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厭學案例分析
小兵是初級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在班上的學習成績屬中等偏下。小兵從小父母離異,與外婆一起生活。父親由于自身經(jīng)濟情況較差,很少給予照顧。母親再婚后,曾接小兵和繼父一起生活,但繼父要求較為嚴格,曾因為小兵犯錯而責罰教育,以后小兵對繼父一直耿耿于懷,再不愿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與外婆生活。小兵從小學開始,各科成績都很優(yōu)秀。進入初中學習以后,學習開始有點吃力,在一次期中考沒考好之后,小兵就覺得心里特別煩躁,經(jīng)常說頭痛、難受,不想上學。初二上學期開學后,班級一個同學告訴他打游戲很好玩,他從此迷戀上了打游戲,以至于上課總是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課老師講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師針對他的表現(xiàn),多次批評教育他。但是由于沒有父母關心和管教,他不愿聽課,不愿記筆記,拿起課本就煩,學習成績下降很快,而成績越下降越不愿學習。
專業(yè)分析:
這是一個學生因家庭因素和自身素質因素引起成績下降,并最后導致厭學甚至逃學的案例。所謂厭學,就是是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反感或無所謂的心理傾向。小兵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關心和教育不足,而導致小兵性格較為內向,個性自卑、孤僻、不合群,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缺乏社會支持。也有自身的因素:小兵渴望取得好成績,對自己期望很高,但是初中的學習內容比小學深,學習方法也會不一樣,由于缺乏指導和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反而下滑,導致學習動力不足、喪失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等,以致用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學生厭學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上課時常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動作,或者或惡作劇,干擾課堂。第二,課后不愿復習和做作業(yè),練習、作業(yè)抄襲或者偷工減料,少做、漏做、字跡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對考試、測驗無所謂,只勾幾道選擇題應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獲。第三,逃學,這是厭學的突出表現(xiàn),借故曠課,外出閑逛,玩游戲等。嚴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總之,厭學者,總幻想離開學校、離開課堂。離開老師、離開作業(yè)、離開考試,做一些不動腦不勞力的事,總想沖破校園紀律,自由自在??墒?,空虛、孤獨、無聊也常常伴隨著他們。因此,經(jīng)常用吸煙、玩電子游戲、上網(wǎng)、談戀愛、幻想來自我麻醉。
厭學情緒是一種正常的不良情緒或者說是一種常見的消極情緒。在每一個人成長學習的過程中都有可能產(chǎn)生這種情緒,這是一個人在其成長過程中,自我動態(tài)失衡,和諧度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當然,由于學生所處年段的不同,厭學情緒的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厭學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糾其原因,學生的厭學,有內在的因素,也外在的因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學生內在的心理因素起決定作用,厭學,突出一個“厭”字,“厭”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厭煩、厭倦、討厭。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就學習而言,小學是基礎階段,而初中是最關鍵的階段,厭學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時產(chǎn)生,因此,這個階段孩子的家長更應多關注孩子的學習。要讓他們樹立責任感,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注:為了照顧當事人權益,本案例已經(jīng)經(jīng)過專業(yè)處理。
轉自網(wǎng)絡
相鄰博客
- 如何看待中學生厭學? [2009-03-24 01:26:00]
- 談中學生厭學 [2009-03-24 01:28:00]
- 關于中學生厭學狀況的思考 [2009-03-24 01:32:00]
- 中學生厭學問題探討 [2009-03-24 01:3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