達不到的失落,永遠無法讓父母滿足的無奈。
美國媽媽與中國媽媽一同陪孩子找球:
中國孩子10球進9球,中國媽媽的態(tài)度是不滿,因為有一個球還沒進。
美國孩子10球進1球,美國媽媽的態(tài)度是“太好了,你進球了”。
中國孩子即使考了99分,家長看到的只是1分的失敗,而不是99分的成功。所以父母過高的期望,帶給孩子的會是無望。
橫向比較:我們的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同班同學比,與朋友的孩子比,與同事的孩子比,往往做的都是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與人家孩子優(yōu)點比,這能贏嗎?越比越生氣,為什么不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呢?昨天59分,今天60分,真棒。因為昨天不及格,今天及格了,你心態(tài)平和了,孩子得到了鼓勵和肯定,何樂而不為呢?記住,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
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父母關(guān)心、理解、愛護和教育,家庭團結(jié)、民主、平等,嚴而不厲,愛而不溺,守規(guī)矩、懂事理,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學習努力,奮發(fā)上進,孩子自信,做什么都感興趣。
父母常吵嘴打架,父母的關(guān)心和愛護少,或經(jīng)常打罵孩子,孩子會覺得生活寂寞,無興趣,會逃離。
所以,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擁有自信,在給它吃穿、學習等物質(zhì)需求的同時,不如給他(她)一個幸福和諧的充滿愛的家,給他(她)一個愛媽媽的爸爸,愛爸爸的媽媽,因為,家庭問題不解決,孩子問題就別想解決!
曾經(jīng)失敗的經(jīng)驗:
孩子需要理解,也渴望受到理解,對孩子來說“犯錯誤”、“失敗”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犯錯,不失敗倒十分可怕,孩子們的錯與失敗其實是“探索”,是“成長”,用這樣的心去看孩子,父母就會少一分錯怪,多一分寬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釋然,因為人總是在逃避痛苦,追逐快樂。曾經(jīng)的失敗造成的痛苦,不想再次觸碰,自然再做的時候就會害怕,不自信,不愿意……
和孩子一起成長,誰都不是先學好才當父母的,都是一邊當一邊學的,孩子也不是說生下來就知道怎么做孩子的,爸爸和媽媽都要看到,眼前我們都是一張白紙,但路要一塊走,不停地改變,不停地學習,什么事去積極面對,不要回避,面對孩子不自信帶來的不良結(jié)果,我們做父母的該怎么辦?
1、相信孩子,對孩子充滿信心和希望。
2、通過溝通交流,克服自卑。
3、引導孩子參與競爭。
4、促(鼓勵)孩子獨立做事。
5、少批評,多表揚,少命令,多指導,少指責,多鼓勵。
6、行為增強法。
A、走路抬頭挺胸,正視前方。
B、在任何場合挑前面位置坐。
C、練習正視別人。
D、走路、做事的速度加快。
7、1—4—2呼吸法:吸氣,停留,呼氣所用時間關(guān)系是1、4、2,早、晚、中三次。
8、利用潛意識:多聽自信心潛意識音樂。
……
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span>
成功者都是自信者。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應(yīng)“施愛有道,引導有方,愛子有度”,同時,也給做父母的一些建議。
“給孩子一個方向,讓他自己往前走;
給他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給他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給他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
給他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給他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span>
給他一個沖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給他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span>
相鄰博客
- 親子關(guān)系的十個基本要訣(李中瑩) [2008-10-30 00:38:00]
-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9個秘訣(1)(轉(zhuǎn)) [2008-10-30 00:39:00]
- 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tài)度 [2009-07-02 07:02:00]
- 中國父母十個錯誤教育觀念 [2009-07-02 07:0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