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攻擊行為與家長相關(guān)
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
讀者楊先生來信:我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別的小孩子扮個鬼臉、別人看來不經(jīng)意的話都能引起他強烈的不滿,他一不滿就出手打人,而且出手很重,老師很難管住他,同學們也疏遠他。我承認我在教育兒子方面有不妥之處,我的脾氣比較急躁,對他要求很嚴,以前經(jīng)常打他,他現(xiàn)在這樣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北京師范大學惠州附屬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吳涵宇解答:
當這個孩子的欲望無法滿足或稍不如意就出手,這是較典型的“攻擊行為”,上小學一年級這個年齡,是兒童“攻擊行為”產(chǎn)生的高峰時期,以男孩居多?!肮粜袨椤碑a(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像這位家長一樣,有些家長長期以打罵來教育孩子,孩子從最初的害怕到后來的習慣、無所謂再到現(xiàn)在用同樣過激的方法去對待別人,把自身的負面情緒進行轉(zhuǎn)移。除了家庭因素外,外界環(huán)境是造成孩子產(chǎn)生“攻擊行為”的又一個因素。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對電視、網(wǎng)絡(luò)游戲中的暴力內(nèi)容的模仿也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暴力行為。
如何解決呢?這位家長要先從自身入手,改變過激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時可先在一段時間不予理睬,用“冷處理”的方式來懲罰他的“攻擊行為”,讓他自己反省至安靜;脾氣急躁的家長一定要克制自己,做孩子的榜樣,不要時常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極憤怒的情緒,有實踐證明,生活在溫馨家庭氣氛中的孩子“攻擊行為”會明顯減少;平時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玩沒有攻擊性的玩具,最好用家庭活動如散步、運動、聊天等方式代替網(wǎng)絡(luò)游戲及有暴力內(nèi)容的影視;當孩子出現(xiàn)“攻擊行為”時,應及時提醒并引導他通過其他途徑發(fā)泄,如運動、寫日記等;教會孩子換位思考,讓他知道他的攻擊給別人帶來的痛苦,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的過激行為帶給別人和自己的不良后果。希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會取得成效。
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著一些煩惱。
相鄰博客
- 教子心得(張惠娟) [2009-03-19 00:43:00]
- 孩子12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2009-03-19 01:03:00]
- 孩子哪些行為算異常 [2009-03-19 01:16:00]
- 孩子有三種行為,是為人父母要特別小心的 [2009-03-19 01: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