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初銜接(饒艷)
孩子即將從小學畢業(yè)升入初中學習,這對每個孩子來講是充滿著興奮、好奇和期待的,同樣,對于每個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充滿著未知數(shù)的新課題。相當多的孩子滿懷豪情地跨入中學大門,新鮮感還沒結束,種種不適應就接踵而至,孩子往往會因此手足無措。雖然大多數(shù)孩子會重新摸索,逐步適應,可是少數(shù)孩子卻會一蹶不振,有些小學時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甚至從入學起,就成了班上的“后進生”或“中等生”。面臨巨大的落差,他們很少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從小學畢業(yè)升入初中,這是孩子人生旅途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孩子在經歷這巨大的飛躍和變化時,必然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如果家長能了解這個變化過程,掌握變化規(guī)律,耐心幫助孩子盡快完成這一適應過程,必將對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全面發(fā)展產生良好的效應。如何幫助孩子做好中小學銜接,幫助孩子度過適應期,使孩子盡快適應中學生活,這是家長面臨的新課題。
一、初中與小學生活的四大差異
從小學進入中學,在成年人看來,只不過是從一所規(guī)模較小的學??邕M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而已,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校園變大了,老師、同學全是新面孔,發(fā)下的書又厚又多,再加上作息制度不同,活動方式不同,老師教學管理的方式不同,等等。其中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很大的影響。更主要的是,孩子的身心發(fā)展也有很大的變化。
首先,課程門類明顯增多,學習內容更加復雜。小學是以語文、數(shù)學為主,其他大都為活動課性質、常識性介紹,要求了解、知道、學過即可。進入初中階段,學科科目增加,學科內容增多、加深,要求提高。
小學的語文、數(shù)學課時多,內容少,有較多的課內時間進行練習、復習鞏固,識記內容多、理解內容少,具像思維多、抽象思維少。初中階段內容增多,閱讀信息量大,要求理解的知識增多,數(shù)學也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為主,難度增大,但是課時卻有限,每節(jié)課教學任務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難度增大。
英語課雖然現(xiàn)在不少小學都已開設,但要求參差不齊。進入初中后雖然是從字母重新開始學起,但進度快,閱讀信息量和詞匯量迅速加大,要求記憶、默寫的內容增多,幾乎每天都會有要求聽寫或默寫的詞匯和句子。有的孩子因為小學學過一些,誤以為還像小學一樣簡單、要求低,比較放松,待醒悟過來,已落下很多。孩子可能因此失去信心,再也跟不上了。
其他科目如科學,跟小學時的內容與要求幾乎有天壤之別??傮w來說,初中與小學相比,課程門類明顯增多,內容也復雜得多,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孩子一下子會很難適應。
其次,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彰顯,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由于課時的限制,上課的內容增多、信息量大,初中老師講課的進度比小學要快,所以上課認真聽講尤為重要。在學習上更多要自覺,更要強調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知識的整理歸納。與小學相比,作業(yè)量也增加了許多,小學作業(yè)大多可以在課內、校內完成,初中的作業(yè)大多要課后、回家完成。一些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開小差、做作業(yè)拖拉的孩子,會因為聽不懂課、作業(yè)質量差、拖拉造成完不成作業(yè)、成績下滑,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孩子的作息時間也有變化,在校時間延長,到校時間提早,有的孩子上學的路程長了,路上時間多了;小學每節(jié)課時間約為三十五至四十分鐘,而初中上課時間為四十五分鐘。這些盡管是一些細小的變化,但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教師的管理方法也與小學不同,初中教師不再像小學教師那樣,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著走,教師更放手,更多的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第三,活動天地更加開闊,人際關系更加廣泛。孩子進入中學以后,活動天地一下子變開闊了。原來,孩子的同學大多是在同一小區(qū)、同一社區(qū)范圍,有些原本就是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同學之間聯(lián)系比較密切。進入初中后,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范圍擴大了,獲取的信息也大大增加了。同學們各自所生活的地域范圍更廣了,同學之間的家庭情況更加復雜。孩子的交友觀念、標準也隨著身心的發(fā)展在變化,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成為家長的新課題。如果交友不慎,可能會使孩子變壞。
