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析材料,總結(jié)出朱杰攻擊性行為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失敗、愛的缺失是朱杰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最根本原因
根據(jù)徐老師的講述,可得出缺乏溫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對孩子缺乏明確的行為指導和活動監(jiān)督是朱杰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最直接的原因。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家庭塑造什么樣的孩子。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很有道理,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朱杰的父母在離婚前就在家經(jīng)常打架、吵罵,這對朱杰有著很壞的影響。在父母的斗爭中,常常是其中一人用暴力迫使另一人停止對他的侵擾。這在幼小的朱杰看來,當一方不能滿足另一方的要求時,另一方就對他產(chǎn)生攻擊,迫使他接受他的要求。他這一想法又在今后父親對他的管教中加以強化。每當朱杰犯錯、不聽話或沒考好時,他父親就會對他打罵,而朱杰也在這種長時間的觀察學習中,漸漸學會了父親這種不良的行為。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明確指出“身教勝于言傳”。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觀察習得的就是“誰能罵過別人,打過別人誰就是強者”。于是朱杰就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他與同學間的沖突。
另外,不完整的家庭也給朱杰的心理留下陰影。兒童是要在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下成長的。但在這樣的家庭中,朱杰完全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可能覺得在家里他是一個被忽視的人,父親除了打他罵他,從來沒有對他說過關心的話。而母親又不在他身邊,他感受不到母愛。對于男孩來說,母親的情感支持是很重要的。由于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使得他的心里不平衡,從而壓抑、郁悶,于是他就以攻擊來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壓抑,把心中對父母的不滿通過打人、破壞財物、虐待小動物等攻擊行為發(fā)泄出來。愛的缺失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挫折。挫折―攻擊說認為,攻擊是人體遭受挫折后所產(chǎn)生的行為反應,多拉德等人說“攻擊永遠是挫折的一種后果”??梢姡旖艿墓粜孕袨榕c他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巨大的關聯(lián)。
2、學校教育的失誤
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對孩子的評價態(tài)度,會對學生的行為和心理有很大影響。朱杰的班主任徐老師以及以前的周老師在處理朱杰的問題時多是以打罵、諷刺、挖苦等懲罰形式來代替教育。也許徐老師曾經(jīng)苦口婆心的對他進行教育,但現(xiàn)在是徹底失望了。每次再有同學來向她報告朱杰的情況,她就把朱杰找來,二話不說就罰站或罰拖地,同時還要諷刺幾句。對朱杰來說,由于學習和表現(xiàn)都不好,自然而然就被人稱為“壞學生”,老師的歧視和批評打罵,更加深了他和老師間的隔膜。思想上叛逆到行動上徹底與老師反抗,久而久之更能增加朱杰的攻擊性行為。此外,由于朱杰表現(xiàn)很差,經(jīng)常打班上同學,于是徐老師叫同學們都不要理他,讓他自生自滅,這種無形的排斥使朱杰更有孤立感,無法在班上立足,從而會產(chǎn)生自卑感,對周圍的人和事物都產(chǎn)生厭惡感,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又較差,因而很容易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因此,老師對待朱杰的不恰當教育方式也是促使他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
3、同伴關系的緊張使朱杰自暴自棄
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受同伴的影響極大,朱杰也是一樣,家庭的不溫暖使得他也想在同學中尋找關愛,但是成績不好使他不受歡迎,再加上他殘忍易怒的脾氣,使得同學紛紛遠離他。后來,老師下令讓同學不理他,這加重了對朱杰的傷害,來自家庭和學校的雙重挫折使得他自暴自棄,便常以欺負同學或搞一些惡作劇來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從而證明他還是班里的成員,讓同學注意到他的存在。這樣長期下去會使他產(chǎn)生更嚴重的問題。人際關系的緊張和淡漠對他的社會性和人格發(fā)展產(chǎn)生多方面消極的影響。
4、性格因素導致行為問題
攻擊性是一種相當穩(wěn)定的行為,它能在一個人身上持久的存在。因此,攻擊性行為可能與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相應。在與朱杰接觸和相關人物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朱杰不喜歡表達自己,很好動,喜歡嘲笑別人,為一點小事也會大吼大叫、拳打腳踢,可見他的脾氣很壞、易怒、暴躁,愛激動。由于家庭和他自身的因素,成績不好,被同伴拒絕,因而自尊較低,缺乏自信、又敏感,不信任人,社交水平也較差。有時他打了人之后,知道錯了,但下次他還會再犯,有時打人也沒原因,就是想打人,可見他缺乏某種基本的自控能力和理智性,這使得他很難走出攻擊性行為的牢籠。
