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
(一)注重孩子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
不要以為抓素質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繪畫、音樂、體育等能力,我認為素質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有良好的思維習慣。一個人的思維不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不可能成功。我原來沒有辦學校,不知道孩子之間有這么大的差異,辦了學校,我去看我們的幼兒園,一看嚇一跳,3歲多一點的孩子差異怎么這么大?并不是智力差異,是習慣差異。原來,有的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小霸主;有的是保姆帶大的,什么事情都很自我;有的父母親四十來歲才生下來的孩子,寶貝得要命,嬌生慣養(yǎng)。不同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習慣就截然不同。才離開娘肚子三年多,怎么變化就這么大?
不要以為孩子生下來不懂事,實際上從一出生,他的心靈就會感應外部世界的一切。舉個例子。2歲多的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搖搖晃晃摔倒了,當媽媽的為了哄他,讓他不要哭,就一邊打椅子一邊說,寶寶乖,不是你的錯,都是椅子的錯。媽媽為了讓孩子不哭,去打椅子。這樣,孩子從小就形成一個觀念,什么問題都是別人的錯,你看椅子又沒思想都有錯!有時媽媽帶小孩逛百貨商店,小孩不小心摔倒了,媽媽馬上說:都是這地板太滑了!這樣教育小孩,他長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會怪別人,從不找自己問題,不改進自己。有這樣思維習慣的小孩是難以成功的。因為成功與失敗就一字之差,“主”動還是“被”動。凡是怪別人的人都是被動的,別人好他就好,別人不好他就不好,這樣的人注定要失敗。凡是主動的人都會找自己的問題,能夠把握自己。這樣的人才能成功。
成功的最大敵人就是“怪別人”這種思維習慣。
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總是改不了,就是因為他在內心深處從不認為是自己的錯,總認為是別人的問題,所以他改不了。要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首先就是要解決怪別人的思維習慣。哪個家長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你的孩子將來就有希望。這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國的媽媽和美國的媽媽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區(qū)別。講個《分蘋果》的故事:
中國的一位媽媽拿來三個蘋果要分給三個孩子,這些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其中的一個又紅又大的,大兒子心里很想要這個大蘋果,剛想說:“我要最大最紅的那個?!边@時當?shù)艿艿膿屜日f出了大兒子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庇谑牵髢鹤屿`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屄犃朔浅8吲d,在大兒子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他。從此,大兒子學會了說謊。因為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撒謊就能得到最好的東西。因為他說謊得到了他想要的蘋果,以后他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他不擇手段,十幾年后他被送進了監(jiān)獄。
美國的媽媽是怎樣分蘋果的呢?美國的媽媽拿來三個蘋果分給三個孩子,紅紅綠綠,大小不同,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孩子們說: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誰都想要它,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一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個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美國的媽媽培養(yǎng)小孩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這樣教育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后成了白宮的重要官員。
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東西就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得到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中國的爸爸跟美國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大區(qū)別。
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中國,兒子被警察局叫去了,當爸爸的認識警察局局長,那不打個電話擺平就算了,還罰什么款?讓人感慨的是,這位名叫杰克的父親不僅沒有去找局長說情,而是主動替兒子交了這14,5美元,他當時沒說太多的話,回到家后跟兒子說:這件事是你惹出來的,你必須對這件事負責任,到了16歲后你要通過打工來還我的錢。
這個男孩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做了許多零工活才還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筆罰金?!憋@然,這件事讓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責任,那就是一個人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重視培養(yǎng)小孩從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維習慣。
有的家長不重視培養(yǎng)小孩從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維習慣。有些當爸爸的說:孩子小時候的教育是媽媽的事,這是不對的,在分清主次方面男的要優(yōu)于女性。你看有很多小孩到了初中沉迷在網絡中、沉迷在早戀中,不可自拔,成績一落千丈。這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教育小孩要分清主次造成的。我們跟孩子們說:人生是分階段的,該學習時就應該用心學習,該好好學習的時候你談戀愛去了,到了真正該談戀愛的時候就沒人愛你了,因為你沒文化呀!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主次都不分,你就很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去解決問題,你也就難以成功了。
為了強調要養(yǎng)成分清主次這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這里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有兩個大學生,小王和小李,他們結伴到山上游玩,突然聽到老虎的吼叫聲,哎呀,老虎來了,該怎么辦呢?小王馬上從背包里取出一雙球鞋迅速穿上。小李覺得很奇怪,就問:你為什么這時候穿球鞋?小王說:老虎要來了,我穿上球鞋跑得快一點呀!小李說:老虎跑得比誰都快,你換什么鞋都沒用啊!小王說:我跑得比你快不就行了嗎?大家聽懂了吧,這個小王以為他跑得比小李快,老虎來了肯定先吃掉跑得慢的小李,他就可以逃過此難了。他這種思維方式是完全錯誤的,老虎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跑得快呀,你換什么球鞋都沒有用。結果老虎真來了,小李馬上爬到樹上去了,因為老虎不會爬樹呀!而那個小王拼命跑,最后還是一下子就被老虎抓住吃掉了。
這個小王就是因為不懂得抓住問題的關鍵,把性命都丟了。在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社會中因為抓不住主次而成功不了的案例比比皆是。
相鄰博客
- 美國人教子十二法則 [2008-10-23 00:16:00]
- 將成功傳給下一代(1) [2008-10-23 00:16:00]
- 將成功傳給下一代(3) [2008-10-23 00:24:00]
- 將成功傳給下一代(4) [2008-10-23 00: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