第四,自我意識不斷覺醒,青春期特征更加明顯。初中階段也是人生發(fā)展的特殊時期,即被稱為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產生很大的變化。生理上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描述,孩子的身體發(fā)育進入了第二個生長高峰,各方面迅速生長,性發(fā)育也逐漸成熟。
身體的發(fā)育也帶來了一系列心理上的發(fā)展。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開始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周圍的人和事,并嘗試做出自己獨立的見解,對同學、老師、家長等都開始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盡管這些見解難免有些幼稚,但卻表明了他們正在走向成熟。他們情感豐富但不穩(wěn)定,富有朝氣但也容易失控,興趣愛好廣泛但不夠鉆研、缺乏持久性。盡管充滿著矛盾,但孩子在不斷發(fā)展進步。因此,家長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xiàn)時,不應過于憂慮或煩惱,而要順應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盡快調整教育孩子的方式,主動去體察、關心、理解和尊重孩子,以促進孩子健康地成長。
二、如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首先,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特點。每位家長雖然自己都經歷過初中階段,都走過青春期這道坎,但是作為家長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第一次,而且現(xiàn)在的孩子與家長當年所處的年代不同,所接受的信息廣度不同,特別是網絡的普及、電腦游戲的發(fā)展等,家長不能以過去的觀念方法來看待現(xiàn)在的孩子??梢蚤喿x相關的書籍,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點,以及教育管理他們的方法,適應孩子的這些變化。同時也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從以前孩子的“主宰”,轉換為孩子的朋友、導師。
第二,事先了解孩子的學校,幫孩子做好思想準備。家長最好能先孩子一步,到孩子即將就讀的學校去考察了解,了解新學校有什么特點,教育教學上與小學有什么不同,新學校新班級對新生有哪些具體要求。再要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向孩子作介紹,有可能也可以帶孩子到學校去走走看看、體會一下,幫助孩子充分做好思想、心理、學習、生活管理等方面的準備,最好能幫他們訂出逐步適應中學生活的計劃。
第三,了解中小學學習上的差異,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家長首先要了解中小學課程設置的不同,教師教學方法的變化,然后向孩子介紹中學教師上課的變化,提供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孩子轉變學習方式,養(yǎng)成做筆記、及時預習、復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要充分利用暑假的時間,幫助孩子對小學的知識查漏補缺,有可能的話,可以讓孩子參加相關的中小學銜接輔導班,做好知識和學習方法上的銜接。在孩子進入初中后,要加強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與老師商討解決方法,使孩子能及時趕上不掉隊。
第四,指導孩子正確交往,正確選擇朋友。要通過實例向孩子講清什么是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應該跟什么樣的同學交朋友。鼓勵孩子與同學交往,正確選擇朋友。由于剛進入初中,孩子分辨能力還低,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家長要特別關照孩子不要跟班外、校外不明身份的少年交往。
第五,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孩子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家長在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外,還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使孩子有健康的身體以保證正常的學習。
總之,在孩子即將進入初中學習之際,家長要充分利用孩子剛換新的環(huán)境、結識新的伙伴、見到新的人事所萌發(fā)的新奇感和上進心的大好時機,積極幫助、引導孩子,使孩子在初中階段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
成績好的同學也害怕踏入初一
怕成績下滑怕“中心位置”受影響
就在去年初一開學初,某中學面向全體初一學生作了一份入學前的調查,發(fā)放問卷530份,回收有效問卷521份。在回答“想到開學你會緊張嗎”,多達42%的同學表示“會緊張”。在表示“害怕開學”的同學當中,有6%的同學會有“焦慮不安、睡眠質量不好、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身體癥狀。而76%的學生緊張的原因,是擔心開學后成績下滑,考試考不好被家長批評。
看來,家長對成績的過分關注是學生害怕開學的重要外因。對于初一新生來說,他們面對的不僅是開學的壓力,隨之而來的是升學的壓力。而且除了成績靠后的同學比較害怕開學外,調查中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成績好的同學害怕開學的比例也不小,他們最大的擔憂是怕成績下滑,怕自己原來的優(yōu)秀形象受影響,怕讓父母失望;他們還擔心別的同學表現(xiàn)得比自己優(yōu)秀,自己原來的“中心位置”受到影響。