四、反思
通過對朱杰個案的分析、研究,可知攻擊性行為受很多因素影響,知其原因就要對癥下藥。因此,筆者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因為沒有經(jīng)過實踐,所以是假設性的,留待以后運用到教育中以檢驗其有效性。
(一) 家庭環(huán)境
1、家長做表率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攻擊是通過觀察和強化習得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新的學習過程予以消除,所以這種新的學習對于消除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很重要。孩子受家庭和學校影響最多,所以家長要做好表率作用。朱杰的父親應該改變他粗暴的態(tài)度,至少不要在朱杰面前表現(xiàn)他粗暴行為,不說不良語言,不在孩子面前打罵,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模仿榜樣。
2、改變家庭教育方法
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適度正確的懲罰可以給孩子以警戒作用,但以簡單的粗暴方法對待孩子是絕對不正確的,孩子做錯事時應及時的給予批評教育,但不是簡單的打罵。批評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從而改變錯誤,而不是讓孩子怕你、恨你,從而不信任你。所以朱杰的父親必須改變他的棍棒教育,要多和兒子相處、交談,用溫情和兒子溝通,這樣心與心的交流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能夠理解對方,感受到彼此的關懷和愛。對于孩子的進步和改變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促使孩子有更大的進步。
3、用母愛溫暖他的心
母親的關愛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我國學者王益文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男孩而言,母親的情感支持行為能減輕男孩的社交退縮、違紀和攻擊性行為”1。朱杰的父母雖然離異,但這不能剝奪朱杰擁有母愛的權(quán)利,朱杰的母親應多抽空來看兒子,和兒子聊聊天,告訴他父母是愛他的,讓他能夠感受到溫暖。滿足孩子對愛的需要,這才是消除朱杰攻擊性行為最根本的一點。此外朱杰的繼母也要盡到做母親的責任,至少要態(tài)度和善的對待朱杰。
(二) 學校環(huán)境
1、不要放棄,只要感化就能轉(zhuǎn)化
對待朱杰這樣的學生,我們不能放棄教育,任何學生都是可教育的,只要我們拿出愛心和耐心,就能挽救一個學生。我建議老師一有機會就和朱杰進行個別談心,也許剛開始他會很抗拒,但相信時間一長,他就會感受到老師對他沒有惡意,是真心誠意的關愛他,想幫助他。同時,老師要耐心的傾聽他的想法。時間一長,相信他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信任感,也許以后再和同學產(chǎn)生矛盾時,會主動找老師尋找?guī)椭?。此外老師也要不斷的鼓勵他,有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給予他信心。
2、開展活動,幫助改變
(1)培養(yǎng)愛心 加強信心
對待向朱杰這樣的同學,發(fā)動全班開展一些有益活動是糾正攻擊性行為很有效的辦法。針對朱杰冷漠、缺少愛心的情況,可以組織一些溫情活動,如“保護大自然”活動、“愛護動物”活動、“關愛同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喚起他心靈最軟弱的部分,讓他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從而愛自然、愛生活,通過開展同學間互相幫助的活動,使他感受到同學的愛心,從而喚起自己對人對事對物的愛心。也可以開展“尋找閃光點”活動,讓同學互相說說對方的優(yōu)點,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樹立起信心。這對人際關系的改善有很大幫助。
(2)培養(yǎng)同情心,抑制攻擊性
研究表明,愛心和同情心可以阻止攻擊性行為。同情心強的同學通常是非攻擊性的,而缺乏同情心的學生易發(fā)生攻擊行為,我們可以開展以下系列活動:首先讓攻擊者能分辨出人的表情,哪些是痛苦、哪些是高興……可以讓攻擊者看臉譜識別。然后通過情景描繪,設置某種攻擊與被攻擊情景,再對被攻擊者的傷害予以渲染式的描繪,讓他能感受到攻擊情景,從而體會到痛苦和難過,在思想上形成傷害他人是不對的認知,在心理上產(chǎn)生施以攻擊行為的內(nèi)疚感。最后通過“角色扮演“讓朱杰這個攻擊者和被攻擊者交換角色,讓攻擊者親身體驗到被攻擊的恐懼、痛苦、厭惡等心理感受。當他再去攻擊他人時,這種親自體驗過的痛苦會重現(xiàn),從而不自覺的抑制自己的攻擊行為。
3、自我暗示、轉(zhuǎn)移宣泄
攻擊者自身也可以通過自我暗示,轉(zhuǎn)移宣泄的方法來改變自己不良行為。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要發(fā)脾氣打人時,就暗自對自己說“不要發(fā)脾氣,不能動手,冷靜”,并做深呼吸,如還不行可以立即離開現(xiàn)場,到外面跑幾圈,發(fā)泄一下,當自己跑累了會頭腦清醒一些,改變自己的攻擊行為。
相鄰博客
- 小學生個性問題咨詢案例六:攻擊性行為 [2009-03-27 18:22:00]
- 小學生攻擊性行為原因及對策的個案研究 [2009-03-27 18:30:00]
- 淺談移情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轉(zhuǎn)) [2009-03-27 18:43:00]
- 淺議學生攻擊性行為的養(yǎng)成及情感矯治策略 (轉(zhuǎn)) [2009-03-27 18:53:00]
最近訪客