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一招真靈”
作者: 雪哲8526
下班的途中,一位家長招呼我停下來,一口氣講了孩子每天寫作業(yè)的情況,最后以“真是沒辦法”結尾敘述完心中的煩惱。
原來,孩子挺聰明,學習也不錯,就是太淘氣。家長管教不服,做作業(yè)更是讓人“氣破肚皮”。每天放學回家做作業(yè)的過程較為復雜:拿出本時,喝杯水,展開本時,吃個水果,沒寫幾個字時又開始玩弄筆,接下來時,寫不了幾分鐘就上一趟廁所或爬在陽臺上向外觀望,整個寫作業(yè)過程穿插著看電視、打電話、玩電腦、擺弄玩具、到廚房找吃的、在床上躺一會兒……。頂多半小時的作業(yè),兩個小時都寫不完。家長多次恐嚇、打罵、好言相勸都無濟于事,懷疑是得了“多動癥”,是否需要到醫(yī)院就診。好不容易寫完作業(yè),家長讓復習、預習、看課外書更是當作耳旁風,用簡短的一句話就把家長頂了回去:“老師沒布置”。
聽著她連珠炮似的抱怨,看著她無奈的表情,感受著她形象的肢體語言,從內(nèi)心體會到了她的“沒辦法”。我在腦中快速地分析著孩子的整體情況:聰明、學習好、自控能力差,活潑、好動、聽老師話。把這些看法向家長作了表述后,她的臉上凝重的表情仍然沒有松馳。我接著講到:孩子很優(yōu)秀,只不過你對他引導的方法有些不妥,更不是得了什么“多動癥”,相反,孩子的好奇心還應該保護。善于動手,勤于動腦的優(yōu)勢還應表揚和鼓勵。很顯然,我對學生的正向評價是她沒想到的(這樣孩子還表揚)。他接話到:“如果他聽話些,學習還會好,如果他認真寫完作業(yè)后,多看一些書,多參加一些有益活動不是更好嗎?但就是把時間浪費在了寫作業(yè)過程中的小動作上,結果是玩的不痛快作業(yè)也寫不好,真是沒辦法”。
“我教你一招試試看”,她來了精神:“快告訴我”,“你明天到學校找老師協(xié)商個約定,問清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需多長時間完成,然后在寫作業(yè)前,把規(guī)定的時間告訴孩子,寫不完就不讓寫了,即使是孩子央求也不行。同時應該和老師說清楚你是在用這樣的方法規(guī)范孩子的寫作業(yè)習慣,這也很可能是孩子沒有寫完作業(yè)的原因,當然要求老師要‘嚴厲’地批評,堅持一周看一下效果怎樣”。
一周后,這位家長興高采烈地來到我辦公室,第一句話就是:“你這一招真靈”。通過這件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望子成龍”的今天,實施科學的家庭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有些家長為孩子的未來設計的很好,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引導真可謂面面俱到,但就是科學性差,這是當前家庭教育水平亟待提高的方面,否則,會導致下的功夫越大,成功的幾率越小的“反愿望”結果。
相鄰博客
- 顧曉鳴老師謝謝您 [2008-11-01 22:47:00]
- 中國式家長的十大特征 [2008-11-05 21:02:00]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轉) [2008-11-09 00:22:00]
- 你能完整地接納自己的孩子嗎?(轉) [2008-11-09 0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