|走出誤區(qū)|
“初中不會讓你像小學那樣好過了”
這樣“恐嚇”的話語家長要盡量避免
在開學初期,初一新生對新環(huán)境有著適應的壓力,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時解決孩子心理出現(xiàn)的不適或者焦慮情緒。以下是家長在臨近開學時,容易走進的一些誤區(qū),特別提醒家長注意,生活中盡量避免:
●誤區(qū)言語:“到了初中,你必須要進班級前五位!”“你要是還像小學一樣放松,進了初中還不努力,日子是不會好過的”……
為了給孩子“抽抽筋”,有些家長這些天就提出了這樣的絕對化要求,用上了命令、威脅的語氣。其實,在小學、幼兒園時,孩子或許會懼怕家長的權威,但隨著年齡增大,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對于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開始由“害怕”、“妥協(xié)”發(fā)展為“反感”,逆反心理隨之出現(xiàn)。他們開始對父母的這種絕對化要求進行反抗,從而造成親子關系僵化。
●誤區(qū)言語:“那些興趣班就都不要參加了,家里的事情你也不用管,初中最重要的是學習,你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重成績輕德育,認為一進初中,成績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也有些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全盤否定孩子。學習并非孩子生活的全部,成績也并不代表人生的全部,面對孩子的學習應該報有一顆平常心。也許您的孩子成績不好,但他的體育很好,或是電腦玩得很好,您也可以發(fā)揮他這方面的特長,多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
●誤區(qū)言語:“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聽大人的話不會錯的,你的目標就是前三所重高,然后就是重點大學。”
一進入初中,不少父母就把目光鎖定在了重點高中、重點大學。許多家長容易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xiàn),希望子女能實現(xiàn)自己想實現(xiàn)但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為此,有的父母并不了解自己子女的喜好,強迫孩子學一些他們根本不喜歡的東西,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特別提醒|
性教育和異性交往的敏感話題
怕開口的家長不妨買書給孩子看
如今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年齡越來越小。從初一開始,性教育和異性交往等青春期的兩個敏感話題,家長不必刻意回避,而應該積極地和孩子一起面對。
●坦然面對性教育
性的隱秘性使一些家長感到非常尷尬,孩子也覺得不好意思問父母,而事實上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是非常渴求的。面對這樣的困惑,家長可以從以下著手:當孩子向你提出性問題時,證明他們真的不懂而且真的想懂,如果你失掉這個時機,孩子以后就不會問你了,因為他們已經從其他渠道得到了性知識,而這樣東聽西抄而來的大部分是扭曲而不正確的。事實證明,只要跨越了成人自己的心理負擔,跟孩子嚴肅地談論性問題其實就像談論他們的手指頭那么自然。
同時,如果感覺和孩子直接談論比較尷尬,那么不妨趁暑假到書店為孩子購買一些介紹青春期變化的書籍,讓孩子從正當?shù)耐緩搅私庾约杭磳⒚媾R的變化。了解了這些知識后,孩子就不會有很強烈的好奇心。
●沒那么多孩子“早戀”
對異性的向往和追求,是青春期孩子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xiàn)象。雖然表現(xiàn)強度因人而異,但心中的漣漪每個孩子或遲或早都會產生,與孩子的品質、學習無關。家長們一方面要認真關注,但更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tài),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建議家長在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切忌簡單粗暴和高壓強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詆毀她或他正在交往中的異性伙伴,那可就犯了孩子的大忌。在處理這類事件中,家長既要熱又要冷:面對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的困惑,家長要表現(xiàn)出理解、關心、呵護;面對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家長表面上要會冷處理,當聽到反映說“孩子給人寫“小紙條了”,或者從日記里發(fā)現(xiàn)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長不用吃驚,冷靜地面對孩子的長大,避免出現(xiàn)“彈簧”效應 越壓越彈,更不要輕易去扣“早戀”的帽子。
相鄰博客
- 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跟孩子說話? [2008-11-18 02:52:00]
- 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做家庭作業(yè)(轉) [2008-11-18 23:30:00]
- 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跟孩子說話? [2008-11-19 00:40:00]
- 習慣決定一生(轉) [2008-11-20 0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